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2020-12-23江荣荣
江荣荣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类形式,将患者分为两类,一类为对照组,施行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一类为观察组,施行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四肢厥冷、心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四肢厥冷、心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表示对护理比较满意,对照组相对一般满意,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提升患者的心理承受力,提高患者自体抵抗并发症的能力,并能够与患者和谐交流,得到患者的认可。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0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护理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医疗机构重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依据卫生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优质服务、加强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深化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提高病患护理满意度成为医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次实验对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进行研究,落实优质护理模式服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实验过程和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共有患者30例,男17人,女13人,年龄34~69岁,平均(45.23±6.25)岁。其中疾病类型:冠心病9例、急性心力衰竭7例、慢性心力衰竭4例、心肌疾病5例、心律失常疾病2例、心脏瓣膜性疾病3例。
对照组同有患者30例,男16人,女14人,年龄35~67岁,平均(44.19±6.78)岁。其中疾病类型:冠心病5例、急性心力衰竭6例、慢性心力衰竭4例、心肌疾病6例、心律失常疾病5例、心脏瓣膜性疾病4例。
本次护理调查未将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致病因素作为统计依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1)所有的患者通过我院的外科标准;(2)病患及家属均了解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同意进行实验,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疾病等。(2)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和沟通。(3)病患依从性差。
1.2 方法
1.2.1 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
患者在进入到医院治疗之后首先需要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宣导活动,包括基本的疾病概念、发病情况、因素等方面。患者心律不齐、心痛难忍时应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减少家属的探望与交流时间,可帮助患者松解衣领、袖口处等,让患者呼吸更加通畅,必要情况下给予吸氧装置,并检查装置与患者吸氧中的情况,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观察患者药物反应, 在静脉滴注给药中,应注意引流管安全性,避免牵拉引流管,避免置管脱落,应引导家属随用陪护,观察患者的表征,主动与护理人员说明情况,不随意的为患者提供滋补药、调节药剂量,通过宣教,要求患者与家属具备依从意识,部分药物会导致患者短期头痛、脸色潮红,护理人员应掌握专业知识,与家属说清情况避免恐慌、猜疑[1]。
1.2.2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
①优质宣教:在护理期间所出现的一系列护理问题都应当做好相应的解答工作,常见的并发症应当充分做好宣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积极性。尤其对于一系列常见外科疾病的预防工作,保证预防到位,强调预防大于治疗,能够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耐心与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说明患者现有情况,提醒患者有关注意事项,使得患者的饮食等均保持健康、规律,避免生活不规律造成自我伤害,解释中应有耐心,对于患者不理解的部分可现场演示,体现出宣教责任感[2]。
②优质生理护理:患者若经常疼痛,应随身携带药物,结合计量用药,询问患者用药后的感受,如是否头部发张、血管跳动等,分析药物副作用,协助患者进行生理活动,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停止活动,可协助家属为患者念报纸,播放轻音乐让患者放松,对患者加强皮肤、口腔卫生检查。
③心理优质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由于患者疾病长期未愈,心理压力比较大,应诱导患者提出问题,解答患者的疑惑,促使患者心理上减少压力,另外要避免患者受刺激、疲劳等,要求家属与患者沟通中,只说好事,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感[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四肢厥冷、心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感知情况,满意度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结合Likert进行量化,最终结果以1~100分显示,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医疗数据分析采取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21.0软件進行资料统计,评定资料计数检验的单位为x2,评定计量单位的检验单位为t, 平均数以x±s(mean±standard deviation)表示,以P<0.05、P>0.05评定两组对比的统计学差异性。
2 结 果
2.1 两组病患不良症状统计
对照组共30名病患,2人出现四肢厥冷,1人发生心绞痛,1人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人存在恶心、呕吐的症状,不良症状发生例数共5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17%。观察组共30名病患,1人出现四肢厥冷,1人发生心绞痛,0人出现呼吸困难症状,0人存在恶心、呕吐的症状,不良症状发生例数共2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7%。见表2。
3 结 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目前由于其存在的时间长,难以短时间得到药物控制作用,且容易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病情反复、延展,导致患者的疾病并发症不断诱发,严重影响着病患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如何诊治和护理心血管疾病病人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控制,还需要从药物作用与护理引导两方面着手,促使患者形成对抗疾病的正确生活态度,能够从自身寻找发病诱因、并发症诱发因素,减少精神压力,降低治疗难度,优质护理模式可满足上述诉求,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因此,综合上文所述,本次实验选取我院收治的共计6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的护理手段,观察其护理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在当前阶段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疾病诊治效果,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长春,李继红.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8(02):18.
[2] 王艳青.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