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20-12-23黄晓花
黄晓花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和交流讨论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学习效果都有着很大影响。通过几个课堂实例,来谈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一、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不足之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孔子也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那如何才能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出现思维的碰撞,产生交流的火花呢?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我们平时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自己的课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是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1.在平常的听课中,发现很多的小组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宗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但是很多教师并不真正放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特别是学生的汇报总结这个环节,总是让学生一定要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讲,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形同虚设。既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又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被老师肯定,影响其自信心。
2.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要干嘛,造成课堂的失控。
3.教师对组内的分工不明确,很多组员只是“看客”,而能干一点的却是忙得晕头转向的,“贫富”悬殊太大。
4.所研究的问题价值太低,不值得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
这是在平时上课中自己总结的对当前小组合作存在问题的几点看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几年听到的教研课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地安排组员,明确分工
像我们班全班有42个学生,我把所有学生以前后桌的形式共分成10个小组,其中2个小组是5人,其余的是4人為一组。在安排组员的时候,优等生和学困生互相搭配,这样也有利于以后的“一对一”辅导。小组中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有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以及小组长。特别是小组长能力要强,因为他要监督和协调自己的组员,督促他们的工作,掌控该组的合作进度。教师在过一段时间后要对各组人员的位置和工作岗位进行适当的轮换,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岗位的调换也能让学生的各项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也能让学生对每一次合作学习有期待,有期待才有乐趣。
(二)教师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恰当,讨论的问题要具有被“讨论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这也被认为是近几年课程改革比较成功的一面。但是在平常的听课当中,经常发现虽然看着课堂很热闹,学生在激烈地讨论,但是效果却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教师选择的时机不恰当。
(三)明确合作要求,学生张弛有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毕竟是要在我们的课堂上完成的,所以如何有序地、高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要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结论,特别是会引入很多的游戏,这必定会导致我们课堂的失控。
(四)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当好“导演”
有些教师觉得,学生自己已经在进行合作学习了,那教师就万事OK了,就可以放松休息一下了。实则不然,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堂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维持好课堂的纪律,更应该掌控和督促整个合作学习。比如在合作交流时,教师必须要观察各个小组的情况,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询问原因帮其解决;若讨论时方向出现偏差要及时帮其纠正;在小组汇报时要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及时追问。也就是说教师变成了一个“导演”,看着是学生在表演,但真正的掌控者还是教师。
(五)完善评价机制,形成良性竞争
21世纪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是在自我磨炼,与他人交流竞争中历练出来的。完善的评价制度是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效果最直观有效的手段,这样能促进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如果小组里面的人符合任意一个项目,就会以画“正”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再把这张表格张贴在教室里,让每位同学都能看见自己小组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组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当然除了对小组进行评价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态度以及倾听他人、质疑他人观点等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想说交流讨论的环节一定要充分,最好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取长补短,各抒己见。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巧用合作学习,轻驾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改变了“填鸭式”的传统课堂,让学生动手实践,交流合作,来探索数学的奥妙,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团结协作及社会交往的能力。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段存法.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8).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