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华褪去,生机何在

2020-12-23陈畅

声屏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合拍片黄金时代

陈畅

摘要:从1913年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诞生起,香港电影到如今已有过百年的生命。在这百余年的岁月里,香港电影浮浮沉沉,经历过初兴、停滞、繁荣、转型、低迷等阶段,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香港电影曾是无数电影观众心目中意气风发的活力“少年”,带给我们一个个充满无限想象的空间,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便呈现出低迷的发展态势。从此关于“港片已死”的论断也不时响起,这让许多见证极盛时期香港电影的观众不禁感怀,香港电影似乎随着大批港星的老去真的已到它的“暮年”。关于该论断出现的缘由,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梳理,并结合香港电影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出路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黄金时代 港味消失 人才断层 合拍片

香港电影兴衰史简述

在考察香港电影所谓的“颓废”现状之前,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通过追根溯源让我们对“港片已死”声音的出现有一个更加明晰的理解。香港电影史纷繁复杂,在此仅选取几个重要的节点进行说明。

香港电影的初兴与崛起:1913-1979年。香港电影诞生后,经历了初期不断摸索的草创阶段;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香港影业进入停顿;1945年日本投降后,香港电影复苏,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成立。在1949年以前,香港电影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并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批内地电影工作者南下,为香港电影注入大批人才,加之当时香港经济繁荣,使香港电影开始走上崛起之路,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当时的香港电影类型片初兴,以邵氏公司为主拍摄出许多制作精良的影片,但由于香港独特的殖民背景及文化氛围,其电影创作不同于内地的政治电影,而趋于商业娱乐化的特点。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979-1989年。香港电影在迎来全盛时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面临着一个创作上停滞不前的局面,影片制作因循守旧过度追求商业化,使得香港电影一度陷入困境。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在开放意识与时俱进的时代氛围里,以徐克、许鞍华、谭家明、严浩等为主的一批电影工作者涌现出来。他们不满于香港电影以商业性为最大价值依归的创作环境,开始探索创新,从而开创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给香港电影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黄金十年里,香港电影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称霸东亚,拥有着超越当今好莱坞的影响力,这不仅表现在香港年产影片数量长期达百部以上,还表现在丰富多元的类型片的创作上。除此之外,在欣欣向荣的电影市场中也诞生出许多优秀的电影明星,如周润发、刘德华、张曼玉、梁朝伟等,他们共同构成了观众对那个年代乃至整个香港电影尤为难忘的记忆。

关于香港电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盛现象,有几方面的原因可对其进行解释,对这几方面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也对后期探讨香港电影逐渐没落有一定的参照意义。首先,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地理位置,香港有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渗透,以及广阔的市场与大量的资本。其次,香港独特的社会体制及自由的创作环境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电影人敢于探索与创新,从而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电影工业化制作模式。最后,香港电影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电影人才及电影明星支撑着当时香港电影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许多因素共同作用促成香港电影的成功,然而极盛之后,香港电影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香港电影的逐渐低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香港电影逐渐呈现出低迷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机构、制片数量及其相关产业如电影宣传、广告制作、影院等行业的萎缩;二是在繁荣时期建立起来的以院线为基础的产销模式几乎全面崩盘。港产片过去长期年产量过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产量也逐年下滑,邵氏公司等大型制片机构也相继消失或转投其它行业。

香港电影低迷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外部原因,当时“97回归”日益临近,这种政治问题引起了整个香港焦虑、恐惧的社會心理,使得相当多的香港人忙于移民海外并转移资本,后香港经济态势出现剧烈动荡,整个社会再次陷入焦虑,由此香港电影业开始走向下坡阶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繁荣一时的众多制片厂开始瓦解。另外,香港第二大外埠市场台湾八大制片公司撤资,台湾观众流失,这使得香港顿时失去原有的雄厚支撑,没有了足够收入或资金投入作后盾。而香港回归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香港经济更加雪上加霜。2000年后,金融危机风暴渐去,香港经济也开始缓慢回升,但随即而来的“9·11事件”和2003年的SARS疫情又从整体上给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影响。

除了上述外部因素外,导致香港电影低迷的还有其内部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新传媒工业尤其是电视业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电影消费方式,这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一定冲击。此外,影视碟片制造技术及因其制作方便快捷且成本低,使得录像带租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从而降低了观众进入影院的热情,对传统院线放映业造成冲击,并且随之而来的盗版光碟泛滥及网络盗版的出现更加剧了香港电影业的衰落。

当然,这种种不利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在新时代的今天,是努力探索还是固守传统,这是一个香港电影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香港电影未来的严峻问题。

“港片已死”论调出现缘由

关于“香港电影已死”的论断早在1995年香港电影评论家列孚与《明报月刊》所策划的一期封面专题中就已出现。当然,关于“死亡”这一说法确实过于极端,但列孚也确实是有意识地谈到这一问题,“香港电影没有真的死,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一蹶不振是真的。”更准确地说,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后,这一声音直至今日仍不断响起,缘由为何?以下将从几方面进行简单地梳理分析。

“港味消失”。“港味”,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香港的味道或者说香港电影的独特气质,它包括多种方面,有人认为“港味”就是香港电影中的江湖气、市井气,有人则认为是标志着香港的重要符号,可以是香港精神、香港明星,也可以是香港街道、香港特色美食等。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其中承载的都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留给人们的深刻记忆。

很多人认为香港电影没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港味消失”,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香港电影里一些重要的符号消失了,如香港曾经最负盛名的贫民窟九龙城寨,这里充斥着三教九流、底层乱象,是香港警匪片、黑帮片拍摄的重要取景地,它将警匪对峙、兄弟情义等衬托得真实鲜活。然而随着这种空间地理符号的缺失,香港类型电影自然失去了其过去的味道。其二,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成为主流,这使得香港电影也变得越来越趋从内地口味。港片的精髓在于它传达出的都市气息和乐观拼搏精神,以及敢于调侃一切的情怀,然而如今的香港电影却像是被束缚住手脚,失去了它原有的独特魅力。另外,由于内地对于影片审查制度的嚴格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香港也不能再拍它擅长的鬼片等类型题材。

以上是“港味消失”的几方面表现以及背后原因,也确实反映出香港电影的现实。那么“港味消失”就真的意味着“港片已死”吗?对于这一问题,香港文化评论家马家辉在接受采访时说:“97回归后,坐标变了,香港电影必然要变成‘中国电影。”现在香港电影依然在接受着很多批评,这说明它还没有完全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且正确的发展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正在随时代做出改变。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它是属于电影史的一段传奇,可传奇不可复制。香港电影人要做的也从来不是去怀念感伤,而是勇敢突破,再创辉煌。

类型重复无创意。类型片曾是香港电影兴盛的法宝,97回归前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得香港影片类型丰富,充满活力。然而如今香港电影似乎已生机不再,题材类型的重复无创新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不少香港电影人急功近利,翻拍经典IP卖情怀、炒冷饭,也让很多观众难以产生共鸣,唏嘘不已。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上述电影创作环境的改变、内地市场审查制度的严格外,还与香港电影创作者的心态有关。面临如今复杂的创作环境,香港电影人既在心理上桎梏于过去的辉煌,同时又因香港经济的萎靡及电影人才的凋敝而缺少重振的条件。香港电影似乎迷失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中,既不能延续以往的香港电影特色,也难以融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潮流之中。

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电影已失去曾经在华语电影市场中的中心地位。同样是生存在狭小的空间,以前的香港小市民乐观、坚持,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现在香港电影中的小市民则更多是感到悲观、绝望,认为冲不破这样的空间,所以香港电影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活力与无畏精神。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多数内地观众认为香港电影没有了新意也是由于内地观众审美的提升。之前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地观众来说,香港电影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有着各种新奇的画面与先进的特技。然而,如今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很便捷地观看各种类型的电影,选择多了,视野也开阔了,对电影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香港电影也并非完全是一潭死水,近些年也出现过如《无双》《扫毒2》《红海行动》等佳作,虽回不去过去的辉煌年代,但香港电影仍在路上,更不至死。

演员、导演的断层。过去香港电影繁荣的一大标志便是拥有大批优秀的电影人及电影明星,而20多年后,香港电影没落的一大表现也在于此。像徐克、吴宇森、许鞍华等导演,以及张曼玉、古天乐、梁朝伟等演员,为观众创造的荧幕神话直到今天也毋庸置疑,充满魅力,但随着他们的渐渐老去,似乎再也无人能够撑起港片大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香港电影业的疲态。

关于香港电影新人缺失这一问题,制片人林小明曾经感叹:“当你的制作量不够,就很难捧出新人。内地一年可以制作9万小时的电视剧,拍900多部电影,这么大的制作量就可以不断捧出新人,香港没法比。”但香港也并非没有培养新人,只不过面对现今本就低潮的电影市场,当红演员是多数电影导演保证票房的基础。而未来,解决“人才断层”问题,需要香港电影界的新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投资人、制片人多给新人机会,只有这样这一问题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一得到化解。除了大牌导演启用新演员,在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带有个人明显风格的年轻香港导演,如曾国祥、翁子光等初露头角便取得了较好成绩,值得观众抱有期待。

香港电影的现状及出路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协议),旨在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自此,内地市场大幅开放,新的产业合作模式兴起,雄厚的资金投入香港,这些都为香港电影重新崛起提供了可行的条件。由此香港电影的重心已完全倾向内地,开启了两地合拍片的热潮,到如今合拍片已走过17年岁月,香港电影人北上不断碰壁但仍怀揣着希望,而未来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华语市场,将是香港电影的生存之本、繁荣之道。

新合拍时代的香港电影。回顾香港电影北上的近20年,香港电影在初期因“水土不服”遭遇障碍,但也凭借昔日的辉煌与积累,一度繁荣了内地电影市场。然而现如今,华语电影市场格局也在不断锐意进取,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虽经过多年打磨很多香港电影人似乎已找到门路,创作出许多佳片,但总体看来香港电影在创作上仍呈现更多的颓势。

首先是电影界人才缺失使得创作力不足。刚刚过去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遇冷,让许多人不禁惋惜,香港电影似乎也在这场平静中荣光不再。这两年虽陆续有几部港片票房逆袭,却难掩香港电影失落现状,随着近年来经典港片重映,承载无数人情怀的古惑仔变成社会主义特工,这些“怀旧风”并未再掀起波澜,反而更加速了香港电影的老去。其次,在合拍时代,香港电影与内地意识形态与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屡陷尴尬境地,无法准确找到与内地市场的共振。除此之外,香港人身份意识不明确,也让电影人在创作探寻中迷失方向。但在黑暗中,香港电影仍展现出它不灭的热情,在新合拍时代呈现出“港味”复苏的迹象,这也让香港电影透出一丝光亮。在很多港片中所表现出的对香港精神的重建,也显示出香港电影不固守传统,在新时代积极调整的状态,这一切对香港电影无疑是个良好的预示。

香港电影的出路。在香港电影当前困顿形势下,面临着与内地电影大幅交融合作的现实,虽有巨大挑战但也有更多的机遇。从近年两地电影合作的优秀成果来看,香港电影与内地整合各自优势,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共荣将会是香港电影未来的出路与希望。

香港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其典型特色,但故事性相对较弱,叙事不完整。而内地影片则往往更加注重思想性叙事完整,却缺乏娱乐性。对此,两地电影人应吸取对方优势,实现良性互动,改革电影创作链条。除此之外,香港来内地拍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美障碍,若要跨越这种审美障碍,就需要香港电影人主动打破文化壁垒,把自己特定的文化经验范围扩大到整个华语地区,发挥灵活应变的香港精神,制作出华人共通的文化作品。另外,在如今商业化语境下,香港电影还需把握市场导向,迎合大众需求,不仅要把握住香港以往擅长的商业节奏,还要兼顾内地口味,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影视作品,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香港电影新浪潮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这不代表香港电影已到末路。香港精神的特点就是永远不认输。面对如今更加优异的创作环境,香港电影人真正要做的是转变心态,立足香港,在华语电影中讲述中国故事,与内地合作共荣,共同迎接外来的挑战。(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卫防.香港电影史 1897-200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列孚.90年代香港电影概述[J].当代电影,2002,(02):59-68.

[3]于颖.新时期香港电影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合拍片黄金时代
浅谈中韩合拍电影《重返20岁》的本土化移植之路
后CEPA下警匪合拍片类型策略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一本两拍”中韩影视合作新模式浅析
2013香港合拍片创作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