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在提升全院临床护士工作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3戴秀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工作能力

戴秀红

【摘 要】 目的:阐述以PDCA方法提高医院临床护士工作能力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8年1月开始,至2018年12月结束,研究对象为本院全体临床护士950名,均于下半年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护士工作能力评分,统计管理前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类型,计算发生率,分析差异性。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全员护士考核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临床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相较未实施管理前更低(P<0.05)。结论:对临床护士进行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工作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PDCA;临床护士;工作能力

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首次提出PDCA循环管理,其中P指的是计划,D意指实施,C为检查,D指的是处理,将PDCA循环管理与临床护士的工作相结合,即查找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制定相应预防应对措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定期检查,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1]。本文研究时间为期1年,即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针对本院950名护理人员均实施PDCA循环管理,阐述具体过程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自2018年1月开始,至2018年12月结束,研究对象为本院全体临床护士950名,均为女性,年龄最低者22岁,最高者47岁,平均年龄(30.5±1.3)岁,工龄短则1年,长则9年,平均工龄(4.5±0.7)年。

1.2 方法

于2018年7月初,针对本院全体护士进行PDCA循环管理,具体过程为:

1.2.1 计划(Plan) 1)在由科室牵头、护理部配合下对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同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个性化的“老带新”式计划,将临床护理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更紧密地进行结合,以保证互相补充和改进,并做好定期考核和评价的工作。2)进一步完善医院内护理人员职位晋升制度,其中护士长、带教组成员、责任护理人员、培训讲师等职位均可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以建立更好的培训和管理队伍,同时对培训方案进行确定。3)结合医院内部发展计划和护理部门的发展规律对人才进行推荐、选拔和培养,并强化院内讲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培养其授课技巧,完善授课方法,以弥补外聘讲师人力资源方面的不足。同时鼓励讲师队伍内人员主动学习和提高,并为其创造机会参与外出学习,以保证讲师队伍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和知识储备量。4)由院方提供资金以扩充相关临床护理教具,并定期对护理示范教师进行开放,以方便教学的开展。同时,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建立互联网教学资源群,并结合模拟操作、翻转教学、多媒体技术、情境考核等多种方式增加培训工作的趣味性,以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另外,还需为培训中的护理人员多提供床边病例带教、每日交流例会等实际工作内容培训,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5)转变护理人员的固有观念,鼓励其在接受培训时就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以配合培训计划的逐步开展,逐渐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并确立今后的职业目标。另外鼓励培训阶段的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主动提升自身能力。6)完善考核和评比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晋升途径等直接挂钩,并采取讲师和护理人员双向评价模式,以做到客观公正。

1.2.2 实施(Do) 1)由科室内护士长和综合能力评估4级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寻找培训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配合带教讲师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2)将培训内容进行公示,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了解所接受的培训目的、方法和具体内容,并将培训资料修订成册,以方便受训护理人员查找和学习。3)采取奖励性质的竞聘上岗机制,以鼓励护士长、责任组成员、讲师成员等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强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选拔更优秀的人才[2]。4)明确责任护理人员、责任护理组长、副护士长、护士长的统一职位晋升路径。5)建立带护互评机制,由带教讲师和受训护理人员分别对对方的能力进行评价,以达到双向考核的目的。6)组织医院内优秀人才参与省级、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并将所学知识带回院内进行传授,以达到快速提高院内护理人员素质的目的。

1.2.3 检查(Check) 由护士长进行每周监督工作,并根据所了解的问题与讲师进行沟通,对培训计划进行适当修改,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考核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培训前后护理人员个人素质是否提升。

1.2.4 处理(Action) 在院内对考核内容进行共享,以实现监督的客观化、透明化,同时接受护理人员针对考核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考核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年初及年末通过问卷、临床模拟等方式对全体护士工作能力进行考核,涉及分项包括工作能力、专科知识掌握、患者病情评估、操作动手能力。各分项满分均以100分计,得分与工作能力呈正相关。统计2018年上半年院内护理期间发生不良情况的类型,计算发生率,与2018年下半年不良情况进行对比,探究差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研究结果,录入SPSS 20.0软件内分析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护士工作能力考核比较

全体护士经PDCA循环管理后,各项考核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见表1。

2.2 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及概率比较

经过PDCA管理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护士个人和团队工作能力会直接影响整体护理质量,尤其是团队中个人能力参差不齐时会导致配合失调,进而拖延护理时间、延误护理进度,甚至可能引发各类临床意外事件。根据院内相关调查显示,护士人力队伍存在着多项不足,其中护士长相对年轻化,导致临床管理经验明显不足,在培训工作制定时思路不够清晰,且计划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加之其本身业务能力存在缺陷,因而使得整体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带教老师队伍也存在明显不足,对于培训计划的安排无针对性,不能根据护士个人特征予以指导,导致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另外带教老师本身缺乏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动力,使得培训的护士也无法获得学习能力上的提升。护士队伍则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缺乏方向,加之其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因而不能做到有目的地开展学习和接受培训。在工作当中与患者间沟通明显不足,且主动参与性较低,对于临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严重缺乏,不能准确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与此同时,科室内相关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中所使用的资料系统化不足,导致护士无法明确了解应掌握的知识范围。且日常耗材消耗速度相对较快,导致无法对临床使用工具及时地掌握。加之培训方式相对陈旧和单一,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技巧不足,使得护士缺乏培训积极性。考核成绩无法落到实处,使得科室内不能及时了解护士自身培训结果。护士长也未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加之临床工作强度较高,往往导致考核仓促完成,无法准确评估护士的个人素质。

PDCA循环管理模式最早被用于企业运营的管理,符合企业、机构或部分发展的客观需求,更符合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其主要是借助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项内容进行工作管理,將其引入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3]。其不仅可以完善医院内现有的培训和考核制度,还可以做到不断挖掘问题、不断改进,从而呈阶梯式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科室工作的管理效果。最重要的是可以为医院培养院内带教讲师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医院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引入更多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基础条件[4-5]。PDCA模式的优势还在于其具有循环完善功能,在执行第四项“处理”管理工作时,可针对当前方案中的“计划”、“实施”以及“检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可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直接获取,对比患者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恢复,实时满足其相应需求。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管理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总概率6.00%明显低于管理前的14.11%(P<0.05)。由此证实,对临床护士进行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工作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PDCA循环在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2911-2915.

[2] 朱华,黄静.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指导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5):109-111.

[3] 刘江红,王玉倩,罗旭阳.PDCA循环法在胸外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5):120-122.

[4] 陈俭,杨志萍.6S管理联合PDCA循环在病区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1):3227-3230.

[5] 吴小桃.PDCA循环在规培护士临床技能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58-60.

猜你喜欢

工作能力
关于高校行政秘书工作的思考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浅析如何提高国企政工师的工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企业政工师的能力与自身修养
从校门迈进职门的角色转换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