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2020-12-23杨玉荣华文山
杨玉荣 华文山
摘要: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肺功能分级情况规律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必要时加用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LAMA)吸入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分别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 d贴敷三伏贴,连续治疗3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次数、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肺功能(FEV1、FEV1%、FVC、FEV1/FVC)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有所提高(P<0.05),但治疗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VC(最大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但治疗组肺功能(FEV1、FEV1%、FVC、FEV1/FVC)水平涨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作次数,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发作次数;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1-0031-04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咯痰以及喘息等,且反复发作[1],由于长期反复发作,机体缺氧,致肺组织逐渐受损,后期易合并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严重临床不良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肺功能的降低或丧失,病情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不良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以及空气污染加重等,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西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治疗主要是戒烟、控制症状、改善机体缺氧及肺功能,主要予以吸氧、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4],必要时加用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LAMA)吸入治疗,由于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正确掌握药物装置使用方法、依从性差等多种因素,致患者往往不能坚持吸入药物治疗,致病情反复发作,临床疗效不满意。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夏季多处于临床缓解期,夏季由于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5]。中药穴位贴敷,是以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为指导,参照经络学说,将药物外用,敷贴在相应穴位上,刺激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益气活血、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本研究通过利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以探讨其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7月于本院治未病科康复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40例,年龄55~78岁,男18例,女2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49±5.65)岁,平均病程(10.82±3.45)a;治疗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67±9.17)岁,平均病程(6.45±2.15)a。2组的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6]及《内科学》[7]。中医诊断则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及《中医内科学》[9]中关于“肺胀”的诊断标准。(2)慢性支气管炎处于缓解期。(3)年龄:55~7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包括肺结核、尘肺、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等。(2)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3)合并精神异常以及认知障碍。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饮食、起居等健康指导,注意防寒保暖,嘱其尽量戒烟,尽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环境,低氧血症明显者,采取长期家庭氧疗等。对照组根据患者肺功能分级情况规律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必要时加用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LAMA)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药物组成:白芥子(炒),延胡索,细辛,甘遂,炙麻黄,丁香(按2:2:1:1:1:1比例配置),混合一起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取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定喘(双)、天突穴位,用胶布将类圆状药膏贴于穴位上,分别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 d贴敷三伏贴,每伏各贴药1次,每次贴约2~4 h,连敷3 a。贴敷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般取坐位,充分暴露穴位。贴药后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药片脱落或移位,并嘱患者忌辛辣、生冷以及油腻等食物[10]。
1.4 觀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次数、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肺功能变化。肺功能检测指标主要包括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VC(最大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1],显效:治疗后咳嗽、咯痰、气喘等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咳嗽、咯痰、气喘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发作次数未减少甚至增加。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方面选取(x±s)表示,检验方式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检验方式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对比 经治疗后,2组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次数均较前下降(P<0.05),但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外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6MWT)均较前提高(P<0.05),但治疗组水平涨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 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VC(最大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肺功能(FEV1、FEV1%、FVC、FEV1/FVC)水平涨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咳、痰、喘等三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典型临床特征,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由于长期反复发作,支气管痉挛,气道不通畅,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后期易致肺实质性损伤,合并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临床不良并发症,部分患者因严重肺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由于长期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需多次入院治疗,给整个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西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尽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机体缺氧及肺功能等为主,主要以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为主,由于担心激素的不良反应、经济承受能力有限、部分患者不能正确掌握药物装置使用方法等多种原因,致患者依从性差,往往不能坚持规范化吸入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并不满意,病情仍易反复发作[13]。
本病属祖国医学“肺胀”范畴,“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性,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标实,缓解期则表现为本虚。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伤肾,致肾不纳气,或肾阴受损,阴阳失调,虚火偏旺,灼伤津液,凝聚成痰,或肾阳亏损,温煦无权,阳虚水泛为饮,后期合并肺、脾、肾俱虚,津液不能正常运化,痰饮内生,“寒痰宿饮”是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根本内因[14]。就发病特点而言,冬季发病较多,夏季大多处于缓解期,虽然夏季病情相对稳定,但此时患者属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此时若能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及时调整患者脏腑阴阳,温补肺、脾、肾三脏之阳气,温阳化饮,散寒祛痰,祛除体内久寒之气,则可以使患者在冬季不发病或少发病,取“缓则治其本”之意,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态。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是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充分体现,三伏天为“夏之阳盛之时”[15],是温补阳气的最佳季节,夏季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荣卫通达,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便于药物吸收,属同气相求,可以充分激发体内经气,调整阴阳平衡,提高体内正气,祛体内邪气,以达到“治病求本,审证求因”的治疗目的。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病理因素是寒痰伏肺,依据“寒者热之”、“痰饮之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采用辛温、香燥之品穴位贴敷,以除肺中寒痰伏饮之邪。其中白芥子,性辛温,擅走窜,能散肺部寒气、温化寒痰、通利气机,善治 “皮里膜外之痰”;细辛能解表散寒、下气消痰、温肺化饮;延胡索能调畅气机,从而祛除伏痰停饮之邪;甘遂具有泻水逐饮之功效;炙麻黄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效;丁香具有温中散寒、温肾助阳之功效。并配以姜汁,既可加强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又可刺激腧穴发挥治疗效应。同时选取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定喘(双)、天突穴位。肺俞、脾俞、肾俞穴分别具有补肺、健脾、益肾的功效;定喘穴,具有利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天突穴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诸药配伍联合上述穴位贴敷治疗,共奏温肺化饮、补脾益肾、止咳平喘、利气通络之功效。
上述研究提示,治疗后2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VC(最大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肺功能(FEV1、FEV1%、FVC、FEV1/FVC)水平涨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提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能明显减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次数,提高6 min步行距离,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优势显著,疗效确切,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1-35.
[2]HOGG J C,CHU F,UTOKAPARCH S,et al.The nature of smallairway obstru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Engl J Med,2004,350(26):2645-2653.
[3]张小娥,张彩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及疾病经济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6):472-473.
[4]李建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110-111.
[5]文碧玲,周华,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2010,30(8):647-652.
[6]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43-1748.
[7]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8.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3.
[9]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88-96.
[10]王洋,张罗丹,尚芳,等.冬病夏治三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0):185-189.
[11]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2-85.
[12]段传皓.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學,2010.
[13]林士军,王桂杰,刘玉春.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J].医学综述,2006,12(21):1336-1338.
[14]马正.三伏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12):1872-1876.
[15]黄健忠.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30-32.
(收稿日期: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