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棋类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输赢观

2020-12-23陈丽苗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9期
关键词:棋艺爸爸妈妈竞争

陈丽苗

可乐,今年5岁,和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常要争个第一。

一次,可乐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跳棋。谁来先走第一步棋呢?可乐说:“我们来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先下。”爸爸妈妈同意了。可乐信心满满地出了“布”,爸爸妈妈都出“剪刀”,可乐先被淘汰了,神情暗淡地看着爸爸妈妈的对决,“剪刀石头布”——爸爸赢了。当结果出来时,可乐不高兴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了,他说:“不行,这局不算。”爸爸问:“为什么不算?”他说:“要三盘两胜制,刚才只有一盘。”爸爸妈妈对视一下,问:“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可乐说:“重新来。”于是,第二盘的对决开始了。这局可乐赢了,他开心地喊着:“我赢了,我先来。”这时,爸爸“不干”了,爸爸说:“不行,为什么我贏的时候就不算,你赢的时候就算。”可乐说:“你同意的啊。”爸爸说:“那第一盘你也没有提出来要三盘两胜啊。”可乐哑口无言,但不退步,父子俩僵持不下。可乐看看妈妈,用眼神求助妈妈,但还是不出声。爸爸也故意坚持不妥协。妈妈说:“怎么办?你们就这样坚持下去吗?要不不下棋?”可乐说:“不行,要下。”爸爸说:“那怎么办?”可乐说:“那就重来呗。”妈妈提出质疑:“重来?怎样重来?如果我输了,那我是不是也可以不认啊?”可乐弱弱地说:“不行!最后一次,谁赢了就先来。”“大家同不同意?”妈妈问。“同意。”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这局,爸爸先败给可乐和妈妈,接着妈妈赢了可乐。可乐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勉强认可这个结果,蔫蔫地说:“妈妈第一,我第二,爸爸第三。”

案例中的可乐渴望赢,说明有上进心,对自己的要求是较高的。爸爸妈妈也看到了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同时也知道,如果没有加以正确引导,没有帮助孩子遵守约定,正确面对输赢,长期下去,很可能孩子会形成因害怕输而不敢挑战的心理,甚至为了赢而不遵守规则、约定,滋生铤而走险的不道德行为。

当然,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家长过于打压和说教,也会让孩子产生退缩行为,使其无法形成正当、良好的竞争意识。为了让可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知道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又保持一定的竞争意识,案例中的爸爸妈妈利用棋艺学习,对孩子进行正确输赢观的引导和教育。

一、“暗中让,明着争”,兴趣品质两抓不误

可乐学了围棋后,喜欢和爸爸“切磋”棋艺。为了既保护孩子学围棋的兴趣,又帮助孩子对输赢有正确的情绪反应,爸爸会做到“暗中让,明着争”,妈妈会扮演“同情者、开导者”。如在下围棋时,爸爸有时故意疏忽了,给了可乐赢的希望。但是对于孩子悔棋的行为,爸爸会坚决拒绝,寸步不让。往往这时,棋艺切磋就变成了“战场”,爸爸坚决地说“不行”,即使可乐忍住眼泪手紧抓着棋子,爸爸也不退让。这时,妈妈及时介入:“儿子,落棋无悔。再说,还没有到最后,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一般,儿子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把手中的棋子放回原处。面对这样情况的棋局,爸爸就会“暗中放水”,让儿子赢了这局棋。这时,妈妈又说:“儿子,是吧,只要遵守规则,只要坚持到最后,总有赢的机会。看,你不是赢了吗?”这样,让可乐在自然的情景下感受到:规则是不能随意改的,即使有了失误,只要继续努力,还会有扭转乾坤的希望。

二、用同理心接纳孩子的感受,保护孩子良好的竞争意识

失败,总让人难受,对于一个有较强竞争意识的5岁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作为妈妈,不会在孩子难受时对他说:“男子汉,这么输不起,哭有什么用?”而是接纳他在输棋后哭、生气,然后告诉他:“宝,妈妈参加比赛时输了,也很难受,你这种难受妈妈也体验过,以前我也会像你一样哭,有时会出去玩、散步,把不开心的事情甩掉。”孩子对成人的“糗事”一般会很感兴趣,这样就可以成功地把孩子的伤心情绪转移,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只有用同理心接纳孩子的挫败感和情绪,才能让孩子认可自己、接纳自己的好与坏,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输赢和情绪。

三、创设情境,让孩子做“裁判”,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道德水平

情境学习,是孩子容易接受的且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案例中的爸爸妈妈偶尔会在下棋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有争议的场景,让孩子来分析、判断、处理。如,妈妈和爸爸下棋输了,会佯装生气,不认账。这时,爸爸会让可乐“评评理”,可乐会教育妈妈:“妈,输了也没什么,输了就输了呗,你也赢过爸爸啊。”妈妈还是不吭声,可乐继续开导:“妈妈,爸爸也学过围棋,你又没有学过,我教你一些新方法,让你赢爸爸。”爸爸也在旁给儿子“戴高帽”:“就是,可乐输了也没有生气,你看他输了也不气馁,现在下棋厉害多了呢!”有时,爸爸赢了,他会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盛气凌人的样子。这时,妈妈会说:“儿子,你看你爸,太欺负人,以后我不跟他下棋了。”儿子会批评爸爸:“爸爸,不要得意,要不妈妈不跟你下棋了。”妈妈乘机说:“就是,骄兵必败,赢了也不要打击别人,我是输了,但也占了不少的地盘啊。”通过这样的情景,孩子能更深刻地理解输赢,并且对输赢作出适应的反应,逐步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孩子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对于输和赢的认知和反应,也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家长处理不好,孩子容易养成怕失败等退缩行为习惯,或者造成孩子“夜郎自大”的性格,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艺术地进行教育,利用日常生活环境或有意识地创设情景,目的明确且方法自然地开展教育,少说教,少指责,多换位思考,构建平等的亲子关系,让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很多“问题”会“自然”解决,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棋艺爸爸妈妈竞争
必不输之法
我和爸爸拼棋艺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8年《棋艺》主要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