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实践研究
2020-12-23张丽君
张丽君
摘 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既是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助推器,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催化剂。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围绕“关键词句—生本对话的支点、思想情感—生本对话的亮点以及学习提示—生本对话的焦点”三个方面,详细论述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学生;文本;有效对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多重对话,主要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科书之间的对话、学生与编者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等。
在一些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在书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学生自始至终只是被动地理解文本,与文本几乎没有任何对话。而这也就使得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受阻,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骤降。因此,为了着力发展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显著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要组织学生在阅读课堂中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一、关键词句——生本对话的支点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时,一定要找准对话的支点。而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正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支点。以这些关键词句为支点,学生就会尽情地舒展想象之翼,就会置身于作者的视角,更为准确、更为真切地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与此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逐步发展。
以《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對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很神秘的。”在读到这里时,学生要与文本展开这样的对话:“‘我为什么会被这个故事迷住?这个故事为什么对孩子来说是神秘的?对成年人来说不神秘吗?为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继续阅读文本,学生就会从文本中逐一找到答案。
事实上,一旦学生熟练掌握了以关键词句为支点,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方法,他们就会将这种方法内化为一种阅读能力,并将这种阅读能力正迁移到课外阅读之中,进而提升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二、思想情感——生本对话的亮点
至真至切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既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难点,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亮点。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或隐藏在文本的心理描写中,或隐含在文本的动作描写中,或隐匿在文本的语言描写中……而学生为了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必须要与心理描写的文本、动作描写的文本以及语言描写的文本等进行有效对话。通过这些有效的生本对话,文章的思想情感就会“显山露水”,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些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描写别里科夫语言的文本。通过引领学生与这些描写语言的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套中人”保守、僵化、奴性等性格特征的讽刺与批判,就可以知晓在作者看来,别里科夫就是一只被“套子”箍住了手脚与思想的可怜虫。尤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可以更为真切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
此外,思想情感之所以是生本对话的亮点,是因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合情合景、润物无声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借此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学习提示——生本对话的焦点
纵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们就会发现,几乎在每一篇课文的后面都有“学习提示”,有时是在两篇或三篇文章后面出示一项“学习提示”。“学习提示”既是教材编者与学生对话的媒介,同时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焦点。从“学习提示”中,学生不仅可以明确与文本对话的方向,还可以找到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与文本对话的重点,也可以突破与文本对话的难点。
举例来说,在《雷雨》的“学习提示”中有这样一些阅读建议:阅读本文时要抓住人物关系,初步理解人物性格;选段中的“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鲁大海与周朴园冲突”是两段充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头戏”,因此,阅读时,要注意作者如何设置尖锐复杂的冲突,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等。显而易见,教材编写者的这些阅读建议,不仅为学生指明了与文本对话的方向,还为学生指出了与文本对话的方法等。
归因于“学习提示”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焦点,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放大”每篇课文后面“学习提示”的作用,让学生以“学习提示”为中心,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分析关键词句、体会思想情感以及研读学习提示等途径,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中提升阅读能力、塑造高尚品质以及发展核心素养等。与此同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艳.与文本有效对话,激活语文课堂[J].成功(教育),2012(12):87.
[2]曾芬.文章因对话而精彩,对话因有效而美丽: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新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29):79.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