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堂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20-12-23李云芳
摘 要:伴随现代社会中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国家已经逐渐提出了有关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那就是在教学课堂中,已经将传统的教学活动逐渐地进行转型。这不仅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简单的教授知识以及传输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真正享受音乐与体验音乐,并且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将音乐这种特殊的美感表达出来,这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与内涵。另外,我们国家近年来在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教学,因为合作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出非常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率地学习。但是在我们国家有关中学音乐课堂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并非那么乐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所以说对我们国家部分地方中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开展同学合作教学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合作教学;有效性
一、合作教学的概念
关于“合作教学”这一教育理念的兴起,首先我们就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教育理念首先是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实践理论。另外,合作教学主要指的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合作交流学习,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互助合作,最终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同时老师以这个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定标准的教学新理论方法。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是合作小组的同学之间一起进行学习讨论,然后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的一种互助学习活动,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而小组之间短时高效地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是学习任务,而且也可以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树立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各个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立足社会或者是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中学音乐课堂中合作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其不仅是一种课堂新兴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为课堂的高效活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有效。但是,我们国家在部分中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如下这几方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即便是开展了合作教学,但是趋于形式主义,使得学生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并不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去合作。所以说其实学生本身对音乐上的学习就没有太大的兴趣,进而丧失了对于学习音乐过程中同学合作的兴趣,所以说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活动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另外,在部分中学中,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只把合作学习当作小组的一种学习形式,并没有什么其他活动,所以说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合作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同时也不喜欢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合作教学这一模式,也就进一步导致其合作教学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有关合作教学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模式的逐渐改革,国家已经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合作共存意识,同时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与细化,“合作”这一意识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助推因素,同时也成为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种良好素质。所以说教师在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融入现在的教学方法当中。所以说针对现在音乐课堂有关合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国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首先就是教师要在课堂过程中设置一些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學策略,灵活多变,进而使得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活动变得非常感兴趣,然后投入到合作活动中。还有,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就是一定要给学生布置恰当的合作内容,这样才可以摆脱学生滥用合作关系的这一问题,同时在合作之前,教师就应该向同学说清楚合作学习的实效作用与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从而让同学们对其有一个了解。不仅如此,还有就是一定要为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讨论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从中学习组员之间优秀的经验,同时也能从中获取一些知识。
教育体制改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教学。其实这个有效性主要指的就是能够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然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树立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能让学生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更加理解与融会贯通。还有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学习压力就比较大,所以说在初中阶段开展音乐课将会很好地为学生舒缓压力,从而使得学生身心愉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新型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将会更加有效地学习,进而也就提升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莉.浅谈如何构建新的有效音乐课堂:与时俱进,音教同行[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
[2]胡小菊.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33).
[3]李莉.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通俗歌曲,2016(1).
注:课题名称:初中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类别:2019年度白银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BY[2019]G407,此论文为白银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云芳(1987.06—),女,汉族,甘肃会宁人,本科,会宁县桃林中学任教,二级教师。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