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20-12-23张永霞
张永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各科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成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共同探究的课题。因此,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思维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出几条关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路径,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教学;语文思维;途径
一、语文思维的定义
高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高中语文教学更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和语文素质的培养,虽然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科中所积累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养成,但强度比较小。语文思维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后能够具备一定的分析力、思维力和推理力,能对文章内容、言语对话等做出有效的解读和判断。高中语文思维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要求,同时学生在具备较强的语文思维下更能展开对其他学科概念的透彻理解。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使学生更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语文思维。
二、语文思维的特征
1.广泛性
语文思维的广泛性特点一方面是由于语文学科作为一种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到中国的语言文化;另一方面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语文思维不仅能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使自身境界获得提升,同时还能将语文思维应用到生活之中,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交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意识,能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自主分析讨论,而语文思维正是为了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将自己的意识、想法进行完整表達。语文思维的交流性特点发挥还能够促进学生在沟通交流的同时从他人的言语中了解到对方的性格,进而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语文思维的交流性并不只是体现在大的交流辩论环境中,在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中,语文思维的交流性特点将使交流内容更具话题性和延展性。
3.渗透性
语文思维的渗透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理解往往是通过对书本上的定义进行解读,语文思维强的学生在思考问题和理解定义上将更加高效,此外,语文思维的渗透性还体现在学生语文思维体系构建完整后,在对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判断时将具有新的角度。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方法
1.转变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加强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将不再适用于新的课程要求。转变教学模式应重点强调对学生求知欲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一同对语文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思维将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学生将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互动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认识,而学生将自身想法进行陈述的过程就是语文思维培养的过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教师更应该把握语文思维的特征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使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获得语文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2.开阔学生的视野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停留在教材内容的学习上,而需要教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节选内容搬移到语文课堂中,通过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探究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文学作品的赏析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较高,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赏析的过程,既是知识面拓展又是阅读技巧和分析能力提升的过程,学生在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后语文思维也将更加成熟。开阔学生视野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能力特点来找寻适合学生的读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初期,教师也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深奥难懂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
3.课堂教学深度学习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点内容的深入解析,学生在深度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语文思维将获得极大程度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高效开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教材问题的不断拓展延伸,引发学生的交流思考。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问题展开挖掘外,还需要给予学生对问题更多角度的判断方式,让学生全方位了解问题的多元化解读,进而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在课堂学习中不断积累。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路径探究应明确高中语文思维的基本特征,将语文思维特点融入教学方案设计中,通过转变教学模式以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中引入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赏析理解。随着学生视野的不断拓宽,学生的语文思维也将获得强化。此外,找到正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学生在对语文问题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将使自身的语文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野.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3).
[2]曹伟荣.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文理导航(上旬),2018(7).
[3]白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长江丛刊,2016(34).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