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析
2020-12-23李苘
李苘
摘 要:新课改的发展使得教师产生了新的教育理念,并做出了创新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正因为如此才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在新课改背景下挖掘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完成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设计问题;生活化教学;直观情境
人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提升,认识到数学重要性的人已经不在少数,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更是备受重视。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主动改正不正确的教学策略,善于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助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析。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改中明确对教师提出了引导学生学习的要求,所以传统教学时期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学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合理性,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究问题,进而以恰当的引导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目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函数与方程”这一节时,首先,我要求学生思考“求函数f(x)=lnx+2x-6的零点”这一问题,在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便引导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二分法的算法思想和计算原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典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角度进一步去体会函数零点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表达的简洁性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之后,我让学生做了课堂练习,在课堂中有效渗透了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最后,我以组织学生发言的方式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将知识做了系统性的整理,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实现了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以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众所周知,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没有发现数学的价值,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实践,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这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回忆了生活中有哪些不等关系,对学生说道:“在现实生活中,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都是存在的。”然后,我列举了几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做了分析,又以相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了不等式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常用方法。之后,我开启了随堂检测活动,检验了学生运用不等式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水平。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以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創设直观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时期教育环境下,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非常重要,若是没有吸引学生兴趣的策略,则难以使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基于此,作为一名处在优质教育资源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直观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新课改背景下完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指数函数”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细胞分裂的动态图,为学生介绍了指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让学生思考这一动态图形,阅读教材,主动去探寻指数函数的概念。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指数函数图象,又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之后,我通过随堂练习检验了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程度,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了这节课知识的应用。最后,我引导学生做了本节知识的梳理概括,简单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以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认识到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完成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策略是牵动学生主动学习之心的策略,是新课程改革发展中值得教师去探究的方向。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课堂后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连.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41.
[2]卜宗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8):152-15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