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战术与《孙子兵法》及其哲学、心理学基础
2020-12-23孙雪萌张绍伟
孙雪萌 张绍伟
摘 要:为了推动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本文把竞技战术和《孙子兵法》进行了结合分析,从两者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方面对竞技战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探讨,完善了现代竞技战术的理论体系,并且对提升我国现代体育的科学性和竞技运动水平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竞技战术;《孙子兵法》;哲学;心理学;基础
引言
随着现代体育中竞技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认识到竞技战术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作用和价值。但是现阶段针对竞技战术的研究主要是在竞技战术其本身的特点方面,研究内容并不全面,也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研究体系,也没有把哲学和心理学应用其中,作为竞技战术的研究理论基础,为了更好的对竞技战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孙子兵法》为基础,从哲学和心理学方面对竞技战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竞技战术与《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
(一)知己知彼的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战必败”此句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同时也是孙子军事思想中的重要体现。这句话对战争的重要指导规律进行明确的阐述,也就是在战争中,知和战的辨证关系。而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所有的战术都是对主观和客观问题的介绍。不仅需要自己的主观和客观实现统一、一致,同时还要让对方的主观和客观进行分离,其中知己知彼就是这些问题解决的大前提。
在竞技战术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着相同的意义和作用。在竞技比赛之前,对对方进行有效的侦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术,是取得竞赛胜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比赛之前对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了解,才可以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战术,才可以掌握住比赛的主动权,才可以出奇制胜。在很多国际上的大型比赛中,各个国家在比赛之前先对对手国家的选手实力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也会采取一些反侦察手段来迷惑对手。例如,在我国的乒乓球比赛中,我国选手的实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比赛前,也会对各个国家对手的全面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到了知己知彼,最终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二)先胜后战的原则
“先胜后战”也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战术思想,其最为主要的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会让自己处在不败的地位上,并且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击败对手的机会,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会创造胜利的条件,之后才开始和敌人进行对决;而失败的一方,总是先和敌人进行交战,之后企图侥幸取胜。先胜后战中的思想充分的体现了备战和战胜的辩证关系,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意图。
在进行竞技战术准备的过程中,“先胜后战”是竞技战术的基本出发点。其包括了以下三点;第一,在参加竞技比赛之前,首先要在心理上树立生理的信心,不能抱有侥幸的参赛心理;第二,在比赛之前要制定出缜密的作战计划和方案,要打有准备的仗,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第三,要对胜负观念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竞技战术与《孙子兵法》基本特征
(一)多样化的战术模式特征
就像《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提到的那样,“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次战争取得的胜利,是不能进行重复性的,而是要根据敌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断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解决。在竞技战术中,也需要遵守这种战略思想,在面对变化莫测的情况下,只要把握住竞技战术的基本原则和思维范畴以及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后,再进行巧妙的组合和调整,就可以有多重奇妙无穷的战术。因此,在进行竞技战术指导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的方法全都应用进去,而是要选择一条全面、准确、最为合适的竞技战术策略,例如《三十六计》中的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瞒天过海等等,这些在心理学方面都是通过对人们心理中的错觉来分析和实施的。
(二)战术功能的制约性特征
竞技战术和古代的战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竞技的参与双方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同時也是统一的。一方进攻,另外一方势必进行防守,一方持有长毛,另一方势必会有盾牌;而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战术可以真正的实现战无不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竞技战术中我们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也是《孙子兵法》中重要的战术指导思想,而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先进行条件的创造,让自己不被敌人战胜,之后在等待何时的时机寻找到敌人的弱点,来取得最终的战争胜利。
战术功能的制约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无论是怎样的战术,都具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并且,这些战术都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制约性战术。例如在兵法计谋中的声东击西,其制约性战术就是无中生有;而釜底抽薪的制约性战术就是树上开花;瞒天过海的制约性战术就是打草惊蛇,等等。在使用经济战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对方可能会采用的制约性战术,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实现克敌制胜的效果。就好像是在足球竞技比赛中,造越位战术和反越位战术的应用等等。
(三)战术思想的隐蔽性特征
在很多的竞技战术应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在极其隐蔽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孙子在其著作《孙子兵法》中提出了“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的思想,其主要的含义是指,要让敌方看不出来我方的真正含义和行迹,让自己处在深藏不露的情况下,这样就便是在深藏的间谍也不能窥探出我方的真正实力和底细,这样敌人也就没有办法找出相应的应对战术,而我方就可以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出奇制胜的方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通常,在比赛之前的竞技战术中,很多竞技比赛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以假乱真,很多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故意暴露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但是在对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时,再改变自己的战术行为,通过扰乱对手的判断,让对手出现错觉,从而一出其不意的方式来获取比赛的主动权,最终赢得比赛。
参考文献
[1] 尹斌,周嘉培.《孙子兵法》势篇在足球进攻与防守训练理念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6):166-167.
[2] 何玺.《孙子兵法》的系统思想与体育管理[J].福建体育科技,1995(3).
[3] 姒刚彦.弗洛伊德思想对体育领域的影响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