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和文化”视阈下课程校本化评价标准的构建

2020-12-23孙雪峰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本主体标准

孙雪峰

课程校本化是指在遵循课程开发实施基本原则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课程实施情况、教师业务能力和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文化,特别是乡村小学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已有校本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再度开发、改造、建设、修正、完善,在创造性的实践中提升课程实际的质效。

开展课程评价,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程实施效果。我校近年来推行“仁和文化”办学理念,在“仁和文化”精神价值理念的滋养下,大力推行了课程校本化研究,不仅开展了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研究,还进行了课程校本化评价标准的实践探索。本文就在“仁和文化”的视阈下谈一谈课程校本化评价标准构建的意义、目前评价的缺失、评价标准的构建以及评价的策略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浅显的思考。

一、课程校本化评价标准构建的意义

校本课程评价,由学校自主组织进行,目标还是促进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提升,促进校本课程更好地实施,终极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性和监督性的作用,课程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标准的构建以及评价的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有效落实。当然,课程评价不是课程校本化的终极目标,而是通过具体的校本化评价标准的构建、实施等进一步使之转化为乡村小学“理想课程”“贴切课程”。

二、课程校本化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但这不妨碍丑小鸭长成白天鹅,课程评价的实践也是如此。目前,国家课程校本化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展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可借鉴的经验,但是目前課程校本化的评价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1.评价体系缺少整合化。在校本化课程评价的实践过程中,一些评价体系的构建者、设计者和执行者因为较少在一线,缺少实践的体验,对评价工作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缺少对评价的整合能力,往往导致评价工作比较碎片化和零散化。“夏虫不可语冰”,一些学校的认识达不到那个层面,往往是没有能充分认识到校本化课程在整个学校所有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地位和作用,甚至不太重视此项工作,也可能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没能统揽全局,缺少从整体上建构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战略眼光;同时在评价时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选择往往会失之偏颇,不够全面,抑或盲人摸象,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问题,常常只评价到课程中的学生主体,而评价不到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本身的优劣高下。尽管评价从形式似乎涵盖了课程发展的多个方面,但是对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纵向贯通以及深度挖掘等方面缺少一个有机的统整,往往在某种意义上降低评价的效能。

2.评价素养缺失专业化。校本评价主要还是应该由教师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特色优势和实际情况设计学校个性化的校本评价方案并开展评价工作。由于教师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忙,加之缺少应有的此项的评价训练,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评价素养与技能的缺失,最终令教师无从下手、无力下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校本课程实践的评价。教师对评价方案的设计、评价工具的开发和评价结果的分析把握不到位,使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未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3.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评价,往往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实,我们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性,应该是由教育系统内部的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学生、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系统外部的社区人士、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完成。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构建一个立体的评价网络。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是否真的有意义,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否胜任和可利用的学校资源能否给予有力支撑,对实施中出现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能否有能力依据课程实施的目标予以适当的调整甚至是纠正等,都需要通过评价作出判断和选择,以确保它能顺利开展下去,实施后还要做总结和反思。

三、课程校本化评价标准构建的实施

任何一种课程实施都需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其成效。课程校本化评价的体系就是从学校本位出发,自主进行开发和实施的活动过程的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为了确保能有针对性地对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应作为重点考察的评价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从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性问题、关键性的内容出发,有的放矢地设计构想出能切中要害的又便于操作的课程实施情况评价指标体系。

1.多方参与,评价指向全面多元。多元评价就是要有多元的评价标准。俗话说“多一把尺子多一个好的学生”,多种方式的评价,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卷面评价;多主体评价,不必教师一元评价,“一锤定音”而定死评价,应该是多个标准的,多个标准之间注意协同;评价应该是多主体的,领导、专家、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可以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可以是他人评价,也可以是自我评价,可以是即时评价,也可以是延迟评价,可以是个体评价,也可以是合作评价等。也可以引入同行互评,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在评价中促使教师自我反思,不断进取,让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获得足够的发展,同时,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价、指向多元的评价,不断推进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2.达成标准,评价基于动态发展。校本化课程实施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状况和动态特点为抓手,着眼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课程优化的理念来进行评价指标设计。既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也要在课程实施后进行评价。既要有形成性评价,也要有终结性评价。一句话,根据发展的需要,对课程实施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或终结性的评价。寻找目标预期与实施课程之间存在的差距,寻找更好发展的区域,为后继的课程计划的改进和设计提供一些依据,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空头设计,也避免无的放矢的课程实践。只有把握住目标,在动态的过程去评价、修正、完善,才能更好地让评价为课程校本化导航,同时也要做好“蓦然回首”的终结性评价,才能更好地统揽全局,提升课程实施应有的高度,优化校本化课程实施,最终使得课程校本化日趋完善,让课程校本化之路越走越宽。

3.检测标准,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世界因差异而不同,因差异而丰富多彩。各个学校在资源配置、环境设施、文化传统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面貌,在评价时,校本化课程评价也应关注学校之间差异性。就是同一所学校,评价时也要根据内容情况的不同,采取与之匹配的评价。学校要善于作自我解剖、自我分析,要对学校的师生情况、历史文化传统等作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判断,予以恰当的自我评价;同时要对不同个体的学生、教师在课程校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况予以相应的评价,要体现出个性差异,不要老是追寻大一统的简单评价,而应该是特别的评价给特别的你。

总之,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标准的构建要多方参与,评价指向全面多元,要基于动态发展,关注主体的个体差异,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于“仁和”理念的评价思想。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课程校本化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等在不同程度上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校本主体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永远幸福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