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教育戏剧研究文献综述

2020-12-23李汇楷姚苑蕙陈永盛

新一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戏剧文献幼儿

李汇楷 姚苑蕙 陈永盛

摘 要:近年来,教育戏剧活动在我国的应用呈增长趋势。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育戏剧具有游戏性和艺术性的特点,适合结合特定学科运用于各个教学阶段,尤其是学前教育。但由于其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相关研究并不完善。本文梳理了教育戏剧的历史渊源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戏剧;文献综述

一、引言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育戏剧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游戏化,提供了更轻松的学习环境。因其自身的优点,教育戏剧在我国的研究热度也正在逐渐攀升。国内外的学者以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法,从其教育意义、实施手段等视角对教育戏剧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将对教育戏剧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数据分析

(一)文献数量及趋势走向

通过中国知网,以“教育戏剧”、“创造性戏剧”为主题关键词分别对2000年——2019年的文献进行综合搜索,剔除各类新闻报道、会议信息、活动讯息、征稿启事等文献,共得到教育戏剧相关文献366条;以“幼儿/学前教育戏剧”为主题关键词搜索得到相关文献42条,占总文献的11.47%。

图1 2000—2019年大陆教育戏剧研究发表论文条形统计图

图2 2000—2019年大陆教育戏剧研究发表论文折线统计图

图3 2000年—2019年大陆教育戏剧研究中学前教育领域发文量占比

由图1和图2可知,2010年之前每年平均发表关于教育戏剧的文献数量不足10条,而从2013年开始,有关文献数量明显呈现指数级增长,2019年达到了77条的历史峰值。这充分说明了研究者对于教育戏剧领域的日益重视,而这种高增长的研究热度必然还会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保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戏剧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没有受到学界的太大关注,有较多的年份甚至出现了相关发文量为0的情况。直到2017年,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2017-2019年,学前教育戏剧的相关发文量出现明显的增长,说明近三年教育研究者逐渐有意识地把教育戏剧与学前教育结合起来。结合图3可知学前教育戏剧的相关发文量在教育戏剧总发文量的比重近年来在震荡中逐渐上行,表明当下把教育戏剧应用于学前领域成为了一种有生命力的新的发展方向。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学前教育戏剧的相关文献绝对值较少,占比绝对值也较低,由此可知这个新方向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文献来源及质量层次

在对教育戏剧研究的366条相关文献中,硕士论文88篇、博士论文2篇,分别在总发文量中占比为24.04%和0.55%,其余几乎都为期刊。从文献的来源来看,文章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和各类教育期刊(如基础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等)。从是否为科研基金项目来看,属于国家级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的有9篇,属于省级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的有11篇,属于外国基金会资助的有1篇,合共占比5.7%。在学前教育戏剧的42条相关文献中,硕士论文有11篇,占比26.19%,其余均为期刊。在具备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中,属于国家级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约占42%,充分说明官方对教育戏剧进入我国各教育领域的积极态度。不过,总体上,具备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合共仅占比5.7%,由此可见,这一领域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也具备切实的可行性。

三、国内教育戏剧研究综述

1984年戏剧文学家孙家琇发表文章,引入了西方教育戏剧的理念。但真正让教育戏剧在中国大陆生根發芽,要归功于被称为“中国教育戏剧第一人”的李婴宁教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李婴宁教授通过在国外学习研究教育戏剧课程,吸收国外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发表了相关文章,为国内的学者初步地介绍了教育性戏剧。九十年代,孙惠柱和李婴宁相继注意到奥古斯都?伯奥的“被压迫者剧场”理论(Theatre of the Oppressed),“这种理论使戏剧打破了舞台范围与专业技巧的限制及演员和观众的分割,为教育戏剧进入普通教育提供了可行性理性支撑。”二十一世纪以来,在这些先驱学者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教育戏剧领域,他们开始结合国内外状况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究,逐渐出现了许多非政府组织的教育戏剧活动[1]。2002年,上海浦东华林小学在大陆公立小学尝试了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的实践。2004年,杭州师范大学黄爱华教授带领着自己的实验团队,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了戏剧教育(其中包含教育戏剧)的实验,并于2008年出版《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戏剧教育》[2]。2007年,上海戏剧学院在其艺术(戏剧)教育专业开设了《教育戏剧理论发展和实践》课程,并由李婴宁教授任教,“标志着大陆教育体制内首个教育戏剧课程的出现”[3]。

戏剧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融入教育,热度逐年上升,国内的教育戏剧领域日渐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现在研究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侧重于对教育戏剧进行历史追溯,进一步对教育戏剧进行介绍和推广。如张克明、张金梅(2017)对西方Creative Drama、DIE(Drama in Education)和 TIE(Theatre in Education)三种主要教育戏剧模式做了分析介绍,为对我国学校传统的戏剧教育如何借鉴其经验做出了启示[4]。二是侧重于对教育戏剧本身的内涵、理念进行研究,以建构出更完备的教育戏剧理论。如范益松(2008)结合中国教育的大背景探讨了对教育戏剧的独特作用[5]。赵小凤、李如密(2018)对教育戏剧的内涵、特征、价值三方面内容做出了阐述[6]。三是侧重于教育戏剧在实际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探究。在此类中又可划分出两个小类,第一类是对受教者人际社会交往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集体认同感等心理行为方面在的发展培养或引导治疗的研究,如陆佳颖、李晓文、苏婧(2012)探讨了教育戏剧中蕴含着独特的可开发潜能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距离、审美、仿似等心理现象,引导了人们对教育戏剧活动中所隐藏的心理机制的关注[7]。另一类是针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对教育戏剧未来正式地系统地进入课堂进行策略探究,研究内容上侧重于将教育戏剧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如汪雯静(2018)在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堂上实施开展运用教育戏剧教学的试验,对教育戏剧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验[8];杨甜甜(2018)结合理论分析、实地案例观察等研究了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有效运用[9]。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教育戏剧如何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相对于其他教育领域而言,探讨得较少。从上统计图可以进一步看出,教育戏剧运用于学前领域较迟受到关注,但这两年来逐渐开始被提上到教育研究中来。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金梅教授极具历史性地把教育戏剧拓展到学前儿童领域,被称为儿童戏剧教育之“教母”。2005年,她首次把“戏剧”引进幼教界,为过去学前儿童领域“木偶戏表演”、“儿童剧演出”、“表演游戏”等说法唤来了了科学的概念确认。学前儿童领域逐渐对“儿童戏剧教育”熟悉起来[10]。她突出了教育戏剧中“创造性”的特点,认为戏剧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最终目的是教育,并不是戏剧作品本身,从而提出现今国内的幼儿表演游戏对于美国创造性戏剧的重要区别——重文本理解、记忆,而非启发儿童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为我国发展教育戏剧理清了重要的发展思路[11]。

其他一些学前教育研究者也纷纷开始关注教育戏剧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郑艳辉(2018)阐明了开展在安全舒适,以幼儿发展为中心,全员参与,自主选择,自主表达的原则下开展幼儿教育戏剧,有利于开阔幼儿眼界,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在建立自信心的同时能培养各种社会交往能力[12]。黄佩珊、蔡黎曼(2018)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两所幼儿园开展实施了累计15次教育戏剧活动,对如何有效运用教育戏剧冲突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解决策略[13]。舒曾、马利文(2017)提出教育戏剧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成效的教育方法,能有效提升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质量。基于此开展行动研究,对教育戏剧如何有效运用于学前流动儿童教育进一步反思并提出了意见[14]。肖燚(2017)通过应用创造性戏剧对4-5岁幼儿进行语言教学的实证研究,得出创造性戏剧对于提高幼儿在句子长度、句子结构完整性、词汇丰富度、讲述连贯性等维度上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明显的效果[15]。苗芳(2013)探索研究了教育戏剧在2-3岁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在对研究对象进一步讨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戏剧应用于幼儿教育的技巧,探索了幼儿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流程,课程中教师与幼儿角色关系等问题[16]。

四、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戏剧发展水平仍是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教育戏剧运用到学前儿童的培养中去,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仅有的一些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戏剧理论研究或实践中,总体上向培养幼儿审美、社会认知、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倾斜。目前在教学中应用的“角色扮演”等活动只是碎片化的教育戏剧行为,其教学手段仍单纯为戏剧性的游戏教学,并未真正涉及教育戏剧的本质。具体教育内容如何更好地与戏剧结合,并能恰当地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仍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素珺,李秋蓉.教育戏剧在语言类教学中的研究進展及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4):117-120.

[2]岑玮.教育戏剧的教育意义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8

[3]徐俊.回望与反思:近二十年大陆教育戏剧相关研究述评[J].戏剧艺术,2017(01):101-111.

[4]张克明,张金梅.国外戏剧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戏剧教育的启示[J].戏剧文学,2017(04):118-125.

[5]范益松.关于教育戏剧的思考[A].孙惠柱,汤逸佩.边缘的消失: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论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小凤,李如密.教育戏剧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3):21-26.

[7]陆佳颖,李晓文,苏婧.教育戏剧:一条可开发的心理潜能发展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01):50-55.

[8]汪静雯.教育戏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9]杨甜甜.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8.

[10]张金梅.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范式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02):92-100.

[11]张金梅.英国儿童教育中的创造性戏剧教育[J].早期教育,2003(10):19.

[12]郑艳辉.幼儿教育戏剧开展的意义和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8(45):252-253.

[13]黄佩珊,蔡黎曼.教育戏剧冲突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J].学前教育研究,2018(06):34-43.

[14]舒曾,马利文.教育戏剧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发展的习式与效果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02):53-63.

[15]肖燚.创造性戏剧教育对4-5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影响的实践研究[D].温州大学,2017.

[16]苗芳.教育戏剧在幼儿阶段的应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3.

猜你喜欢

戏剧文献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有趣的戏剧课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戏剧类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