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线而成象形:诗写作的形式与意象

2020-12-23游以飘

诗歌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流线象形诗集

游以飘

写诗,是观照与呈现。我想应该是这样的,至少我相信如此,并且尝试着。那些心灵的律动、意识的波动,无不回应着外在的事物。写诗的人,推敲着文字,组合着词语,借此重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

《流线》出版于2016年,是我写诗30年第一本诗集,汇集了15岁至45岁的创作。在那漫长的时光里,从小学到大学,到教研职业的展开与深入,我与我的诗也在不断互动,相磨后相生,相生后相磨,交替承续着这样的关系。

在寻觅与追求诗性,在建构与重构风格的时候,绵延的多重的线条在流动着,让我逐渐认识到我的诗应该持有的企图与方向,应该注重语言、意象、声音三个元素。

年少时候注意文字雕琢,而后领悟语言其实比文字重要。文字显示表面,语言包含内面,诗应该进行提纯,再现文字当中的张力、语言背后更大的系统。意象无处不在,却也无所不藏,诗必须召唤、钩沉,对它们进行二度抽象化,一度是符征,二度是符旨。声音是詩的呼吁,在快慢、长短、轻重、动静、远近之间,经营宇宙万物的旋律。

然而,理性与感性的分界从不规则,宛如光影互相缠绕。偶尔在翻阅电脑页面注视信息时,或公交车拐角后驶入满地绿荫时,或阳光穿越窗扉流洒桌面时,或微风在长廊里遛弯时,或紫砂杯里红茶芬芳袅绕时,我的心思于是游荡,从整齐的理性疆域,到无垠的感性空间。在那空间里,天雷勾动了地火,心思飘忽成雨线,或者风。

那些时候,我又遇到了“游以飘”。

那是另一个自己。那个写诗多年的自己,那个一直钻研在文字与语言里的自己,那个率性恣意而情感更为深刻的自己,那个没有了他我将贫瘠如洗的自己。

梦不断在抛光打磨。介乎现实与虚构之间,诗一直在发生、进行着,构成了存在与不存在。诗的流线,折射了时间的颜色与声音。

《象形》出版于2020年,其中最早的一首写于2015年4月,最近的一首成于2018年5月。

就像一位魔术师那样,我让自己受缚于缰绳,看看能变出什么花样。也像一位修道人,封闭自己于密室,试试能练成什么能耐。所以在写诗的过程当中,制定了一些格式,在那些框架里,让意象激荡,词语张弛,观照后呈现。

其中一种格式,是诗的题目与第一行联通,整首两行一段,共八段。例如《六点》:

钟,昏黄转昏黑/房间,分针时针赶上秒针,绞断了光/能断定的是:一灯如豆。至于图像的几何学/颜色的符号学,该结合时序的数学/一点,二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真相的螺旋,无相的漩涡/早晨,启始事事庸碌,兜兜转转/黄昏,始启无所事事,也是转转兜兜/浮现的洞穴,消失的洞穴/考验你的魔术,从黑帽子拉出白兔,或苍鹰/蓝天的圆帽,碧海明珠,越过山岳的降落伞/蛮荒的鼓,城市的歌剧院,商场的旋转门/一切皆圆,但不是每一个每一时都是圆的/一颗骰子,旋转如球,静止如潘多拉的盒子/圆点,回头看自个的背影,辨识是否依然圆形/就像那房间,以及变成魔方的六点

另一种格式是两行一段,共九段。例如《无涯》:

止于你/之后是无边的黑森林,萤火虫,与芒花/暴烈,而速朽/一颗相思,万种风情,到处生长/越走越窄,锁骨在有涯的水湾/销魂在无涯/一面如镜的湖水/人形迸裂后,潜泳到远山重圆/星雨下了一千零一夜/芝麻开门后,等量齐观的金银珠宝/不如无量,无数的故事/等候重现,然后无限的变形/进入二次元,三次元/向四方延伸的不断想象的梦域/什么时候空气砌成房间/有你居住,迎接来访的过客/聊起/穿过你的无法自拔的时光

还有一种格式,整首33行连续不断。例如《提问》:

拎起一把雨花石,挥洒成花雨/投落那面顾着保持水平的湖水/一群不置可否的鲈鱼/拉扯银亮的丝线/争辩头与尾如何形成分流/分歧的问题,其实没道理/尚且断头的好处/是无头/足以减轻一身的重量/一生的包袱/抛弃于词语的水流/顺溜与滑溜于修辞的地貌/而且断尾,断在林海以外/呼唤不出异议的风声/就像雪原/钩沉不起存疑的足印/疑似地雷处处,却无处侦探/不断飞翔的犀鸟在追问什么/流浪的豆蔻与槟榔去向何方/拎不清的疑案/射不下的悬案/断不了的公案/黑的,白的,或者混浊的/好的,坏的/或者不好不坏的/好吗,好的,不好/对的,或者,不对/答案当然不在茫茫的风中/在时间凝固的战场/那些不得不提问的人们/必须负责清理/不留残篇断简/任何也不

这些形式的构建,让我不得不重新观照意象的调动,检阅语言的分量,尝试让诗在完成以后呈现新的声音,诗性获得新的生命。

诗集《象形》里的其他诗作,则不设置任何形式。由于在那些特定格式的诗里作了尝试,到了没有格式的诗写作时候,对于意象与文字的融合呈现,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取得新的认识。看起来似乎信马由缰、鹰飞九天,其实给词语赋予了别有意图的呈现。

在第二本诗集写作过程当中,认识了一些中国诗人,特别感恩。柏桦老师的逸乐妙趣,车前子老师的奇峻任性,泉子的禅心哲思,飞廉的古韵新意,与他们的交往,都让我获益良多。

2017年1月,柏桦老师来到南洋理工大学,任教一学期。几乎一周一次,我到他办公室找他,中午的阳光灿烂,从窗外洒落进来,他在安静地看书。我们走过长长的廊道,到人文学院边上的食堂去。他很快就适应了南洋的菜肴,喜欢向食堂那里的素食摊买一碟粿条炒面,另加三样菜,通常是豆腐干、蔬菜、煎鸡蛋。午餐后,我们回到办公室楼下,喝柠檬红茶,吃蛋糕,聊诗。这样的时刻,大概两小时之久,然后他会沿着湖边绿荫回到宿舍。

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诗意的。柏桦老师很健谈,不吝指教,让我对中国当代诗歌的了解更进一层。

第一本诗集《流线》在新加坡由光触媒出版,象征了我在新加坡生活的身份。第二本诗集《象形》,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希望跟中国的读者见面。

诗不断在发生,我让我的诗延绵,所以有了《流线》。我给我的诗赋予了形式与意象,让我的诗有了新的风格、新的内容,因此有了《象形》。

简·希尔菲尔德(Jane Hirshfield),是美国著名的诗人、评论家、翻译者。她2017年出版了Ten Windows: How Great Poems Transform the World (十个窗户:伟大的诗如何改变世界),其中一章探究诗给读者带来的各种惊喜:“艺术的亮点,是一块没有锈蚀的银。伟大艺术的特别力量之一,在于它能够解印自己的经验,不仅仅一次,而是多次。”

所有的好诗,回头率都是高的。我尝试写作我的诗,让读者有重读的兴趣,每一次阅读都带来不同经验与感觉,看到不同的层次与脉络。

猜你喜欢

流线象形诗集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图解趣味象形字
截句选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君儿的诗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