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2020-12-23王鹏
王鹏
摘 要:信息时代下,高素质自信的人才更能够得到社会的青睐,所以素质教育也是大家现在所大力倡导的,每个地方每个学校都在为此努力,但是教学效果却参差不齐,不甚理想。结合工作岗位情况,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音乐能力,简单剖析原因以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综合素质;音乐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不再一味地强调“语、数、外”等一些传统知识性科目,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凸显尤为重要,我们国家在新世纪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基础教育学段的小学音乐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质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音乐独具的感染力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音乐能力是涵盖所有从事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音乐与其他相关的文化的了解。
三、归因分析
1.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不够。
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更多的是后天学习的差异。
2.感觉音乐的学习有门槛,认为以前没学过,主动放弃。
3.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参加的舞台实践机会较少。
四、问题的解决
1.營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为一节优质的音乐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科目不同于其他学科,感受美与发现美的要素在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所以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发现音乐的美。比如在学生走入音乐教室的时候,老师可以放一段欢快的音乐,然后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律动有节奏地步入教室。
2.提升教师的教态以及亲和力
每个老师上课都有不同的风格,笔者认为凡是有利于学生的上课的方式都是可取的。如果让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这节课堂已经成功了一半。同时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善用评价机制,多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不要点出好在哪里,而要作出具体评价。
3.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同学,所以应该要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兴趣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音乐素养不同,所以会出现有些同学面对音乐课堂的滞后性,面对这些学生教师要额外地给予关注,让这些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那份爱,让他们喜欢老师,从而尽快融入课堂。
4.努力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能力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恐怕一桶水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成长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展业务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充实自己的视野,成为一专多能型且有底蕴的教师。只有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了,音乐底蕴丰富了,才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美的享受,才会更受到学生的敬仰与喜欢,学生也会自然愿意上音乐课,教学课堂效果也会变好,学生音乐能力也自然会提高。
5.营造民主课堂,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音乐课更应该给学生带来这种兴趣。只有对音乐课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让个别的学生做个小示范,或者是通过师生的问答形式、小组间的讨论学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和互相倾听,彼此为对方矫正不对的发音和音调,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创编一些伴奏和舞蹈动作等为歌曲伴奏为大家表演等。
6.关注学生表现能力的提升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演唱短小的一些歌曲,能够看懂指挥的手势,每学年能够背唱4~6曲目。笔者所带低年级的学生,课堂小乐器是口风琴,通过学习他们能够掌握口风琴的基本演奏技法,每学年能够吹奏3~5首曲子,口风琴的吹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和乐感的提升。高年级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很自然地去演唱,恰当地表现一些音乐要素,如速度、强弱等,具备一定的合唱能力,并且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一个简单的评价,笔者所带高年级的学生采用的课堂乐器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葫芦丝的学习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并且随着学生演奏技能的提升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课堂乐器的开展,也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除此之外,笔者还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六一艺术节”、班班唱活动还有学校的年终教学分享交流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当学生有了这种表现的能力之后,他就会越来越敢于表现、爱表现,通过不断的表现能够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成果与反思
总之,教育是个慢功夫,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用心去呵护。通过笔者不断努力,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不断提升,并且也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享受。同时,深知自己的研究水平有限,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