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2020-12-23赵云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成果导向大学教育

赵云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以成果导向教育为主要理念,通过实施“横向分类与纵向分层”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分析,发现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内容分类设计、分层组织教学以及建立教学评价机制等方式,实现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成果导向;大学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计

在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人才竞争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是大一时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这要求教师针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优化设计该课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就是根據学生未来工作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而反向设计教学过程的教育思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主要强调以下几点内容:①想要让学生具备哪些能力,思考为什么学生需要拥有这些能力,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②学生在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应当以此为判断目标,判断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初步成功,激励学生自主完成接下来的学习。④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教师应当为其制订差异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将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转为多次评价,以便综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学校都将计算机基础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改革效果不理想,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实施成果导向教学,在教学组织方面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首先,计算机基础教学理念没有充分体现出“两个核心、两个突出”,未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没有以学生信息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也没有按照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夯实学习基础。长此以往,课程设置将会与未来学科应用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无法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其次,教学组织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对学生之前学到的信息技术内容不够了解,学生入学后计算机应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教师无法确定哪些教学内容应当详细讲解,哪些可以略讲。加之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已学过的教学内容兴趣不足,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无法适应这种教学进度,难以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再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学科特点。理工科的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而文科类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好,专业要求不同,学生基础也存在差异,导致教学目标无法统一制订,教学内容也不能同质化,因此有必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落实成果导向理念,使得该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专业。[2]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一)成果导向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分类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对学生预期成果的确定和达成方式的评价,将学生作为成果导向教育的主体,以实际成果为渠道,围绕未来复杂性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明确学习成果,对计算基础课程体系进行反向设计,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受自我挑战,再将成果反馈到课堂。成果导向将会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满足学生对学科的个性化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教学评价,使课程体系的建设更加科学。理工类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应用以及计算机安全等基础知识;学科模块要求学生强化计算思维,对人工智能有基础的认知;在成果输出方面,学生应当学会利用数学公式和数据制作出完整的毕业设计。文史哲类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网络应用、计算机安全等相关知识,而对具体的原理内容可以简单学习,这要求学生学会Word的基本和高级应用,学会利用PPT完成操作,对文字和表格有着一定的混合处理能力。在成果输出方面,文史哲类的学生应当能够图文并茂地完成论文格式排版,按照教师要求制作PPT微课,应用Excel表格进行与专业有关的数据处理。[3]

(二)采用分类分层的组织教学方式

1.分类设计教学目标

横向分类应当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展开计算机基础学科的分类教学,按照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操作能力、应用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也会存在差异,但是针对同类学生应当设置统一的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其中,基本操作使用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对理工专业的学生,要求教师培养其创新能力;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要求教师培养其应用与开发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分类情况如下:①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全方位地认识计算机系统,学会操作软件,自主应用软件完成学习任务。该部分内容以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从而为学生信息检索、文本图表处理、网络交流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②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成果导向教学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以软件为工具,提升其时间操作能力,如让学生使用Excel处理数据,或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和ERP软件、电子商务系统软件完成各项操作。③创新能力。基于成果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要求学生时刻拥有创新性思维,能够结合当前行业的最新进展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4]

2.分层组织教学

当学生入学之后,应当对学生进行纵向分层,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等级的学生为免修免考学生,他们已经达到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求,无须再次考试,可直接获得学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科技创新或竞赛活动,在后续的实践中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B等级的学生属于免修不免考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没有达到成果导向教学要求,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拓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C等级的学生属于“零基础”学生,他们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限,教师应当按照计算机基础横向分类的教学目标来组织学生完成学习。

在确定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应当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建议教师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和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为学生设置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训练项目,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作用,将成果导向教育与翻转课堂、微课结合,鼓励学生依靠网络平台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再利用网络资源探索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拓展自主发展空间。同时教师应当科学编写教材,按照成果导向需求,围绕课程目标,针对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整合MOS和BAP等计算机理论知识,为学生编写《MOS/BAP——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 2010》教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将理论内容与实际联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材教学内容。

(三)建立成果导向教学评价机制

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要求,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多元化梯次成果导向評价机制,提高课程目标任务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专业学习情况,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成果导向评价包含两方面内容,具体如下:①成果1。评价方式包含完成制订任务和学校组织统考,要求B级和C级学生都完成,学生需要参与模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毕业论文中完成格式排版。该部分成果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字处理与图表信息表达能力,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有效指导。②成果2。评价方式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和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所有等级的学生都能参加。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OBE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设定,将学科导向转为目标导向,教师团队应当组织学生参与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素养比赛、MOS比赛等,获得证书的学生可以免修本学年的计算机课程。基于多元化梯次成果导向课程评价机制,学校应联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展开考核,允许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统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确立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基于成果导向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分类设计,采用分类分层的组织教学方式,即分类设计教学目标,分层组织教学,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过程,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要求,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多元化梯次成果导向评价机制,提高课程目标任务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凤芹,李 瑛,韩秋枫.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于“三平台”的智慧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20(3):105-108.

[2]李 蓉,周维柏.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以应用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9(12):98-101.

[3]王艳洁,吴宏良.基于成果导向和翻转课堂的高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61-62.

[4]马金金.基于成果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设计[J].池州学院学报,2019,33(3):127-129.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成果导向大学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