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不知止
2020-12-23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5期
俗语有“人心不足蛇吞象”。有趣的是,明人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中,真有一个一条蛇面对巨物的诱惑不愿放弃,结果惹火烧身、坠死于河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条大蛇生活在岩石下,常常卷起尾巴悬吊在树顶,脑袋垂于河中,伺机攫取鱼鳖之类。有一天,这条蛇在河中觅食,竟然起不来了,只是它的尾巴还卷在树枝上。这条蛇身体每动一次,那棵树也会起伏一次,就像一把弓一张一弛一样。最后,树枝断了,蛇也掉在水里了。几天后,这条蛇的尸体出现在水边——这条蛇很有可能是抓到了水中的巨物,因为贪恋美味,不舍得放弃而坠落水中而亡的。
蛇能够吞下比自己要大很多的动物,很多人都知道。但为什么蛇心比天高,目中无人呢?或许这与蛇的生活习性有关:蛇在饱餐一顿之后,可能几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无需进食。因为它并非每天都是那样幸运,能够捕获那些蹦蹦跳跳,比它跑得更快、反应更敏捷的动物;它属于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所以一旦放弃到手的食物,可能就意味着它接下来好些天会挨饿。
当猎物体量过大的时候,勉强吞下去的风险自然也不会很小:有一段时间它自身动弹不得是肯定的,而在这个时候它很可能基本失去了自卫能力,会成为另一些动物的美味佳肴。
至于前文中说到的那条大蛇,我们必须承认,它的智商可能在一般同类之上,它能选择倒挂在树上,捕食水中的动物,绝不是一般的蛇能够想到的。但是这条蛇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过于自信也过于贪婪——当目标过于巨大,已经明显超出它的能力范围的时候,它却不愿意战略性放弃。故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最终的结局乃是它咎由自取的一种必然?
类似的情形,其实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大量存在。(摘自《雜文月刊》 严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