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广泛参与性的提升策略

2020-12-23汪想存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7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和长知识的关键阶段,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让老师疲于奔命,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无暇顾及体育锻炼,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于承载将来适应社会工作的巨大压力。在这个阶段,如果体育教师不能正確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课程任由其他教师占用,不注重学生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广泛参与性,那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就初中学生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参与性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广泛参与性;提升策略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体育也不例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巩固这些体育成绩,让体育事业长足的发展,还需要从中小学生开始抓起,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学校及社会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这也是每一位中小学体育教师应重视的问题。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广泛参与性的必要性

(一)身体是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做本钱,人的一生将不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经常看到每天锻炼最多的是老年人,年轻学生因学习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锻炼,很多人不懂得锻炼从小开始和从身体健康开始的道理,认为年轻人身体素质好而没有必要锻炼,所以中小学生的锻炼问题往往被忽略。初中生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这个时候,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更应该激发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性,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二)“少年强则国强。”学校对社会和国家要作出贡献,就要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这就需要每个少年具有强健的身体,品学兼优。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才能有健康的身心,学生全面发展了,品学兼优,学校的知名度才能提升,学校也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初中阶段,学校的升学压力、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压力都传导在学生身上,学生埋头苦学,没有时间锻炼,也没有积极参加锻炼的意识,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学校体育课经常被其他学科的教师占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一件有利学生、有利学校、有利家庭的好事。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性低的原因

(一)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单一,无法吸引学生。我们国家虽然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实施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改善办学条件的政策,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欠账太多,生源少,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了体育教学场地不够标准、教学器材紧缺等现象的存在,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单一,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大多没有条件完成,简单重复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不了学生的运动锻炼兴趣,对体育教学只是应付差事。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被动地训练,没有坚持“生本主义”原则,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把体育教学当成了给教师完任务,很多学生请假、旷课,在场的学生也是敷衍塞责,不够积极主动,逐渐打消了参与的念头。

(三)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单调,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教学评价不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现行的体育评价比较单一笼统,是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为评价标准的,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身心发展的确切水平,个性化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所以评价缺少公平性和个性化,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或者是被动地应付性地参加体育活动。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广泛参与性的措施

(一)提升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的执教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一个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加上精湛的业务水平,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取消体育课兼职任教的现象,对教学水平低的体育教师,要选择进修、外出培训、苦练基本功等方式提升其执教水平,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用形式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参与。例如,传统教学中开始部分的绕着操场跑步的训练教师可以创新跑的模式,用多样性的跑代替单一地围着操场转圈跑这种单一的形式。还可以变换准备活动的形式,根据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开展准备活动;在基本部分教学中,也大胆地运用游戏形式、借助球类运动等完成教学内容;结束部分也要经常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放松整理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参与性的提升。

(三)对初中学生实行定期的体育评测

根据国家制定的体育测评标准,制定好适合本地区学生体育教学的评定标准,因人施评,传导压力,转化成动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张新.中学体育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08.

[2]王亚京,罗曦娟,罗建新,等.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9.

作者简介:汪想存(1976.09—)男,汉族,甘肃省陇西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育教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