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助学”遇上“预测”

2020-12-23吕婷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助学预测

吕婷

【摘 要】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主要是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预测。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助学系统,包括对插图、提示语、课后题以及旁批等方式使学生对课文的预测产生更大的兴趣,并在过程中充分应用预测这一种阅读策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当“助学”遇上“预测”展开了分析,以下为详细内容。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预测

预测,指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基于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知识背景,结合文本所提供的线索,猜测文本内容的后续走向,在预测中展开下一步的阅读,并不断检验自身的猜测是否正确。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促进学生对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应用。

一、巧用插图,预测有趣发生

插图的优势在于形象生动、趣味性高、启发性强。在阅读教学中,更是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采用了多种有趣生动的插图,以提高学生文本阅读的动力。因此,在预测单元教学中,教师也就有必要充分利用插图,以培养学生的预测思维。插图的应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原汁原味式插图,激发预测热情

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所具备的思维方式仍然是直观性的思维,而部编版小学语文中插图的应用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实现了与文本故事之间的高度结合,能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预测兴趣和动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这是一间怎样的老屋?”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预测,并对问题展开思考。

2.四格漫画式插图,激活预测思维

故事的转折处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在故事转折处,教师可以借助插图的直观性特点,发展学生对文本的预测思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课文中穿插的插图整合在一起,根据文本故事的发展情况,将其制作成为四格漫画,呈现故事的起因,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前面插图的情况,预测后续插图的画面。

3.思维导图式插图,拓展预测广度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文本插图的内容,将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梳理思路,并拓展预测广度。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不会叫的狗》的阅读中,在引导学生预测文本情节发展之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增加插图的方式,让学生重新预测故事的走向,锻炼学生的预测能力。

二、活用提示语,预测有序展开

提示语在学生文本阅读中发挥着极大的价值,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能力水平还比较低,无法自主地分析阅读内容,此时,文本中适当的提示语则可以为学生指引阅读方法,展开思考。

1.细化泡泡语,实现有理有据地推测

小学语文课文中所穿插的泡泡语,主要是直接向学生提示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向学生展示结论,但没有做到呈现出实际的操作过程。而教师在教学中,就有必要通过对泡泡语的细化,实现在实际的操作中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方法的掌握。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阅读中,该篇课文最后的泡泡语就向学生提示了课文中的线索,对学生预测课文的发展十分有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教师:你这么猜想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详细说一说吗?

学生一:主要是我看到题目中说的是“总也倒不了”,我就想着那么老屋也不会倒下。

教师:是的,你这种推理很有逻辑性。

学生二:我看到书中描述老屋已经一百多岁了,就觉得它是会倒下的。

教師:你这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猜想的方式也十分有条理。

通过这种将题目、插图、生活常识相结合的方式来逐一展开对课文情节内容的预测,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由此学生也就能很快理解到猜想应该有理有据。教师也要做到对学生不断引导,而不是单纯地将结论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对培养学生掌握预测方法而言十分重要。

2.引入学习伙伴,修正预测内容

在预测结束之后,学生再次回到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中,会发现故事的发展与自己的预测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学习伙伴”的意见,即如果预测与故事内容走向不一致,此时就需要及时修整自己的看法,重新展开预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并根据已经掌握的故事内容,判断预测是否合适,一旦发现不合适之处,再及时修正预测内容。

三、精用课后题,预测有度推进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文本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课内外衔接。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后习题的巧妙应用,实现学生预测的有度推进。

1.分解习题要素,预测过程可视化

对针对学习方法的课后习题而言,教师可以对习题要素展开进一步的分解,从而实现学生预测过程的可视化。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通过对课后第二道练习题的融入,引导学生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预测过程,如下所示:猜想依据——读到什么——想到什么——猜测内容。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这一流程写下自己的答案,再引导学生展开总结。在这个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领悟到预测中依据的重要性。

2.分层呈现题目,预测方法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往往会拿出一点时间对课后习题进行讲解,但是这种习题讲解方法严重缺乏层次性,不同习题所能实现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无法得以呈现。基于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不同种类习题的价值特点,将其分层讲解,从而使预测方法更加多元化。仍然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的教学为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逐一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一边阅读文本,一边猜想后续情节,并对课后习题展开思考。

四、善用旁批,预测有效呈现

所谓旁批,指的就是对文本中内容的批注。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第一次使用旁批这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词语。但是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发挥旁批的作用呢?笔者展开了以下尝试:基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流程:独立学习——示范学习——自主学习。

教师:看到这篇课文的标题,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哪些猜想呢?

学生:为什么要说“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呢?老屋真的倒不了吗?

教师出示旁批:老屋倒不了,是因为有魔法吗?

学生纷纷猜想:是老屋有特殊的本领吗?是有未完成的心愿吗?是有人不想让它倒吗?

……

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示范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预测学习的模式;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对预测方法的举一反三,实现预测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用旁批,可以为学生提供内容支持,还可以为学生做出示范,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实现顺利预测。

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地应用预测这种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经验,实现对教材中的插图、提示语、课后题以及旁批等助学内容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养成预测阅读的能力,并将这一策略应用到实际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欢.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实践[J].名师在线,2019(35).

[2]芦艳辉.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

[3]吴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4).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助学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