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朝历史学习方法谈

2020-12-23张秀芬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央集权导言秦始皇

张秀芬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讲述的是秦朝建立、巩固和灭亡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首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秦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秦朝由于暴政,导致二世而亡,成为短命王朝。这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第10课内容对前一课中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形象地进行了补充,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秦始皇。学习、掌握秦朝这一部分的知识时,采用合适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关注导言,牢记概念,运用地图,掌握方法”。

一、利用课前导言,激发求知欲望

初中历史教材包括课文辅助部分和正文。正文是核心,它和导言、辅助栏目(包括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以及大事年表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材在设计编排、内容选择上,特别是导言部分,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探究意识。学习课文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每一课正文前面的课前导言。导言往往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排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悬念,学习中要灵活运用。

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言引用了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它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概括了秦王统一六国,建立、巩固和维护统一王朝的功劳。“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导言中提出的问题,一开始就把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了。我们可带着导言中的问题一步一步进入后面三个目题的学习。

二、牢记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内涵

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与《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类似的图表,掌握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由右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皇权是权力的中心。这项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三、運用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念

历史地图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字和语言的延续、补充和扩展。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培养自己的读图能力。这是取得最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如利用教材第45页的《秦朝形势图》,结合第48页教材的叙述“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如右图),初步学会压缩信息的记忆方法,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并得出结论: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骄傲。在《秦朝形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由此图我们还能进一步认识到: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从该图上我们还可以找到水利工程灵渠,进而结合历史资料知道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它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第52页的《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简单经过、重要战役、结果等。秦末农民起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领导起义,时间约半年;第二阶段是项羽、刘邦领导军队推翻秦王朝,历时两年半。农民起义是我们第一次学习到的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学会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观察人物插图,掌握评价方法

从教材第45页插图《秦始皇像》,我们看到:秦始皇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左手握着宝剑,右手指指点点。我们从他的姿态、眼神、面部表情中,可看出他的雄心、信心和决心。在学习完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后,再观看插图,了解秦始皇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进而认识到秦始皇不愧是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这样,就更容易理解“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结论。联系第10课内容,知道由于秦始皇(还有秦二世)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由此我们也学会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全面(正、反两方面)、客观(不夸大,不缩小)、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

五、注重文史结合,讲述成语故事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这两课的知识涉及的成语、典故较多,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感悟成语、典故的深刻含义,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加深记忆,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如可以结合第53页“知识拓展”栏目,了解破釜沉舟的故事,还可以通过网络等了解“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族诛连坐”“指鹿为马”“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猜你喜欢

中央集权导言秦始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论教学中的导言
秦始皇拜荆条
“导言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分析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资金“中央集权”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
序言、导言、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