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
2020-12-23张文清
张文清
摘 要:劳技教学是阶段化学习的基础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缜密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手脑并用,是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的热门话题,结合多年的小学动手操作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探讨,更能激发学生劳动与技术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技术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劳技教学;动手操作;技术培养
劳动与技术教育上的学习主要以操作性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主要强调在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注重对技术上的思维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发展,深刻强调操作与技术创新性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学生在家里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那么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接造成子女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赖父母、独立性减弱、创新意识浅薄,这样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一定非常薄弱。所以结合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课题,使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掌握动手操作的技巧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双“有创造力的双手”。我们运用了三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策略一: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对于学习上产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出他们的潜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作品吸引法
教师要提供带有趣味性的作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想要探讨的欲望,用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活动,这也是新课程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探究,由学生自己主动去探讨、去研究,解决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心锁环》时,一上课,老师就说:“我是魔术师,下面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儿有两个套在一起的环。”接着先请两位学生上台试着拉一拉,怎么也分不开两个套在一起的锁环和心环。正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老师用熟练的手法:用弯杆一端的圆环套进心环的内凹;再把横杆穿过内凹;最后退出弯杆的圆环。老师随即说道:“见证奇迹的時刻到了。”一眨眼工夫就把心锁环解开了。
学生正在惊讶之时,老师又说道:“神奇吧?想了解这个魔术的奥秘吗?”接着开始解密魔术,“刚才老师变魔术很快,现在放慢了给大家看,你们可以拿出每组桌上篮筐里的心锁环教具,一起来学一学,变一变。”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吸引着。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巧环吗?”“你们也是一个厉害的魔术师了,这么有魔性的巧环玩具,你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此时,学生内心期盼马上学习制作巧环的心情被充分激发,为下一步动手制作做好了重要铺垫。
2.媒体创意法
处在小学时段的孩子大都思维比较活跃,对一些比较直观的物体和图片都具有较大的兴趣,而往往兴趣就是学生学习上的起源。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把物体展现在屏幕上,运用动画播放的效果更能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
譬如,在教学《丝网花》一课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一段清新的配乐呈现花装点的世界艳丽缤纷的画面,它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给予人们希望和向往,赏花时节人们绽开了张张笑脸。接着展示当今仿真花卉中的又一朵奇葩“丝网花”(又名:丝袜花——以废弃的呢绒丝袜面料为原料,又叫丝网),它的流行和面世是对花艺的一种升华。同时又孕育着我们中国人民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人们的爱花、赏花情结。通过运用对照法:鲜花、仿真花卉以及多媒体进行部分花卉图片录像的欣赏,激发情趣。这样从劳技课的导入中感受美、欣赏美,学生就会被其中的氛围感染,对制作丝网花产生浓厚兴趣,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努力创造美。
策略二: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指导
1.指导学生在操作中的要领,掌握阅读教材的理解能力
劳动与技术的课堂上教师要讲解许多内容,需要掌握许多知识,因为在这节课上学生往往对实际动手操作更感兴趣,但是他们不明白具体的操作步骤,处理一些问题上的原则,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动手操作的理论知识。
2.指导学生训练技能,掌握操作技巧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习技能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训练制作上的技能,更要懂得制作的技能问题。教师要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必须具备识图、画图的能力,让学生在教材中一看就懂。这也需要教师分期进行训练,让学生有个坚实的操作基础。
策略三:课外延伸,保持动手操作的热情
不仅要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应该在课外的时候也能让动手操作得到较快的进展,那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课外延伸,多多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劳技教学中融合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等,开展小制作创意比拼,大家一起设计制作《机器人》,当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机器人时,教师对他们非常满意,但有的小组学生对机器人有所改装,有的小组学生安装了彩色的小灯泡,有的小组学生把手和脚也进行了改装。学生充分发挥着他们的积极性,这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上新的创新。
以上就是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研究得出的体会,或许在某个层面上这些还不够得到认可和阐述,或许我们的策略不够到位和精准,但是希望大家共勉,把经验和研究所得做得更加精准、全面、彻底,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宇红.劳技教师教学素养剖析及策略:兼谈劳技教研方式的创新[J].上海教育科研,2016(1):82-85.
[2]顾李芳.利用小学劳技教学 激活学生学习信心:浅谈小学劳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50.
[3]谈琴芳.小学劳技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9(3):30,4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