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与改进家校共育 提高小学德育实效

2020-12-23仇娟娟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家校共育小学德育

仇娟娟

摘 要: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水平的提升,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分析了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小学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开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加强与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德育;文化素养

国家领导人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话高屋建瓴,为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家校共育是良好家庭教育与优质学校教育的协同体,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优势

德育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和我国人才储备水平的重要教育,以下对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介绍:首先,传统的德育受到学校教育时长和学校教育空间的限制,难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思想素质引导,而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限制,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其次,家庭教育因家庭而生,伴家庭而长,随家庭而兴,跟家庭而旺,家校共育方式的合理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家庭的教育氛围;最后,应用家校共育方式可以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格局,加大教育教学力度。

二、小学德育中家校共育开展现状

1.家校共育观念落后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德育教学是教育的重点,也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和国家人才应用效果的根本教育,目前小学德育中家校共育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情况,部分家长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家庭与学校的连接性教育效果不高,同时部分学校也存在忽视家校共育的情况,难以在正常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全面发挥家校共育方式的德育教学优势。

2.家校共育内容缺失

没有脱离家庭教育的纯粹学校教育,也没有脱离学校教育的纯粹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存在教育内容缺失的问题,家校共育中的主要教育内容与当前的教学格局和主要教学目的存在一定的偏离,不利于德育效果的充分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家校共育方式的应用中,必须对德育内容进行全面补充。

3.家长教育水平不足

家庭教育作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活动,家庭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小学德育教学中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模块,就当前家庭教育情况来看,家长在德育教学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家长难以完成学校布置的德育教学任务,影响了家校共育在培养学生德育素质上的规划进程,也背离了家校共育的共同成长理念。

4.信息共享度较低

就当前我国的教育格局而言,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在时间与空间、手段与方法、主体与客体上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并在信息环境中进行了科学协同的工作,获得了有效率、有价值、有成效的德育成果。然而当前家校共育方式的应用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学校难以对家庭教育的进展和内容进行掌握,家庭也未能拥有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相关信息。

5.家校连接平台不完善

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要想进一步促进小学德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家校共育方式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沟通环境和信息沟通平台。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家校连接平台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现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和规划难以得到有机统一,不利于德育的充分延伸。

三、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中的改进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

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具有拓展性的应用优势,教师可以在学校教育中依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而家长则可通过家庭教育,以亲情为媒介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创造德育教学环境。针对当前家长和学校在小学德育中观念落后的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提升家长的德育观念。德育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模块,家长的德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针对家校共育中的家庭教育现状,有组织、有规划地开展相关活动,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家长充分配合学校完成家校共育任务。第二,提升学校的德育观念。在家校共育中学校也应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越过自然境界,跨过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相关教育部门可对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学水平和德育教学情况进行彻底摸排,掌握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学动态,据此获知学校教育模块中德育观念缺失的根源,对相关教师进行重点教育,整体提升学校及相关教育人员对德育和家校共育的重视程度,全面推进小学德育的开展进程。

2.优化教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于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想进一步提升教育深度,应该全面优化教育内容,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相关教育人士应该针对当前的德育教学需求和新时代、新时期中的德育方向,以传统的德育教学体系为基础,在其中添加有利于学生德育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以提升德育效果;第二,上级部门应该针对小学德育情况,加强对家校共育教育内容的补充,帮助家庭对德育内容进行优化,保证德育的实时性。2019年江苏省镇江·新北中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讨活动在镇江崇实女中召开,活动主要规划了家庭教育公益服务活动周等相关内容,进行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指导服务,依托家庭教育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开展面向廣大市民家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免费的公益指导服务活动,不仅为家校共育填充了全新的内容,还向广大家庭推荐了亲子阅读书籍,包括《节日体验立体绘本:中秋节》《豆豆游走的二十四节气》《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等,充分发挥了引导职能。

3.开展家长培训

当前家校共育方式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家庭教育力度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对家长开展有效培训,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家庭教育的使命是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夯实孩子的成长起点和基点。学校在家校共育方式的应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并以当前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向为基础,深入分析家长教育水平不足的根源,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其进行重点教育[1]。2019年6月,姜堰区小学质量分析会暨家校共育现场推进会在溱潼实验小学、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板桥校区举行,会议旨在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刚刚走进校园的新生融入校园学习生活,达到家校共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培训中,会议采取讲故事的方法,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地讲解家庭教育的沟通方式与方法,揭示家庭智慧教育的重要性,传授家庭教育的实践性经验,让家长们懂得了配合好学校,抓好家校共育工作,共同培养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4.强化信息共享

家校共育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推进小学生德育素质培养进程,深入响应了我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战略方针,在家校共育方式的应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是家校共育方式能否促进小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而强化信息共享是提升家校共育方式应用效果的有效路径,以下对其进行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社会中,就小学德育教学而言,信息的充分共享是家校共育方式良好应用的关键,上级教育部门应该对小学德育教学环境进行全面建设,为家校共育教育方式奠定良好的应用基础,学校也应该对家校共育方式所需的教育格局进行全面构建,实现德育环境的充分完善。在信息共享上,应该以小学德育规划为基础,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接受的德育情况,并将学生在学校中的受教育情况告知家长,进一步协调家校共育工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智能化设备构建微信群、QQ群等社交群,进行信息的实时共享[2]。

5.构建沟通平台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教学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中深入开展德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正确道德思想观念,提升其政治思想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3]。要想进一步促进德育深度的提升,采用家校共育方式是十分可行的,家校共育方式应用的关键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进行,因此,就家校共育的整体格局而言,相关教育部门可以构建大型的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定期更新全国性的家校共育进展,推广家校共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还可在网络平台上开辟信息反馈通道,全面搜集家校共育的相关建议,促进德育的全面开展。2019年7月,“数字时代,家校共育云建设”家庭教育主题论坛发布了“互联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信息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功能是为全国家长、学校等提供包含心理专家公益直播、家长视频课程、家长音频FM、家庭教育咨詢等优质内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家校实时沟通,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总而言之,家校共育是推进小学德育的有效措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在良好教育环境中进行充分联合,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教学实际,持之以恒,整体强化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羽.家长,不做看客的师生发展助力者: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家校共育实践案例[J].中国教师,2019(8):36-38.

[2]韩玉梅,张红.家校联动促成长:浅谈家校合作、共促孩子全面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92-193.

[3]韩荣寨.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协同育人体系: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华锐实验学校的德育实践为例[J].江苏教育,2019(55):61-63.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家校共育小学德育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