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应为与可为

2020-12-23魏新艳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魏新艳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应为是明确课标的要求、厘清问题的类别。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目标缺失、思维主体地位丧失、思维过程消失等问题,文章从课堂提问之应为和可为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提问提供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教师在常态阅读教学中,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为“对话法”。笔者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应为、现状和可为三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目前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中目标缺失、思维主体地位丧失、思维过程消失等问题,提出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策略,希望能为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提问提供帮助。

一、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应为

(一)明确课标的要求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阅读教学建议和阅读评价中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和培养学生语言建构、思维训练、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素养。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创意的评价。

(二)厘清问题的类别

受国际阅读素养评估影响,语文学科测试中的阅读题比重加大,文本范例丰富,这意味着对阅读素养的重视。笔者就國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关于相关阅读素养测评框架的报告制成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阅读素养评价不仅关注阅读结果,还关注阅读的过程。评估的组成因素之间存在相对分明的层级关系,每一个层级之间都有必然的渐进关系。

表1最后一栏中的“层级提问”[2]是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提问模式。它的核心在于教师怎么指导学生成功地从字面阅读到达批判性阅读,最终达成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改变。这种形式将低阶思维和学生的聚合性思维、高阶思维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应,按照问题引发思考的认知程度的深浅,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不同的提问层级。

第一级:低级聚合型提问——指向记忆相关的讯息,检索文本内容。第二级:高级聚合型提问——指向运用了解、抒发、诠释、推论、比较、归纳等方式,表达文章中提及的相关信息。第三级:低级发散型提问——指向答疑时提供根据,或提出观点,或分析原因,或提出理由。第四级:高级发散型提问——指向有根据地进行创造性或批判性思考。

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解决,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理解课文,自主建构知识。

二、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现状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发现了课堂提问中的一些现象:一是教师“问”得过多,而学生无疑问;二是低层级的问题多,高层级的问题少。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可大致分为三类,即①碎片式的问题。教师问一个,学生答一个,问来问去只是文章内容的零碎信息。②指向含糊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什么都可以,思维得不到训练。③表述不具体的问题。问题看似很新颖,学生却不知道教师到底在问什么。

笔者听了一节随堂课,教学内容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分类总结如下: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了26个问题,其中低级聚合型提问18次,高级聚合型提问7次,低级发散型提问1次,没有高级发散型提问。这种教学,看似以问题为导向,其实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训练。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思维主体地位没有体现、思维过程没有呈现,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之可为

(一)按命题者要求提问

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提问,如何提问?像命题者那样提问。教师要提出的问题应属于高级思维问题,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1)高级聚合型提问,指向“运用”。营造与文章情境相适应的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低级发散型提问,指向“评鉴”。 指导学生欣赏关键词短语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欣赏文本语言的美,并提高对文本的品味,不但要引导学生评价文本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评价语言形式。

(3)高级发散型提问,指向“质疑创新”。阅读合理结论的路径通常始于问题,并伴随着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有策略地提出问题,训练批判性思维。

(二)向教材编者学习

教材当中出现的思考习题(其中包含有单元页、课前提示、课后思考习题、语文园地等信息)都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几经筛选而产生的,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便于教师学习提炼问题。

1.比对教材出现的思考练习,探寻提问重点

以《牧场之国》一课为例,通过比对人教课标版与统编版教材,探寻提问重点,详见表2。

通过表2对比发现,同样的文本,人教课标版与统编版教材安排的学段不同、课型不同,语文要素的落实按照学段目标、教学目标也发生转变;在思考练习的安排上训练重点不同,主要表现在体味荷兰牧场风景的动态和静态的美,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还要求学生选取一个情景仿写动态和静态的美,这是在理解课文品鉴语言的层次上,要求学生创新性地使用语言。教师只有根据目标设计问题,落实语文要素,才能在新教材老课文的教学中教出新意,教出实效。

2.迁移教材思考练习中的深层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迁移教材思考练习中的深层思维方式,参考“层级提问”系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进而形成新的“层级提问”模式。例如:

①深度分析文本和编者意图,了解学情。②不要以“教育谈话”代替学生的个性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碎片化”的问答方式,导致教师提出的问题含糊不清,学生怎样答都是正确的,无法训练思维。问题表达不具体,听起来好像很创新,学生却不知道教师到底在问什么。这些现状,已经深度地“污染”了阅读教学的“生态环境”。③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指向要清晰、直接,还须考虑阅读目标和文本类型。④在一堂课中按层级提出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形成思维链条,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起于思,思出于疑。要用精准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教师研究“层级提问”策略,实践“层级提问”模式,提出指向高层次思维水平的问题形成思维链条,做到精讲、精练兼顾不同的认知层次,既优化了阅读教学生态,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傅 萍.应用层级提问模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83-85.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