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3乔瑞社
乔瑞社
摘 要:小学时期的教育对学生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启蒙作用,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一门作用于培育学生文学素养及学习意识的教育类学科。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逐步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有效助推了国家教育事业现代化、全民化,打破了传统教育受时空限制的缺陷。因而,旨在研究分析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时期的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品德以及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科技迅速变革的时代,如何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科学规划教学环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并发扬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对传统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现存问题
1.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仍占较大比重
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置于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是将课堂完全掌握于教师手中,教学策略单一,授课风格生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小[1]。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经常只考虑到知识,成绩这单一因素,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导致学生发展方向单一。
2.教学目标单一化
在部分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倾向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取向。教学侧重点置于知识铭记、考试能力提升上,缺乏融德育于教学之中的思想,无法利用教材内容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课堂教学无效问题过多
部分语文教师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集中其注意力,经常使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和加强互动以丰富课堂。但难免存在所提问题缺乏教学目标相关性,忽视学生实际认知能力,过度追求幽默效果等缺陷,致使课堂积累过多无效问题,影响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更新教学手段及模式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愈发重视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投入。因而,当前各地小学已基本配备了较为先进、完备的多媒体设施。如此,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协助教师愈发充分地准备课件、实施教学,可利用互联网下载、学习、借鉴经典教学课件,聆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教师备课压力。利用互联网制定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融入图表、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又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局限于书本的状况,向学生呈现出一种新型的、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模式。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对学生各方素养的要求逐年升高。因而,知识积累、知识面拓展必不可少。由于小学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小学升初中的压力,且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习内容多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因为小学生大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法自觉学习、阅读课外书,知识面较为狭窄。因而,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插入更多课外知识,向学生讲解时事,丰富教学内容[2]。通过播放适量纪录片、短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深切感触,产生共鸣,加深映像,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在周末还可利用微信、钉钉等软件,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协助教师施行监督打卡,提升每日阅读量。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流程,能够起到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总结经验和不足的作用。因而,组织及时、高效、经常性的教学评价极其重要。如此,方能协助教师施行教学反思,总结出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改变教学策略,促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完善班级教学评价体系,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部分网络平台,对班级内学生学习状况施行动态监控,观察学生课堂互动、问题回答状况而等日常状况,最终达到及时掌握第班级内部情况,排除以往单纯以成绩为考核指标的状况。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考试成绩施行统计学处理,对比、整合学生各次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进步、落后状况,予以动态监控,进而施行针对性教学改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六年级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多方意义,将以往教学過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作为依据,施行教学反思。同时,学会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工作中,通过科学规划、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及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9(2):1.
[2]居婷婷.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J].新课程(小学),2018(12):36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