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文本细读理论,让小说教学真实发生
2020-12-23杨海凤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在阅读小说时忽略其中的一些重要点,因此对作品的领悟不够深刻。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借鉴文本细读理论,引导学生在字词咀嚼中挖掘深层意义,在语言分析中体会人物形象,在拓展选文中体会行为源头,在填充空白中展开想象,在结合生活的基础上体会作品之美。这样的阅读体现了文本细读理论,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
【关键词】文本细读;小说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057-02
【本文著录格式】杨海凤.借鉴文本细读理论,让小说教学真实发生[J].课外语文,2020,19(34):57-58.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描写周围环境来展现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现象,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学样式,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小说作品,然而不少学生都只是带着猎奇的心理来阅读小说,只求读懂故事情节,并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导致他们对小说的理解不够深刻。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基于文本细读的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学者王崧舟是新一代课程教学语境下文本细读的代表,他提出文本细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文字读美了,读深了,读化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基于这一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小说语言的深刻性。
一、咀嚼字词,挖掘深层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文本细读的时候首先要把握住的就是对字词的深入理解,要引导学生抓住精彩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深挖下去,细细品味其中蕴藏的主旨。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玩味作品。
学习《祝福》时教师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字词展开探究,尝试挖掘其中隐藏的意味。例如从祥林嫂的名字入手展开分析:“祥林嫂的名字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叫她祥林嫂呢?”学生很快就从文章中找到了答案:“这是因为她是祥林的妻子,所以人们叫她祥林嫂。”学生发现从这个名字中也能看出女子是男子的附属物,所以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被人所知。此外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再次来到四叔家之后,人们为何还是叫她祥林嫂。这是学生常常忽略的地方,在教师的提醒下,他们发现:“镇上的人普遍认为女子应该从一而终,所以即使她现在已经改嫁过他人了,人们还是会叫她祥林嫂。”学生在这样的分析中发现从祥林嫂的名字中就能挖掘出作品的主旨,看到作者对封建伦理制度的批判。
不少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忽略那些看似寻常的词语,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细读的原理再将这些字词捡起来,进行深入挖掘。这样学生就能突破对文字表面的理解,进而深入到语言内部进行鉴赏品读,有助于学生深入解读作品的主旨。
二、揣摩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少学生虽然知道分析人物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展开分析,很多学生常常使用套路化的语言来概括人物形象。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借鉴文本细读的理论,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的语言,并挖掘字里行间的含义和内在价值,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鼓励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入手,探究人物形象。首先引导学生找出王熙凤等人物的语言描写,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思考在面对不同人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出现了怎样的差异,并思考从中有何领悟。如有学生重点分析了王熙凤的语言,提出:“王熙凤在对待林黛玉的时候,用了很多夸赞的话语,比如‘标致的人物之类的,这表示她知道林黛玉是老祖宗的外孙女,老祖宗十分喜欢林黛玉,所以她也要向老祖宗表示自己的立场。”还有学生找到了王熙凤对王夫人说的话,认为:“王熙凤强调了月钱的事情,这说明她十分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她所说的话也得到了王夫人和贾母的认可,认为她会办事。而且,在旁边的其他人听到了也会更清楚王熙凤在贾府掌握经济大权,不敢小看她。”結合对话进行分析,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王熙凤的形象。
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可以先从某些语言入手,鼓励学生思考这些语言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此后引导学生自主找出作品中的其他语言,尝试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在技巧层面有所突破,掌握探究人物形象的新方法。
三、拓展选文,追溯行为源头
由于不少小说都属于中长篇作品,所以课文在收录的时候只能选择其中的片段,教师要基于文本细读的思想,引导学生探究选文的特点,尝试拓展阅读,看看该作品的其他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揣摩编者选文的原因是什么。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探究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对作品的理解也更深刻。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展开分析,说说林黛玉见到了贾宝玉之后的行为表现是怎样的,并在拓展阅读中找到这种表现的源头。学生首先围绕课文进行总结,提出:“林黛玉先前只听过别人对贾宝玉的介绍,认为只是一个懵懂的顽童,但是看到了贾宝玉之后却觉得似曾相识,而且产生了想要探究其底细的想法。”在拓展阅读中,学生发现原来作者在前面已经设置下了伏笔,讲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一段渊源,所以两人才会有格外亲切的感觉。此后教师再鼓励学生继续拓展阅读,看看两人在日后的生活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人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发现整部小说都围绕两人的感情生活来写,同时展现了贾府的盛衰,他们对作品的写作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对比分析,这样能引导学生以课文作为基础,围绕其他作品进行举一反三的阅读。在此过程中,若要探究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学生也能有的放矢,找到行为的源头,进而增强理解。
四、填充空白,放飞想象
在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地方有留白,引导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这些留白处展开想象,尝试填补空白处。此后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考一下自己所填补的内容是否展现了作者的言外之意。这种填补的方式能让学生还原文本的原意,恰到好处地体会作品的点睛之笔。
在阅读《老人与海》时,学生读到最后,看到老人筋疲力尽地回到了自己的茅屋,都不禁感叹,此时教师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空白处:“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主要写的是老人的动作,展现了他一次次回望的场景,但是却并没有说老人此时想的是什么。那么,你能否展开想象,尝试补充这些空白处,体会一下老人此时的心情如何?”这使得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感受,认为:“老人回忆着和大鱼搏斗的场景,他觉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心和希望,在他的心中,大海就是自己的家,他在大海中能找到自己深爱的东西,他将大海看成自己的朋友。在老人看来,大鱼就是一个伟大的敌人,他最后为大鱼的死感到难过。”学生深入感悟,对人物的感受更深刻。
文本的空白处体现出了陌生化的效果,而文本细读的过程就是将这些陌生处还原,搞清楚作者创作文章的初衷是什么。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同时,这种学习方法运用了读写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提升语文能力。
五、欣赏美感,热爱生活
学者朱光潜认为美感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高层次要求,需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美学家的眼光去欣赏,尝试读懂、读深、读透,这样才能提升审美感悟。教师鼓励学生在结合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赏析作品,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中的美,对文章主旨的挖掘也能更进一步。
学习《老人与海》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深入体会老人的心情。“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曾经遇到过和老人类似的人呢?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呢?”学生认为:“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执着的人,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不会退缩,反而会给他们继续战斗的勇气。比如在肺炎期间,很多医生明明知道肺炎是一個可怕的对手,但是还是竭尽全力地想要挽救患者的生命,他们拼尽全力,永远都不会轻易地说放弃。”教师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并思考一下这句话给自己的感悟是什么。通过深入赏析,学生体会到了作品中蕴藏的人性美。
朱光潜认为:“深人所见之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之物者亦浅。”他认为生活中的小事情中也能悟出大道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行审美感悟,这样能进一步体会作品,感受美。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充分考虑到作者留有空白的地方,抓住文本中的细节作为关键点,展开深入赏析。通过对字、词、句、篇章的深入赏析,并融入对作者背景、历史环境和文学审美等方面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展开文本细读,能解开语言的表层,深入到小说的深处,真正理解作品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