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师生命成长的最大值
2020-12-23钟静
钟静
一、设计背景
社会不断发展,使得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服务要求随之提高,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另外我园近200名教师中85%以上的教师属非在编教师,每年流动性大,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性。与此同时,教师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也使得部分教师感到迷茫,不知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以上种种,忙碌繁琐的工作、逐渐加大的工作压力、教师自身因素等原因,导致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工作快乐、幸福值大打折扣,缺乏职业成就感、归属感,工作积极性也有所降低。
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发挥每位教师的价值。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需要借助多元的评价机制,通过 “放大镜”效应,充分挖掘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之处,给予一定的肯定、认可和精神激励,使其感受到工作的成功,从而提升职业成就感、幸福值。我园把对教师的评价理念定位在“优秀不止一种表现形式”“进步即优秀”上,依托“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以“点”的感动带动“面”的行动的活动目的。
二、设计目标
1.展示——充分展现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凸显其敬业、责任心强、愿意奉献自我等精神意气。
2.认同——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特长教师发展价值的肯定,使其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获得激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促其成为教师共同的教育行为典范。
3.激励——让教师在感同身受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励工作热情,形成工作规范。
4.提升——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幸福值、归属感,促进海幼“实现教师生命成长最大值”团队文化的形成。
三、设计创意
1.理念定位上的创意
遵循“优秀不止一种表现形式”的理念,坚持“进步即优秀”的原则,评选“进步星”教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每一位教师需求,改变以往只有少部分佼佼者才能获奖的概念。
2.目标确定上的创意
此活动主要肯定、激励海幼教师的先进事迹,让教师看到身边人的优秀,理解平凡中的价值、平凡中的可贵。鼓励教师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踏实走好每一步。
3.组织形式上的创意
以“演播室”作为活动的组织形式,采用主持人的形式展开活动,符合教师的审美情趣,改变了以往以投票、竞赛、颁发奖状等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方式。
4.操作实施上的创意
此活动采取项目负责制,一年一期的评选活动定点中班级组负责承担策划撰写活动方案,同时全园互相配合,参与筹备和实施工作。
四、设计步骤与内容
1.明确意义,注重宣传
通过各类宣传活动,让教师明确“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师明确此活动注重的是“优秀不止一种表现形式”,即只要你找准一个发展方向,做出与众不同、超越他人的成绩,形成自己的特色,就有机会成为“感动海幼优秀人物”。
2.提供平臺,公平竞争
在幼儿园管理中,结合教师日常工作出台相应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措施,创造合理的评价途径,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评选氛围。我园出台了“教师个人综合评优”制度,内容涉及教师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专业发展和引领带教、团队协作、师德师风、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评优、教育科研成果等,内容的设定涉及能力、态度两方面。每学期我们都可根据每位教师在“综合评优”中的工作积分进行排名,最终确定获奖人员。这种多元化“拿成绩说话”的评奖方式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3.完善规则,分层评选
在“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过程中,我们依托“教师个人综合评优”设立了众多奖项,例如依据所有项目的总分,设立了“海幼新星”“进步之星”等奖项;依据不同单项积分设立了“优秀班主任”“科研之星”“优秀班级”等奖项。确保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每位教师都能借助“综合评优”在“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一个发展点、创优点,从而努力进取,获得成功。
4.全员参与,积极互动
每年结合“三八”节开展“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表彰会,每次活动由一个级组全面负责,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其他级组积极配合。每年的活动结合不同主题以主持人的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流程包括园长就读颁奖词并颁奖、节目表演、个人才艺展、现场采访、互动小游戏等。
五、预期效果
1.可行性
“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活动根据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选,在没有额外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肯定日常工作中的优良行为,帮助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从而产生职业归属感。
2.互动性
“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不是单方面的教师被动接受园部评选,而是全园每位教师一学期努力工作后主动参与的评选活动。
3.成效性
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与幼儿园进一步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同时“感动海幼年度优秀教育人物评选”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职业归属感,倡导教师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和提升。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