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2020-12-23吴晓辉
吴晓辉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融资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进而实体产业经济也随之有了改变。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完善,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变得更加壮大、更加广泛,由此可以看出,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社会融资规模、结构越来越明显的影响。针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本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融资规模 融资结构 实体经济 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b)-048-02
对于基础经济的建设,扩大、构建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至关重要,社会融资结构具有较复杂的形成過程,同时对融资方与被融资方所提出的要求也较高。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力图提高实体产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实力能够得到间接性增强,因此需要合理建设并有效管理社会融资的规模与结构,相关措施应该得到具体落实,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实体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需要保证社会融资管理措施能够将其功效真正地发挥出来,进而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稳定、更加持久。
1 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的改变所产生的意义
社会融资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实体产业所获得的资金。现如今,社会融资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了更大的影响。曾有社会经济学家对空间状态模型进行研究,通过与其研究进行结合,得出结论:对于银行信贷市场,实体经济受其影响会越来越小;而对于保险、贷款、债券和股票市场,实体经济受其影响会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融资需求多样化的满足度。如果想要对社会融资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判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经济与金融两者的关系,社会融资规模是否可以与其发生反应;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是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具体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此研究不仅能够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而且还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2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研究
2.1 研究方向
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发展格外迅猛,金融总量也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扩张,金融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与此同时,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融资工具,都得到了更新、创新,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也都在加大资金的支持,例如证券、保险等机构。而且针对于贷款的替代效应,商业银行都很明显地在使表外业务的额度增强。依据这种情况来看,在对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将整个金融体系作为研究的大方向,然后可以把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作为研究的小方向,从而针对这一问题,再进行全面、精确、仔细地分析和研究。
2.2 实体经济受到社会融资规模的具体影响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在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所取得的所有性资金。对于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具体分析,我们分析的角度可以定为市场的整体,社会融资规模在逐渐壮大的过程中,其中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股票、信贷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保险市场,甚至一些中间产业市场等也都包含在内。另外,我们在分析时还可以换一个全新的角度,比如可以通过机构来进行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也包括了众多金融机构,简单概括来说,主要有证券、保险以及银行等。无论是金融所支持的目标总量,还是实体经济所支持的目标总量,通过社会融资体系都可以将两个部分全面地反映出来,反映出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正规、标准的金融市场内,通过规范的金融工具的提供和使用,对于金融机构的一切有关服务,实体经济都能够得到直接性的融资,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股票筹资是由哪些非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第二种情况是企业债的净发行。其次是指产业的资金投资和贷款公司的贷款。最后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资金的合理运用,能够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去,给予其大力的资金支持,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进行综合性利用。
2.3 实体经济受到社会融资结构的具体影响
对于银行贷款所展现出来的效应以及其产生的具体影响,有一部分的国际学者都对此进行了详尽地分析。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大概可以有一定的了解,针对经济的产出以及增长,银行信贷都对它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这一理论,有很多国内学者也因此开展了具体研究,研究出来的结果表示,投资和产出会产生适当的波动,而银行信贷可以对其产生的波动进行合理地解释。与此同时,在开展研究时,得到了其他的发现,即资金非效率配置也会受到政府的一定干扰。通过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我们可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匹配情况来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具体呈现出两种效应:第一种效应为会U型的“阈值效应”;另外一种效应为非线性效应。如果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来控制融资的结构,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反之,一旦融资结构的变化超过所规定的范围,则会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融资机构的未来发展状况
目前社会融资还有其结构的相互体系都在不断进行全方面地整改,同时也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下,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结构能够对其发挥出推动作用,进一步来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无论社会融资规模、还是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都能够始终达到与实体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目标,从而实体产业的企业效益可以得到全面性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也包括理论上的意义,同样十分重要,即能够为我国社会金融经济体制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这一点说明我们能够看出,无论是我国社会融资的规模,还是我国社会融资的结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都是积极向上的。
4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4.1 深化金融改革
首先,对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在选择金融资源投资区域时,由于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善,不仅只对东部地区有所侧重,而且同时还要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重视。除此之外,不应该只重视一线、二线城市的发展,三线、四线城市也需要被重视起来。与此同時,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全方面的兼顾发展才能够使各区域的经济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区域内部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其次,在一些村镇以及社区内,需要建立银行点,将普惠金融等一系列的形式进行推广,从而金融服务所覆盖的区域能够得到进一步扩大,而且中西部还有一些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存在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此现状进行有效地改善,给予中西部及农村大力的扶持,从而可以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的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将区域内的闲置资金进行盘活,从而能够对外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同时还可以使企业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建设地方股权交易所,对产业投融资基金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对实体经济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使市场建设的步伐能够越来越快。
4.2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想要使实体经济的融资结构有所改善,并且使直接融资的比重得到一定提高,首先要做的是完善升级机制,无论是主办、中小板,还是创业板的市场需要重新得到进一步地完善,股票市场融资的建设应该加快速度,将股权融资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债券性资金的供给也需要有所增加,从而才能够对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贷款市场的发展应该得到支持,企业债券也需要更加丰富,进一步使债券融资的规模得到扩大,资产证券化业务需要大力开展,针对大型企业债券的发行,需要给予积极地鼓励。除此之外,应该将民间资本大量地引入,中小企业需要开通新的融资渠道,使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得到一定的扩大,从而使其盈利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4.3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通过统计的相关数据对区域金融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有效预测风险,从而不仅可以使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得到有效降低,而且针对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地方政府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共同合作、共享信息,从而实现对金融风险全面的监管。最后,应该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且也要大力加强功能监管,从而在面临金融风险时,才能够进行更好地预防和解决。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社会融资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因此传统金融的规模、结构需要进行全新的改革。由此一来,实体产业工作的开展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重要且关键,符合社会经济在新时代下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黄慧敏,田颖.区域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4):73-78.
余港.试论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202.
刘丁平.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
杜晓华.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