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策略研究

2020-12-23赵峰

新一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阅读水平中学语文教学提高策略

赵峰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是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 然而, 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方法有很多种, 怎样的方法才是高效的, 这也是一个突出的难题。通过不断的探索, 教师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高效性方面多加思考和实践。要能够从阅读实践课程本身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释放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潜能。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水平;提高策略;

阅读课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 然而开展的效果高低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心理偏好等情况。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数、理、化学科习题和指导说明的理解, 直接关系到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学习, 甚至在这些科目中有些已经与语文学科形成“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因此,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那么要如何高效化地实现这些目标呢?笔者認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阅读训练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当前在实践了多年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之后, 我们都能够认同, 学生只有把内在的学习主体意识释放出来, 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 教师的教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他们的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 以及内心的热爱作为驱动力, 对于提升阅读水平来说, 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 不管我们采用了多少方法, 最后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在自主阅读中创设积极的条件, 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鼓励他们的独特见解。如我在《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 从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来看, 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小说就是要表现封建科举制度对以孔乙己为代表的读书人的毒害, 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有的说,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有的说, 孔乙己本身根本没意识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 他四体不勤, 自命清高, 思想保守, 像这样的人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有的说, 从当时民众的角度来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了, 对别人的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挖苦取笑, 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 作者要批判的就是这些麻木、无聊的看客……借此机会我也抓住这样的大好时机, 鼓励学生的主动发言, 并且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让本文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学生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为学习的主人, 他们是主动地参与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中去的, 这与传统的教学很不一样, 在传统教学中经常是教师把问题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 而学生所有的回答都是为了猜测教师将会说些什么。传统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

二、让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爱好,养成一种习惯

阅读是学习主体的一种, 主动的行为也是一种半自动化的行为,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 要充分的参与, 要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 在生活中付出更多的时间, 这样才能从量的积累到达质的改变。在语文方面, 成绩较好的学生, 大多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而且他们在幼儿园甚至小学的阶段都已经有了比较规律的阅读行为。从这些学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深厚的文化积淀, 他们宽阔的阅读视野, 这些都让他们在阅读行为中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感, 而且在成绩中也获得了更多的回报。

我们知道, 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 因此, 语文老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局限于教学生去解读一篇篇范文, 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于不同目的的阅读方法, 如精读与略读, 朗读与默读、速读等, 还要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等。同时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好, 基于有个性化的指导, 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显著体现, 逐渐地扩大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学生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快乐感之后, 他们的习惯也容易养成了。所以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好感、采用一系列的创新方法完成这一条。所以, 读书的目的可以比较多元, 读书的偏好也涉及各个领域, 这些都需要尊重。最重要的是, 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 学生们都能够找到自己所喜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 有了科学合理的引导, 学生才能够在阅读活动中, 较为持久地保持兴趣, 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提高有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不仅要阅读课内的各篇文章, 以及老师所安排的一些阅读资料, 同时在课外的阅读生活中, 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去拓展自己的阅读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仅要多, 而且要追求质量, 很多时候学生可以采用研究性阅读的方法。要丰富阅读的具体媒介, 阅读的界限不仅限于纸张阅读, 而且扩展到了电子阅读, 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从细节当中把一些零碎的知识挖掘出来, 让学生能够感受出在语文阅读活动中, 其实不仅仅是读懂意思, 了解大概的情节, 其中文章所用到的一些手法, 具体的写作策略等, 也是学生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中学生的阅读策略可以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 学生在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方面也可以不断地创新, 他们可以实现各种方法之间的巧妙结合。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增强学生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兴趣小组, 让学生们能够在小组中, 通过团队之间彼此的积极影响,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总之, 要有效开展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训练活动, 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在阅读训练的各个环节中, 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水平。在这样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 也强调合作的社会中,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也要注意合作化的阅读。

猜你喜欢

阅读水平中学语文教学提高策略
效益最大化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重视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素质教育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影响初中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