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思想在培养幼儿音乐活动创造力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3印晓靓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9期
关键词:教育理论音乐活动陶行知

印晓靓

摘 要: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力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每个幼儿都应该具备非凡的创造力。幼儿时期除了是儿童创造力萌芽的时期,也是一个儿童形成最基本的品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其也是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所以,教师必须在这个最关键的时期充分挖掘幼儿自身具备的潜能,并且充分发挥幼儿与生俱来的创 造性。

关键词:陶行知;音乐活动;思想;教育理论;创造力;应用

本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音乐活动已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出现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它对于幼儿后天教育的培养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先生的创造性教育思维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如何把陶先生的创造理论具体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当中,以更进一步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呢?

一、广阔的思路激发音乐创造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极为大胆且异常活跃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活动当中独立地建构新形象的具体过程。音乐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或是物质形态方面分析,都留有广阔的想象空地。除此之外,音乐活动对人的情感培养以及联想、想象力的塑造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按理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充满想象思维的个体,我们一定不能强求每一个幼儿都按照音乐教师的感觉及要求来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知,也不能把幼儿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或是统一化的模式当中。对此,我们必须多多鼓励幼儿敢想、敢做,同时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和体会音乐,然后加以想象和判断,使得幼儿不会受到音乐教师的影响,并自由体会曲子中体现出来的意境,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心中的所想和所闻用语言表达出来。

举个例子,在幼儿大班音乐活动“动物狂欢节”中,首先让幼儿闭上眼睛去倾听音乐,然后再用耳朵去感受音乐,同时引导幼儿在听乐曲的过程中想象里面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最后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再教幼儿进行活动表演,教他们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借此来满足他们对音乐探索、创新以及创造参与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幼儿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且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促使他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从该环节的活动当中,我们能很容易地发现,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力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幼儿对一些比较浅显的旋律性较强的曲调加以理解,为之后想象力的发挥和创造打下基础。

二、多种感官调动音乐创造欲望

陶先生的教育主张主要是从教育思想观点着手的,其可以指导幼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塑造出比较完善的创造性人格。然而,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就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调动幼儿的感官,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体验和感知音乐,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1.听觉能力

奥尔夫以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幼儿服务的,可他们长大了都是听音乐的人。”由此可见,幼儿的听力对于他们学习音乐很重要。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教师必须极力教学生用耳朵去听、去体验,借此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倾听能力,进一步通过生活当中的音乐激发起他们对于音乐的想象力。

2.视觉材料

视觉材料比较具体,也比较形象,如此也就比较便于幼儿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知。到了秋天,活动室里秋意渐浓,而教室里橘子树、苹果树都挂满了橘子和苹果,此时幼儿最喜欢这片教室里的果园,时常拎着篮子到教室里走一走,用鼻子去闻一闻。借着教室里这些对视觉有冲击力的场景材料,我们又可以给幼儿创造闻鸡起舞的条件,比如播放音乐“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这个时候,幼儿都能够彻底地融入课堂中来,这样我们可以紧抓住他们的兴奋点,一起吃苹果,一起欣赏音乐,不知不觉中,幼儿便熟知其中的歌词,并且学会了新歌。如此幼儿在魅力四射的歌曲中不断地挥舞着生动美妙的歌曲,此时正激起了幼儿的兴趣,他们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所在。

3.动作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育同样强调教育理论与动作有效结合的教育思想。他告诉我们:“上帝给了每个人一部乐器,教我们来演示最美的音乐。”换言之,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他们身体的感官,并辅助以动作,如此获得的感受会更加生动和深刻。举个例子,我们在教幼儿认识音乐节奏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模仿妈妈洗衣服、洗脸刷牙或者打扫卫生,从其中感受节奏的变化。除此之外,同样可以教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譬如拍肩、点鼻子、拍臀部、绕指以及身体晃动等,教会他们动作与音乐相结合。

三、“生活即教育”理论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陶先生还强调要建立起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以为“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定义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而事实上,究竟什么才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生活根本意义上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就在这变化之中仍然存在教育最根本的意义。比如,我们会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幼儿的天赋,或是教他们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潜能。最早的时候,陶先生就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戏剧社和音乐社,并借此来培养他对于音乐的痴好。出访欧洲的时候,陶先生就在红海的甲板上面发现了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儿跟着音乐欢快地跳着舞,而且她的节奏和情感及乐曲也都出奇的合拍,对此,陶先生觉得很惊讶。之后他让人将那首欢快的曲子换成一首悲伤的曲子的时候,那个小女孩儿的情绪和节拍也都跟着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年仅四岁的小女孩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假如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天赋没有被教师和家长发现,继而不去引导和培养,那这样的天赋就一定会被浪费了,长时间过去了也就慢慢地枯萎了。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务必在生活当中去观察幼儿,去尝试发现一些比较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去引导和培养他们。

四、“社会即学校”理论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以为,自打有了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而我们如果统一地站在同一个角度说社会是大众单独而唯一的学校似乎不妥,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是大众独一的教育。所谓“社会即学校”,从实际意义上说,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加了教育的对象以及学习的内容,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以为“学校即社会”,就如同将飞翔于天空中的鸟儿关在笼子里面一样。作为教师,不能漫无目的地思考,而是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为他们设计思考角度,使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简而言之,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举个例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将学生与教师客体之间的关系处理稳妥,不能再遵从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了,而是要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所涉及的范畴包括音乐欣赏、音乐乐理以及音乐视唱练耳等环节,这些教学过程的关键主要在于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必须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清晰的思考判断让幼儿真正认识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长期下来,就能够充分地将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如此说来,音乐教育必须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并且结合社会环境,教幼儿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具备想象和追求自由的空間,从而可以更好地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五、“教学做合一”理论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日常生活中针对一些生活现象的具体说明实际上就体现了“教学做合一”,日常生活中,“对己是学,对事是做,对人的影响是教”,如此说来,“教、学、做”实际上只是体现出我们日常生活的三个方面,而并非三个相同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的法则,又是教育法。教而不做,不可当成是教;学而不做,不可算作学,如此,陶先生特别强调在做的活动中积累知识并且从中获得经验。他以为,做要建立在行的基础上,而行乃是获得真知的源头。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教学做合一具体要求要将任务作为第一要点,同时还要以每一个岗位的实践要求及目的为导向,其主要强调的就是动手做。想要做到教学做合一,第一步就必须先提升教师的素质,同时注重音乐课的设计。

再者,教师必须给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展开情境式教学不失为一个上上策,也是万全之策,引导幼儿对自身情感与音乐艺术达到完美的融合,让他们对此达到共鸣并觉得认可。当然教师也必须注重幼儿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手脑并用,我们时常讲,要让幼儿全面发展,而针对音乐教育教学来讲,教学生学会耳鼻手口脑同时运用才是真正达到了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也符合陶先生的教学理论。

总之,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具备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有力地推动我们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与此同时又能够有效帮助幼儿从思想和感官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做好督导及实施工作,并以此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袁晞,陶行知.捧着心来不带草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4]黄承箱.试论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J].山东文学,2008(12):112-115.

[5]张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中的“孔子”:浅析陶行知社会音乐教育思想[J].时代教育,2007(6):56-58.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育理论音乐活动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