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影视创作一体化机制探讨
2020-12-23王海平
王海平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建设正在扎实推进,经济贸易融合步履虽沉重却强劲,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不可逆转。随之,大湾区文化融合,其中一些领域的一体化将提上日程,成为必然。本文仅就影视创作的一体化做初步的探讨。
从当下影视创作的实际状况看,大湾区影视创作拍摄已经出现了合作的好兆头。日前,中央电视一台黄金档播出了电视剧《湾区儿女》,除了内容反映澳门企业和澳门回归以来年轻一代的生活外,笔者了解到,该剧创作和拍摄过程,实际上就是携手合作、一体推进的过程。其创作拍摄模式和合作机制,完全可以作为范例,广泛推广。《湾区儿女》创作取材于澳门,得到澳门影视界的广泛响应。创作拍摄的各个环节都是由澳门和广东合作:投资出品是澳门和广东共同出资;拍摄中,导演主创双方联合,两地人员一起工作,是名副其实的联合拍摄;选题立意、影视策划、原型素材、故事创意更是澳门和广东影视公司一起完成的。《湾区儿女》的制作人告诉笔者,两地合作,获益多多,期待下次。
类似于《湾区儿女》的合作,在粤港澳地区一直存在。譬如,澳门国际电影节从2009年举办至今,澳门国际电视节从2010年举办至今,参与者同时都有澳门和内地的影视机构和影视工作者。笔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内容生产与文化建设刍议》一文中曾就21世纪以来港澳影视代表人物徐克等与内地合作的情况进行过分析。实际上,在影视文化圈内,融合或者说一体化,虽在总体上、区域层面上尚未形成,但在具体项目和局部已经有许多个案,显现出某种态势。这是一体化发生、发展的实践基础。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大湾区影视创作一体化的现实基础是存在的。那么,大湾区影视创作一体化的问题何在呢?从当下情况来分析,笔者认为有三个重点问题需要研究。
第一,要研究大灣区影视生产所面临的供求关系,重视市场的杠杆作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一术语自我国市场经济以来一直被人们关注和频繁地使用,但在研究影视生产时往往出现一些偏颇,没有把尊重市场规律、艺术规律提到应有的地位来认识,或者是把尊重市场规律、艺术规律与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等要求对立起来,陷入回避或空泛议论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6年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好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与经济效益统一。但一些人在学习贯彻过程中,并没有深入理解“首位”和“统一”的辩证关系,简单表面地把影视创作当作概念先行和政策图解,在影视生产和经营中忽略了影视产品的商品属性,当然也就不容易看到或忽视影视生产的供求关系。因此,对于一体化这样的问题,不容易深入和具体化。
但如果从市场主体、影视公司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清晰和透彻许多。影视公司拍摄剧目的决策过程,是一定要做市场分析的,而这个市场分析,首先,是对国家宣传部门对影视产品要求的分析和研究。近年来,人们逐渐熟悉了重大节点主题创作这样的概念。譬如:2020年决胜小康,扶贫主题;2021年建党100周年主题;2022年中共二十大的主题,等等。影视公司是把主题宣传的要求作为市场第一要素来对待的。其次,是对发行渠道的预测和分析,剧目要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平台购买意向或合作意向。在研究了市场需求之后,才会决策投资启动剧目创作和生产。我们可以看到,在影视公司或者市场主体这里,社会效益首位和市场效益是统一于决策和生产过程中的。尽管有些影视公司没有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而是置于不出现社会负面效益的底线上,但并没有置于对立的地位上。这一切的杠杆实际上仅仅在于播出平台的导向,电视台和网络对电视剧、网剧的导向是权威的,因为代表了市场需求。目前来看,电视剧和网剧,甚至电影院线,本质上是买方市场。
所以,影视创作生产的一体化,实质上是平台和播出渠道为龙头的,对影视产业资源进行整合、重组的过程,是影视产业以组织化、系统化为核心内容的一次产业升级。而这其中,核心要素是明确和提升平台的核心地位。
广东电视台卫视频道在全国卫视频道中已经跃居前八,逐渐接近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设若联合和整合了港澳若干电视台,联合了深圳等九市甚至扩展到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广、云贵闽,乃至于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媒体平台,就会形成平台优势。把影视剧的购买价提升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的水平,就一定会出现大湾区文化市场高地现象。平台地位的提升将为大湾区影视创作生产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广东卫视地位的提升是近年来电视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要再跃上一个新台阶,需要大胆创新,跨越式发展,需要重新明确目标定位,更需要得到有关政策和政府财政的强有力支持。把影视文化产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导产业来对待,花钱打造平台,使之进入扩张式发展轨道。
笔者2007年10月16日曾在《学习时报》发表《从广东看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广东文化产业调查报告》一文,提出过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问题,时隔十多年,更感文化产业、影视产业的市场体系建设仍然是个需要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破题的问题。影视和文化产业是个特殊产业,但大背景是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认识它的规律和特点,仍然是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一体化,是指大湾区范围区域层面的一体化,是影视产业本身自组织基础上的整合,而不是产业的垄断或行政化,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是没有活力的。
第二,要站在“十四五”国家发展大局高度,研究大湾区影视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大湾区影视文化园区。
从全球成熟的大湾区发展轨迹看,大湾区成为经济增长极是必然的,而经济增长极也一般地带有文化先导区的特征。除去东京、纽约这些在国家首都城市圈的大湾区之外,旧金山大湾区的发展就很有借鉴意义。旧金山由一个太平洋港口城市发展为重要的科技文化中心,全球著名的硅谷聚集了顶尖的科技人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拥有几十位诺贝尔物理学和经济学奖获得者,而同时还有美国最大的私立艺术学院——旧金山艺术大学。二战后风靡一时的后现代诗歌、后现代平面设计、时装设计都与旧金山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旧金山作为一个大湾区发展的轨迹带有示范性,由于其开放性、其贸易和经济地位,人才的聚集、科技文化高地的形成,奠定了百年发展的基础,给后人和全球提供了很重要的启示。
回顾广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有過在思想文化上引领全国、辐射港澳乃至海外华人地区的历史。孙中山、毛泽东等领袖人物都在此留下足迹,一定意义上广东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发源地。而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广东也曾经引领过文化和时尚的潮流。这说明,作为大湾区的粤港澳内在地存在着发展为文化高地的基础和动力。
2019年年初,国家已经就大湾区建设做出专门的纲领性规划,现在需要具体化。借鉴全球大湾区发展的成功案例,总结广东的历史经验,仅从影视文化发展角度看,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有重大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展广东的影视文化机构和影视文化公司,形成有关影视文化由理论到实践的高地效应。中山大学和澳门大学、香港大学应该联手成立南亚、东南亚影视研究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影视高端人才,就21世纪东亚影视文化发展的战略性课题、影视美学、传播等集中攻关,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和年度发展报告,将其打造成为东亚乃至亚洲影视理论研究和评论的权威平台。
以现有广东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厂、深圳电视台等为龙头,联合粤港澳影视公司,并且与腾讯、爱奇艺、快手等进行多层面的合作,成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大型影视集团,有规划、有目标地组织影视生产和传播。
二是规划建设大湾区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前述影视研究机构和影视生产单位应该落实在空间和人才聚集上。大湾区应该规划建设一个影视文化园区,吸引国内外各种机构和人才落户,逐渐成为大湾区的文化地标。
横看国内的影视产业基地,经过之前粗放发展的阶段,目前已经到了必须做总体规划布局、集约化建设的阶段。譬如,目前规模最大的横店影视基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影视外景地和摄影棚搭景的需要,但后期制作,尤其是特效制作等精细化的工序还是短板;怀柔影视基地,拥有目前国内最高配置的后期制作设备和若干标准的摄影棚,但总体规模尚不能满足北京影视拍摄制作需要;上海、浙江、湖南乃至全国各地,分布着各具特色但水平参差不齐的影视基地,代表着中国影视产业化近30年来自发阶段的状态。
那么,在国家发展即将进入2021年到2035年发展阶段时,十分有必要对影视产业做战略规划,进行大的规划和布局。目前,国家关于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实施,大湾区作为2035年中期目标实现重点建设区定位已经明确,相应地建设覆盖影视产业全产业链功能区的条件,也比全国其他地区更为成熟。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应该专门制定大湾区影视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和相应政策,才能实质地推进影视产业的体制机制,影视产业一体化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三是研究推出扶持鼓励文化产业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在大湾区范围实施激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广东文化产业总量在全国居首位,并且早已成为地区的支柱产业,笔者2007年在广东调研时,按当时的统计口径,全省文化产业在增加值中占比已经达到6.16%,但仍然需要作为主导产业鼓励其发展。事实上,十多年来,广东乃至东南沿海的经济形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已经不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概念所能准确地描述,不是简单地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服务经济的转化,而是以信息化、系统化为特征地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组和整合。其中,文化产业和科技的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笔者认为,仅就影视产业来看,高科技成果的利用不断地在促进影视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影视生产的理念、方式方法。譬如,电影的胶片到高清数字,特效对当代电影的贡献等。我们看到,影视和科技已经在有机地融合。本来电影就是工业化的产物,现在更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这昭示着整个文化产业与科技有机融合的必然趋势。而从经济角度看,二者融合的效益会体现为对区域经济的特殊贡献、对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形态的重要贡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它优惠的激励政策呢?
在影视产业发展的粗放阶段,把影视产业作为特殊的产业来对待,有过一些扶持激励政策,但没有像科技产业一样享有优惠政策,这是正常的。而同时又出现了一些管理问题,譬如,偷漏税等。各地还出台了一些“土”政策,加剧了管理混乱的现象。但到了集约化发展的新阶段,应该全面系统地研究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至少在大湾区等一些示范区,推出激励产业发展的集成文化产业政策,经过试点实施,为全国提供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往往是在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再全面推广,在当下仍不失为一个负责任的选择。
第三,把推进大湾区影视产业一体化机制建设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一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一带一路”文化名城的历史进程。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看,改革始于安徽,开放源于广东。由于深圳特区的建设,由于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广东曾率先成为国内经济社会外向特征最明显的地区。今天,广东的对外开放更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笔者了解到,2019年广州港和深圳港集装箱货物分别排名全球第四和第三,广州港的货物总吞吐量居全球第四。港口贸易的情况直观地说明了经济的外向程度,而经济的外向性又内在地蕴含着文化的多元包容并蓄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确定的目标是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的支撑区。除了经济上的必然联系之外,大湾区文化建设负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使命。目前,称得上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一般来说具有几个特征:一是要有历史文化魅力,譬如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巴黎是欧洲的文化中心等;二是拥有重要的国际组织和机构,譬如纽约、日内瓦有众多的联合国机构;三是有重大的国际文化节庆活动,譬如戛纳电影节、洛杉矶好莱坞奥斯卡颁奖典礼等。
广东是具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条件的。广州是个有历史文化魅力和影响力的城市,近代以来,广州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设若进一步把南亚、东南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研究机构集聚到广州深圳一线来,这里就是个文化人才中心、文化信息中心。同时策划举办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前所述,把香港澳门的电影节整合提升为大湾区电影节,把辐射范围扩展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和地区去。广东电视台策划并成功地举办了音乐节,在此基础上升级扩容,变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节。广州每两年举办的国际纪录片节,突出每届的文化主题,如丝绸之路等。
综上,影视创作一体化机制不是个简单的影视生产模式问题,而是整个大湾区文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一条经络,当大湾区文化建设全局血脉畅通、生机盎然时,影视创作一体化必然会发育周全,随周天健康运转。但如果没有对大湾区文化的统筹考虑和实质推进,一体化建设则会成为空谈。中华民族需要大湾区文化的辉煌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视协编剧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