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的学理把握与实践探索
2020-12-23叶建松
摘 要:校本化是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其中一种主要方式是调适课程,就是对国家审定的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校本化处理,使教材、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需要对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校本化探索。支架式教学是一个有效的突破研究点,试从支架式教学的三个定位、四个类型、五个环节谈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国家课程校本化;阅读教学
一、追本溯源——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性追问
所谓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其核心就是要“因校(人)制宜”地对国家课程进行改造和重组,既不是死板机械地实施国家课程,也不是抛开国家课程另搞一套。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对国家课程再认识、再组合、再创造、再实践,在深刻领会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重组、改造,从而实现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校本化的实施。
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需要对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校本化探索。根据调查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普遍出现“学情与目标断层”“学习过程泛化”“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阅读教学呈现低效。如何突破难点,实现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我们认为支架式教学是一个有效的突破研究点。支架式教学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个以教师的辅助与支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
二、精准定位——语文支架式教学的校本实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搭建可以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支架,并引导学生有效攀爬支架,以此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习得语文技能,掌握阅读策略。实施支架式教学,需要准确定位“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效度,有效搭建攀爬“支架”,提升阅读素养,真正凸显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寻找支点——支架式教学的三个定位
支架式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因此,它实际上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内展开的教与学。在第三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能力便是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实际教学目标则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教学前,教师要重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定位,为支架式教学的设计、实施提供依据。
1.依标扣本,定位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学习目标是语文学习最终的归宿,是学生一节课中的“潜在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在研读学段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单元整组目标和文本特点,以此来准确定位单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形成单元目标体系。
2.多元深入,定位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在人教版教材中,单看一个内容,目标是独立的,但是其实同一类目标在整个阅读目标体系中是渐次提高、螺旋上升的。定位目标时,我们如能将阅读核心目标前后关联,便能从学段目标的层面上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
3.形成模型,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基于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了解,基于对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发现,我们便能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搭建支架——支架式教学的四个类型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习支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根据第三学段阅读支架式教学的三个定位,努力搭建适宜的学习支架,并从学习作用的角度将支架分为表达型支架、策略型支架、范例式支架、链接型支架四大类。
1.搭建表达型支架,为实践搭建平台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小学第三学段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注重读写结合,搭建针对性的表达型支架,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言语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搭建策略型支架,让学生学有所依
读懂一句含义深刻的话、准确提取课文的信息、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释等,都需要有相应的阅读策略在课文的学习中做铺垫。因此,阅读策略的渗透与指导,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关键之一。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策略型支架的搭建,使学习深化,并引领学生将这种策略迁移运用于其他文章的学习中,最终形成语文能力。
3.搭建链接型支架,让思维丰满灵动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课文中所涉及的有些内容可能是学生根本没有见过或听过的,这会对课文的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带来阻碍。同时,语文学习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吸收,特别是进入小学第三学段,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增强,教师更应在核心目标的引领下,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文字、影像资料,为学生搭建链接型支架,辅助目标达成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认知和增加阅读量,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中弥合“课内”与“课外”的鸿沟。
(三)攀爬支架——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
1.细化目标,建立概念框架
围绕一个核心的阅读目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一步。所谓概念框架其实就是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认知的规律,努力把一个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有结构、有层次的小目标。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逐步跨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发展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
借助“策略型支架”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充分的研磨,感知语言形式的特点;借助“范例式支架”和“链接型支架”,让学生自主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语言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借助“表达型支架”运用学习的语言形式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把学到的语言范式转化为积极的语言形式,最终达成“言意兼得”。
2.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支持,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对知识、能力进行顺应和同化,从而进行意义建构。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概念框架中的某一个点上。
如教学《蜜蜂》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教师制作了一个介绍“试验”的微视频。视频中,教师链接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科学试验,引导学生发现:原来试验往往会因为一个试验目的展开一个试验,最终会得出一个试验结论。借助这个“链接型支架”,教师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一个问题情境:那么文中的试验目的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随后,学生便开始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3.搭建支架,推进独立探索
进入该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开始积极调动认知能力,期待去发现课文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此时,教师应当进一步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让他们思考并解决有价值的问题。随后,教师应当淡化自己的存在感,撤掉支架,让学生主动提出阅读中的新问题并解决它。
如五年级上册《我会看病》一文中,作者运用大量的关联词来表现母亲内心的矛盾是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研读典型段落,在学生感知这一特色语言形式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一个“范例式支架”。
在该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更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者”。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支架,确保自主探索的有效性。
4.协作学习,加强生生交流
协作学习环节是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与协商,目的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引起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原来不确定的、有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同时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该环节,教师要尤其重视组员的分工。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学生围绕探究主题:“残疾青年的哪些言行让我对他的这句话信以为真,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言一行的。”在进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协作学习,并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
明确的人员分工保证了人人参与学习活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量、有质,形成思想交锋。在交锋中,学生同时经历了最小层面的认同、评价等人际交往活动,使协作学习的形态完全得以拓宽、改良。
5.效果评价,指向激励反馈
支架式教学强调评价内容多样化,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甚至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每节阅读课都不是独立的,彼此间互为支架,相互影响。因此,对每节阅读课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教师在反思评价时,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应该看中对学生阅读学习成果的评价。在传统教学中,这种评价仅限于学生作业与教师评分。在支架式阅读教学中,评价可以包含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或学生自我评价多个方面。此外,第三学段的学生心理调整能力还较弱,并且阅读课程相对较难,因此,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陈燕.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阅读教学过程的展开[J].教学月刊,2014(5):27-29.
[5]肖正涓.“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师,2017(5):31-32.
[6]王端成.支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41-42.
[7]陈安琪.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學的策略[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8.
[8]陈安琪.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9]朱佳雯.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叶建松,男,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位,高级教师,曾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名师、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等,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学习单的设计与实施》一本,参与编写专著五本,省内外执教公开课30余节,做讲座近50场。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