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培训在社区居民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3黄丽芳田馨怡刘艳龚放华

医学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微信

黄丽芳 田馨怡 刘艳 龚放华

摘要:目的  探討微信平台在社区居民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9~10月选择长沙市芙蓉区两社区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按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名,对照组进行常规现场急救培训,干预组进行常规现场急救培训+微信平台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的智谋水平、心肺复苏成功率及CPR的理论与操作成绩。结果  干预后,两组环境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PR体位、CPR按压部位、CPR按压手法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理论与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智谋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培训能有效改善社区居民第一目击者智谋水平,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同时能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

关键词:微信;心肺复苏;第一目击者;智谋水平;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22.027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22-0096-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WeChat Platform Training in CPR Training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First Witnesses

HUANG Li-fang1,TIAN Xin-yi2,LIU Yan2,GONG Fang-hua3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1,Emergency Department2,Nursing Department3,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a 410000,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WeChat platform in CPR training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first witnesses.Methods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19, residents of two communities in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t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37 people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on-site first aid train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regular on-site first aid training + WeChat platform training. After the training,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ir level of resourcefulness, 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results of CPR.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0.05); the scores of CPR position, CPR compression position, and CPR compression techniqu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s resourcefulnes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WeChat platform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ourcefulness of the first witnesse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mprove thei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and at the same time popularize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improve community residents' first aid awareness.

Key words:WeCha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First witness;Resourcefulness;First aid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现代化程度提高以及道路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城乡居民各种意外事件及许多突发急、危、重症发生率有明显增加趋势[1]。在发病、受伤的现场最初几分钟、十几分钟极其至关重要,医学上称为“救命黄金时刻”,每推迟1 min抢救,患者或伤者的死亡率就上升3%。据调查显示,70%~80%心脏、呼吸骤停急症发生在院外,患者家属作为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治,会大大增加患者的存活率[2]。“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是指当出现意外事件后,现场第一个做出反应,并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个人不是医务人员,而是患者身边的任何人。因此,寻找有效地、快速推广“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的途径有一定必要性[3]。国际先进的紧急救援体系形成了“公众现场自救互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3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国家(城市)急救链,我国的急救系统也正在努力构建这种绿色生命急救通道,虽然后两个环节相对比较完善,但首个环节还较薄弱[4]。我国公众急救知识匮乏,缺少现场急救意识,公众中合格的第一目击者比例低[5-7],个人智谋水平偏低。智谋可以提高患者处理应激性事件的能力,包括个人智谋和社会智谋两种,其中,个人智谋是个体独自处理事务的能力,而社会智谋是指当自身无法独立处理事务时求助于外界的能力。现今,微信作为互联网的成功产物,能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短信、视频聊天、推送消息、分享朋友圈、关注公众平台等功能。为了解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寻找简单有效地增加第一目击者的公众比例,提高我国公众的现场自救互救能力的方法,本院自2019年9~10月在急诊培训基地对长沙市两社区居民进行常用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CPR)技能培训,评估微信平台培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9~10月选择长沙市芙蓉区两社区居民74人展开研究,按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人。居民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能正常沟通且识字;③能熟练使用手机微信平台。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加培训;②不会用手机微信;③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干预组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4.14±8.56)岁;男17人,女20人;初中10人,高中18人,大学及以上9人;学生8人,工人15人,职工或公务员10人,无业4人;对照组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32.71±8.27)岁;男20人,女17人;初中8人,高中18人,大学及以上11人;学生9人,工人11人,职工或公务员13人,无业4人。两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分布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组进行常用现场急救培训1次+微信平台培训,对照组仅进行现场急救培训1次(干预组和对照组的1次现场培训采取同时间同场所进行)。阶段一:对两组参与者进行第一次现场CPR培训,在现场研究成员进行手把手指导。阶段二:干预组在第1次培训完后建立微信群,关注我院创立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内社区CPR培训教师团队督促居民对CPR理论知识的复习、播放操作视频、输送操作图片,讲解操作要领及现场操作练习考核时出现较多的错误操作方法、答疑解惑,居民可以在群里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微信公众平台内设置CPR知识普及视频、活动通知等板块。干预组进行2个月微信平台的远程培训,对照组不做任何其他培训,仅嘱咐自行巩固复习。微信平台进行培训:①培训方式:将干预组集中到微信群组当中,通过播放CPR操作视频,文字说明以及语音讲解等方法进行培训,并将CPR流程以真人情景模拟的形式展出。②培训范例:参考《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5)》所提出的CPR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③拓展培训:后续通过在公众号推送文章继续向大众普及CPR知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培训后的智谋水平、心肺复苏成功率及CPR的理论与操作成绩。理论考核形式为问答题,10个问题,每题10 分,满分100 分;操作技能考试中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操作越熟练。CPR知识测评试卷共涉及10 个问题,包括进行环境评估、判断心搏骤停的方法、进行CPR的体位、按压部位、按压手法、按压频率、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CPR的黄金时间以及CPR成功的标准等。智谋水平采用智谋量表(RS)测评:由28个条目组成,其中16个条目来自于自我控制量表,分别是源量表的条目1、2、3、5、7、13、17、20、25、26、27、28、30、32、33及34,用来测量个人智谋。另外的12个条目来自求助资源量表,用来测量社会智谋。该量表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分别计0~5分,总分0~140分,得分越高,表示智谋越高。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9,个人智谋和社会智谋2个亚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03。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实时双人录入。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学员理论与操作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干预后,干预组理论与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学员CPR成功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环境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干预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智谋水平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智谋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智谋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的需求日趋增强。为进一步满足人民对健康和安全保障的需求,我国的紧急救援医学正逐步向急救社会化和急救知识普及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需要有第一目击者在发生急救事故的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对急救对象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采取有效的现场急救手段和措施。因此,需要让具备熟练掌握专业急救知识的第一目击者普及化。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公众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堪忧。湖南居民急救知识知晓率低[8],非医学类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晓现状低[9]。有资料显示,我国合格的第一目击者不足1%,欧美国家则达到30%以上,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公众缺乏规范有效的急救培训,25%因发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不具备急救知识而死亡;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能力是全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医院外发生的心源性猝死为例,我国生存率不到1%,远远低于美国的12%[10]。因此,公众对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亟需提高,且微信进行干预是最方便且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

微信可通过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快速发送免费语音、文字、视频、图片。在我国,将微信平台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近年在医院质量管理培训体系中也得到一定程度重视及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健康教育[11]、护理管理[12-14]、护理教学[15,16]、延续护理[17,18]等方面。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公众的院外急救培训,但培训方法和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研究将微信平台引入第一目击者CPR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理论考核中两组仅环境评估在干预前后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环境评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记忆;另外,经过微信平台培训后居民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得分、智谋水平均亦有提高。国内近年来在公众急救普及培训的探索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第一目击者的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居民得到个人资源以及外部资源后,智谋水平亦显著升高,智谋水平既能提供居民的应急能力,亦能缓解居民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19,20];有研究表明,未经过培训的人在面对心搏骤停的患者是紧张、焦虑和害怕的,且不敢进行CPR急救,因此,微信培训能提高智谋水平,缓解居民的不良情绪,提高居民提升知识技能的能力,进一步提高CPR成功率。

本研究显示,在经过现场CPR培训后,两组的复苏成功率以及理论与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微信干预后,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以及理论与操作成绩均较微信干预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在接受第一次现场CPR培训后,并未接受其他长期正规的CPR信息获取,居民对CPR知识点的掌握有所下降趋势;而经过2个月的微信培训后,干预组居民对CPR的掌握度已高于对照组。虽然,国内有部分微信平台培训,但是急救培训迄今缺乏成熟的模式,本研究设置的微信平台推送的是真人对模型进行的CPR急救,并按10个得分点进行分解,包括环境评估、判断心搏骤停方法、CPR 体位、CPR 按压部位、CPR 按压手法、按压下陷深度、CPR 按压频率、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CPR 黄金时间、CPR 成功標准;并标注注意事项,优于其他微信平台培训的亮点在于内容明确,层次性强,对心肺复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详细讲解。直观性强,分析的浅显易懂,让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人都能理解并掌握。

综上所述,微信平台推送急救知识作为一种提高居民面对急救事件的急救成果率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改善社区居民第一目击者智谋水平,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同时能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

参考文献:

[1]Taymour RK,Abir M,Chamberlin M,et al.Policy,practice,and research agenda fo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over- sigh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nvironmental scan[J].Pre- hosp Disaster Med,2018,33(1):89-97.

[2]刘晓亮,蒋宇,邹联洪,等.“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急救科普活动实践[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0(6):634-636.

[3]Phung VH,Trueman I,Togher F,et al.Community first responders and responder sche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2017,25(1):58.

[4]张艳,张振香,路丽娜.中国内地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状况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8(7):557-559.

[5]何艳,吴宗辉,孙炯,等.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需求现状分析[J].重庆医学,2014(21):2772-2775.

[6]谭玮.公安院校学生掌握警务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分析——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0):1673-2391.

[7]陆洲,向英,胡永红,等.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现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5,28(10):54-56.

[8]樊麦英,邹联洪,刘晓亮,等.湖南地区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和意愿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8):606-609.

[9]徐艳.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互联网+现场心肺复苏培训有效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8.

[10]徐艳,梁爱华,王丽娟,等.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心肺复苏培训方案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8,16(24):2954-2957.

[11]谭柳纯,顾春妮,黄雪霞,等.微信在肝硬化病人中医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研究,2016,30(4):495-496.

[12]张艳.微信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143-145.

[13]李岁萍,易静叶,张鹏侠.微信平台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387-388.

[14]杜丽云,沈利水.微信群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63-65.

[15]章美芬.微信平台在产科实习护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624-625.

[16]高桂秀,孙连香,杭宝明.微信平台在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122-124.

[17]李雨昕,杨茜,李娜,等.微信在中青年慢性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2):166-169.

[18]刘冬梅,杨芳,向庆丽,等.微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產业,2016,13(6):58-60.

[19]Goff AM.Stressors,academic performance,and learned resourcefulness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Int J Nurs Educ Scholarsh,2011,8(1):1-20.

[20]Strayhorn JM Jr.Self-control:Toward systematic training programs[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2,41(1):17-27.

收稿日期:2020-07-15;修回日期:2020-08-10

编辑/成森

基金项目:长沙市科技局项目(编号:kq1901052)

作者简介:黄丽芳(1992.9-),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护师,主要从事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及急救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龚放华(1972.10-),女,湖南长沙人,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康复护理及急救护理研究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急救微信
微信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