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0-12-23葛天航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收入辽宁省社会保障

葛天航

[摘 要] 近年来,辽宁省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没有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城乡居民在收入、社会地位、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针对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收入;社会保障;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F299.2;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14-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发展成效。要想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大省,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优势互补,消除城乡间隔阂,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诉求[1]。近年来,辽宁省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未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城乡居民在收入、社会地位、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1 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旧突出

近年来,辽宁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城镇化率达到68.1%。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依然呈现二元分割状态,将户口类型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将限制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要素市场改革明显滞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受到诸多限制,要素价格扭曲和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城乡融合发展。

1.2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包括养老、医疗、失业、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覆盖农村,严重影响城市人群到农村投资创业、经营和居住,严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然近年来户籍、城市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相继改革,改善了农民向城市流动的环境,降低了农民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成本,但是促使农民家庭整体迁入城镇的制度环境依然没有建立,特别是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成为农民在城市定居的最重要限制因素。

1.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依据世界银行对36个国家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1.0,极少达到2∶1。而2019年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2.27∶1.00,差距明显偏大。2015年与2019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从19 068.86元拉大到23 669.00元,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从12 683.88元拉大到15 325.00元。在公共服务保障方面,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一些地区饮水难、交通不便等情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

1.4 城乡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步增加。虽然辽宁省城鄉生态环境已逐渐改善,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一是规划建设不配套,环保设施单一。诸多城镇、乡村没有基层环保机构,更没有安排专业人员管理。二是宣传教育不全面,城镇、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整治缺乏足够认识。

2 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建议

2.1 统筹城乡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一方面,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通过有效整合产业链、显著提升价值链、努力优化供应链,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引导,助农惠农。以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配套服务组织集群集聚。以产权为依托,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产城融合,引导一二三产业向县域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

另一方面,推进产业振兴,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调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及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推进产业向“三区三园”集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统筹考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环境容量等实际条件,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乡镇经济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乡镇,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百千万富民强村工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筹县乡村发展“飞地经济”,加快农业和乡村商业模式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2 强化城乡空间用途管制,推进产业及村庄分型布局

一是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完善城乡功能定位,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明确乡村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新型城镇体系,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提高乡村人口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统筹利用生产空间,科学划分农业功能区,统筹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合理布局生活空间,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严格保护生态空间,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是推进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沿海休闲观光农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品牌建设。

三是实施村庄分型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实施示范引领型、改造提升型、特色发展型、搬迁撤并型分类型村庄布局,坚持村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2.3 加快补齐乡村短板,完善城乡基本社会保障

加快补齐乡村短板,建立健全城乡基本社会保障机制体制。养老方面,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教育方面,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学前教育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加快发展現代职业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医疗方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深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2]。生活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强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满足城乡居民对物质、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改善民生和生态

一是健全落户制度,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符合条件的未落户农民工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集体收益分配权,将农民户籍变动与农村“三权”脱钩,促使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放心落户城镇,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二是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有序推进乡村道路、桥梁维修改造,加强农村公路管护;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网络,发展多功能的农村综合服务站,推进交通物流设施融合,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网点进村等信息服务,建立空间化、智能化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

三是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内道路、厕所革命和安全饮水改造。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乡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和修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大力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修复,加快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健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3 结语

推动辽宁省城乡融合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新时代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必经之路,是最终改善农民生活、整体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标准。要厘清新时代城乡融合的主要标准、实践前提、当务之急和决定性因素,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蔡继明,李蒙蒙.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9(3):55-57.

[2]彭玉婷.新时期下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时代金融,2019(6):148-149.

猜你喜欢

收入辽宁省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特点的研究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