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壁垒,提高教学质量

2020-12-23江胜全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江胜全

【摘  要】  利用多样教学策略,可以打破灌输知识的限制,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创设数学活动,展示具体事例,应用变式教学;优化概念教学,突破概念教学壁垒,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概念;优化概念教学方式,展现数学现象,驱动学生发散对比,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同时突破教学壁垒,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数学概念抽象复杂的特点,机械地将教材中现成的概念内容展现给学生,出现了概念教学壁垒,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数学概念,阻碍数学学习的发展,也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概念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所以,在实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直观形象的方式突破概念教学壁垒,或创设数学活动,或展示具体事例,或应用变式教学,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观察、分析数学现象,把握数学规律,总结数学结论,自然而然地获取数学概念,提高概念学习质量,为今后有效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一般会应用如下策略。

一、创设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立足于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不足,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呼吁广大教师结合教学所需,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切身体验,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活动教学法以“做中学”理念为指导,在数学概念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该数学内涵,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驱动学生切身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还可以使学生观察到数学现象,透过现象把握特征,从而自主地建构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提升概念学习效果。以“可能性”为例,该节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可能”“一定”和“不可能”这些概念。基于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为学生创设了摸球活动。我把3个白色小球和3个黄色小球放到纸盒里,接着,我随意地摸出一个球,握在手中,引导学生猜测:“我手中的球是什么颜色的?”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学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的说是白球,有的说是黄球。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打开手掌,验证学生的猜测。此次活动的实施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选择一名学生摸球,在他摸球之前,先让其他学生猜测会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反复三次。在经历摸球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从而建立对可能性的认知。之后,我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白球,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我继续邀请学生摸球,他摸到的一定是黄球吗?”在已有知识储备的辅助下,学生给出“不一定”的答案,因为还有白球。于是,我将3个白球都拿出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一定会摸出黄球吗?”此次学生给出“一定”的答案。如此教学,学生自主地掌握了“一定”的概念。总之,创设数学活动,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切身经历中,通过分析数学现象,建立对数学概念的深刻认知,便于突破概念教学壁垒,提升学习质量。

二、展示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建构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简单发展为复杂的,从直观发展为抽象的。学生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要想突破传统概念教学壁垒,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建构数学概念。因为数学概念是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概括,所以,我在组织数学概念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现具体的事例,驱动学生分析,把握现象特征,建构数学概念。以“长方体”为例,在参与该节课教学的时候,学生首先要清晰地认知长方体,建构长方体概念。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如砖头、书、铅笔盒、纸箱子等,使学生在大量熟悉的生活物品的辅助下,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初步地建构长方体认知。接着,我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书包中或书桌上搜集一些长方体物品,观察这些物品有怎样的特点,并利用直尺测量这些物品,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发现这些物品的长、高等有怎样的特点。在这样的直观事物的辅助下,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可以轻松地把握长方体的特点,如长方体的对边相等,长方体的对面相等,长方体有六个面,且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根据学生发现的特点,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他们建构数学概念。如此教学的过程不仅将探究数学概念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还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有效地把握事物特点,建构数学概念,便于加深理解,提升概念学习效果。

三、应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迁移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大量的数学概念,有些概念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很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概念,甚至一些概念自身就有不同的特点,影响学生的理解。当前,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数学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应用数学概念的时候,出现了诸多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数学概念的特点。迁移知识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保障。知识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其中,正迁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而负迁移则会使学生出现理解错误,削弱学习效果。为了突破学生数学概念学习壁垒,我在组织概念教学活动的时候,把握数学概念特点,应用变式教学法,驱动学生迁移概念,使其在对比分析中,把握概念特点,从而建立深刻理解。以“角的认识”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学习教材中现有的内容,学生可以建立对角的概念的认知,但是不少学生在机械掌握的时候,忽視了角的本质特征,错误地认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角的位置有关,从而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针对该情况,为了使学生建立对角的深刻认知,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角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组织了变式活动。具体的,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直观地为学生展现多个角,改变这些角两边的长度,引导他们观察、分析角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猜测之后,我利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测量功能,将角的度数展现出来。因为数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学生清晰地认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度无关。同理,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角的位置和方向,驱动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把握了角的本质特征,还为学生今后灵活地应用所学解决数学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变式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数学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灵活地创设数学活动,展现具体事例,应用变式教学,突破传统概念教学的壁垒,激发学生的概念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体验多样活动,透过数学现象把握数学特征,建构数学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萍红.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5):43-44.

[2]杨金元.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山海经,2018(23):68.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