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品质下高中英语教材中“Comprehending”分析

2020-12-23胡君霞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版块练习题思维能力

胡君霞

摘 要:現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Comprehending版块的问题设计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依据。文章以必修一教材为研究对象,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教材中的问题设计的类型及认知层次进行了统计,发现教材在思维训练方面主要以展示型问题为主,侧重对学生低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领悟课标,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去分析教材;以编写者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对Comprehending版块练习题进行二度开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Comprehending版块;问题设计;思维训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了学科的育人价值,第一次把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定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强调思维的逻辑性 、批判性和创新性。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就要摒弃“就题讲题”的机械练习,并研读教材,研习每道阅读练习题的设置意图,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Comprehending版块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其问题设置的类型及认知层次,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助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且科学地运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教材中Comprehending版块编排特点

(一)问题设置的类型

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有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展示型问题指教师根据文章中的事实性信息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的程度。参阅型问题指教师围绕文本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和语言知识进行提问,学生要结合个人知识和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型问题指在处理文本的最后阶段,教师提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拓展性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考,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解Comprehending版块问题的类型,笔者对其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表:

由表1可以看出,必修一教材中的阅读练习题以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表中的Make a timeline、Match、T or F和Summary以及部分的Q & A均属于展示型问题,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必需环节,通常在三类问题中所占比重较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记忆与理解的水平。表中的Explain问题如Explain in your own words what the writer means by the title“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以及部分的Q & A问题如Why do you think her feelings changed towards nature?  均属于参阅型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考查了根据文本信息与个人理解去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对文本语言信息进行吸收与内化的过程。评估型问题是围绕文本话题的拓展延伸, 对语言和思维要求较高,属于评价与创造的认知层次,如“Imagine you have to go into hiding like Anee and her family. What would you miss most ? Give your reasons.”。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这类问题,倾向于将教学精力集中在展示型问题上,这应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同时教师也不可一味追求评估型问题而使阅读重心偏离,要基于文本主题进行适当延伸,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而培养其思维品质。由分析结果可知,必修一教材中对这三类问题均有所涉及,编者重视对学生初级认知的训练,这符合高一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能为其后续高级认知的发展做铺垫。

(二)问题设置的认知层次

新课标中描述了思维品质培养的四个层面,即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归纳与建构和批判与创新。这个过程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认知过程相符合,其维度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为了解每道阅读练习题对学生认知层次的考查,笔者将其按照认知维度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2。

由表2 可以看出,约58%的练习题处于理解认知层次,这类练习题在教材中所占权重最大;分析认知层次和应用认知层次的练习题,分别占总练习题的16.6%和14%;6%的练习题达到了创造的认知层次;记忆与评价认知层次的练习题比例最小,且均为2.4%。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中 Comprehending版块练习题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是多层次的,对学生初级的和高级的认知思维能力均有所培养。但是,练习题侧重对学生理解层次思维的培养,在评价和创造的高级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对此现象有两种解释:一是教材的编写者会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要实现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必须以初级思维能力为基础,在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二是由于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大班授课,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一般会把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而评价与创造这类超越文本信息的认知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加之考试中也较少涉及这些方面,因此,教材的编写者会考虑到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同时编写思路会受一线教师意见的影响,所以在教材中就很少设置分析、评价和创新思维训练习题。另外,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不会真正地把高级思维训练纳入教学目标。

二、教学建议

(一)领悟课标,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观指的是教师对教材在课程与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教师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如何运用教材进行学习,即教材对教学所发挥的影响的观点。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应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多模态语篇,让学生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活动,力求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有机融入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既不能完全遵循教材的编排规划,也不能忽视教材和课标实施建议,避免以考试为中心,基于教学经验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需要领悟课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用审视的眼光来看教材中的每个问题对学生认知层次的考查,最大化地利用教材促进教与学。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领悟教材的素养能力,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适当的增加或改编。比如,Unit 1  Annes best friend的Comprehending版块中设置了4道题。第1题(连线配对题)和第2 题(问答题)均是基于文本信息,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第3题涉及记忆和理解的认知层次,第4题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分析可看出,问题设置由理解层次直接跨度到创造的认知层次,如果学生缺乏“思维脚手架”的支撑,高级思维就无法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问题设置。教师可以在第3个问题后适当地增加① Do you agree Annes diary was her best friend ? Why ? ② What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is kind of friendship? 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建立在学生理解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有依据地阐述自己独特观点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的培养。

(二)教材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教师作为教材二次建设者,要注重对教材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这里主要指横向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和纵向把握教材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设计者理念的不同,呈现的结构和内容也会略有差异。因此教师可借鉴其他版本的阅读练习题,根据学生水平,对教材中问题设置的认知层次进行适当的补充,促进学生高级认知思维的发展。纵向把握教材内容,首先就要求教师从宏观的视角,以新课标为纲领,以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导向来理解教材;其次,中观的角度指教师要清晰地把握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衔接性、关联性与整体性,明确各阶段学生认知思维培养的侧重点,促进其思维的有序发展;再次,微观的视角意味着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高阶思维练习题,这类题所占比例小,在教学中也容易被忽视。总之,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和中观的课程目标最后聚焦于微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三)以编写者的视角去理解教材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自2003年开始使用, 在当下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注重对教材的客观认识与调整。教师应体会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和理念,这样才能理解阅读练习题的设计意图,本着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对Comprehending版块练习题进行二度开发。“教材二度开发”不单是简单的教材内容的裁剪和拼接, 也不单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和调整,还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标题、插图、句子内部语法结构、段落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语篇信息挖掘其内在价值,参照Comprehending版块练习题,确保教学活动之间的有序性、教学目标之间的递进性以及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让学生在思维的运动中掌握语言,提高思维能力。

Comprehending版块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教师要分析问题设置的意图,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为导向,创造性地使用和開发教材,适当地增加高阶思维训练的问题,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停留于枯燥的符号上。

参考文献:

[1]朱永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类型及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3):30-32.

[2]兰春寿.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与思维品质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9):107-113.

[3]荆洪光.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析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思维训练设计[J].科技信息,2009(10):120-123.

[4]吴亮奎.我国教师的教材素养及其面临的时代要求[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4):58-63.

[5]冯启磊.教材理解: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必修课[J].中小学管理,2018(4):16-18.

[6]沈健美,林正范.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次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9):10-14.

猜你喜欢

版块练习题思维能力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培养思维能力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培养思维能力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拾起遗落在祖国版块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