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江北去看铜官

2020-12-23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湘江杜甫长沙

湘江北去,惊世骇俗,不同凡响。湘江过古城长沙,由开福区母山开始,便是东岸依山、西岸平川的地貌。东岸越鹅羊山,经丁字湾、过书堂山,便来到了铜官山。而与之对应的湘江西岸则是一马平川,与铜官隔江相望的西岸是靖港古镇,上游新康,下游乔口,都是自清朝随水上交通发达而兴起的古镇。湘江再往下,便是过东城,跨湘阴,汇入浩荡的洞庭湖。

铜官地名的由来,传说颇多,流传广泛的就有4种:铸钱说、采铜说、信誓说、感恩说。而铸钱说、信誓说居然还有文献记载。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中曾提到湘水一个叫蝶的地方,即今距长沙市北35公里的望城区铜官镇。铜官镇古产铜,唐代诗人杜甫的《铜官阻风》诗注云:“官铸铜处也,即锦官之类。”当时的蝶应是楚国铸铜币的场所之一,又是一个商业集镇。在“铸钱处”置管理铸铜事务的“铜官”,这便是铜官地名的由来。

相传汉武帝时,江山稳固,百姓安寧,为了繁荣经济,集中财政,抑控民间盗铸钱币之患,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中官、辨铜、均输三官去各地设员探查和采掘地下金属资源,以便控制源头。当时的湘江一带山地丘陵广布,地下宝藏丰富,因此有的放矢地设置了一批官员在长沙至乔口地段采掘金属资源。当时,在铜官设有采铜的官员,故此地得名“铜官”。相应地在长沙东岸有“金盆岭”、西岸有“银盆岭”、乔口上方有“铁角嘴”。据说都是当时设官分别采掘金、银、铜、铁而得名。

铜官山,因铜官而得名,原叫云母山,不过是隆起的山丘而已,山体不高也不雄伟。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安史之乱”迫使很多中原人迁徙到湖南,不少窑工加入南迁,几经辗转,落脚于岳州与潭州间一个叫“石渚”的地方,创造了“石渚窑”。这个石渚窑,就是今天的铜官窑。它是中国釉下彩陶瓷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陶瓷“丝绸之路”的起点,其陶瓷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铜官不仅以生产陶瓷驰名天下,更因杜甫的一首《铜官渚守风》而成为千古名胜。该诗为大历四年春杜甫过铜官渚遇风泊舟时所作,诗中“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写湘岸春耕前景物,诗风亲切自如。后人建有守风亭,刻此诗于亭内。

清末,铜官号称“十里陶城”,其后,陶业生产几经起伏,近年铜官老街得到修复。

(综合《湖南日报》《长沙晚报》)

猜你喜欢

湘江杜甫长沙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湘江魂
登高
湘江渡
美丽岳麓,我的家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绝句
湘江等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