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痕的德育温暖每一颗童心
2020-12-23王冬梅
王冬梅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悄然发生变化。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然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开展校本德育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当今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内容众多,学生时刻都在接触不同的信息宣传。立足于学校教育,分析校本德育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德育教学;学校教育;工作探索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德育,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德育并非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本文将以数学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探究在教学环节中如何强化学生德育。
一、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养成学生高尚情操
无论何种教育,都不得背离爱国主义教育,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决不能凭空想象,应该特别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用科学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数学教材中的素材为德育提供支持。
如我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值得称颂的数学成就。在数学教材中分布着很多数学材料,比如在一年级数学中有关于七巧板的相关介绍,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古人对七巧板的认识,感受古人的智慧。在三年级,同学们已经学习的关于时间的知识,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认识滴水计时器具——刻漏,通过刻漏比较准确地掌握时间……这些都是我国数学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数学成就。老师要灵活运用数学教材中的材料,充分利用这些数学资源,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查阅数学资料,让学生合作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数学探究中获得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我国的数学成就,认识到在数学史上我国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现代成就,如在学习单位转换的时候,老师可以介绍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0000 km2,我国海洋面积为
2997000 km2,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国家建设与数学发展密切相关,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二、从数学的本质特征着手,养成学生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创新和求实的态度,让学生在今后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实际作为基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数学的基本概念具有严密性和准确性,数学计算还具有规范性。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比如,在讲解“三角形”概念的时候,数学教材中对于三角形的定义为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定义中明确三角形的基本要素“三条”“线段”“围成”“封闭”“平面图形”,这五个要素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不存在语义上的重叠。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引导学生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特点,精准地对学生展开教学工作,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养成积极探究问题的习惯,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反思,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三、创新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提升德育管理的时效性
就管理层面而言,改革德育管理要注重德育内容的制定与完善。针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要从过去的德育内容与目标出发,不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特征。随着时代的更新发展,社会和经济得到普遍发展,人们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观念已经发生变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高效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与道德建设,将之融入数学课程之中。将我国优秀传統道德文化在数学课程中宣讲出来,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相适应,能更好地与社会环境相结合。
例如,为了应对目前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教师要注重在课程学习中加强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将优秀数学家探求真理的过程讲给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组织开展德育的时候,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教学中引入道德宣传,让学生能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应对多种时效问题。
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之下,德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单元。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德育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其能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重要方向。本文通过简明扼要的阐述,分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方全.体验式德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其破解:以小学传统节日教育为例[J].今日教育,2017(6):40-42.
[2]杨玲,陈树发.网络时代小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昌县小学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2):124-130.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