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2020-12-23郭泗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道德与法治策略

郭泗华

【摘要】爱国主义是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 策略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祖国繁荣和进步的强大力量。在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与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世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跟紧形势变化,关注学生发展方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结合情境教学方法,继承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在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变及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时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为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基本要求,使学生养成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视频给学生营造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对爱国主义含义的理解,促进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教师先以升旗仪式作为教学的导入环节,升旗仪式是每一位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事情,但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升旗仪式的意义。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标志,代表着民族的个性和尊严,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人民经历8年的抗战时期夺取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升旗仪式提醒人们时刻将国家和当年英勇牺牲、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牢记心中,让爱国主义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不断前进奋斗。教师给学生普及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明确提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同时在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教师给学生播放以抗战为主题的纪录片,让学生在真实历史事件中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过程中的种种磨难,点燃学生内心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在情境中有更多的学习心得体会,让热爱祖國成为学生自然流露的情感和意识,强化学生于祖国的依存关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故土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让学生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学生的血肉之中。

二、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爱国主义演讲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体验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力和潜能。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演讲,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深度思考。

例如,在国庆节期间,教师可以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让学生进行《我爱我的国家》演讲,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学生在演讲中校结合历史的具体事件,最终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与感悟,采取轮流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发表自己的演讲。学生在此次演讲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参与兴趣,纷纷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总结感悟。在课前5分钟演讲中,有的学生谈到明清时期中国人民抗击倭寇,坚决维护领土主权的事件,明朝大将戚继光扫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爱自己的国家,就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学生在演讲中提到爱自己的国家就要有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行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形势一穷二白,但仍然有许多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不畏强权阻挡和迫害,毅然决然踏上归国之路,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等人用行动证明自身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新中国的向往与热爱,显示着作为中国人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热爱祖国就要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不仅表现在精神上,同时还表现在行动中。有的学生提到爱自己的国家就要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台湾问题一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块心病,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台独份子缺乏国家观念,试图将台湾从祖国中分裂出去的行为会被世人所唾弃,破坏国家统一注定要面临失败。教师在爱国主义教学中给学生课前演讲的机会,让学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意义,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是微小的存在,但只要我们有担当有责任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三、组织话题交流讨论,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中,可以给学生组织与国家有关的话题交流讨论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和伟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机会参与爱国主义话题的表达与聆听中,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有更加全面完善的认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构建高效的爱国主义教学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呈现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缤纷的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平台去交流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和心得感悟,有助于点燃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给学生讲述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件,在叙利亚战争中,一位被中国政府救助回国的中国公民在演讲中讲到战争的可怕,教师可以在给学生演讲中插播叙利亚战争的图片,由于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火纷飞的场景很难有真实的体验感,但当学生真正看到叙利亚战争中一片废墟、满地残骸的情景后,学生能够体会到演讲中的人在战争中的无助和惧怕。在面临生死时只有国家是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助中国公民的,在叙利亚的中国公民都被中国军队安全的护送回国,他们没有死在异国他乡,而是可以回到祖国和亲人团聚,此次经历使他们油然而生了爱国情感。在学生了解到这件真实事件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谈一谈自己对这次演讲的感触,给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多角度、全方面的去看待爱国主义这一话题。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认识到爱国不是一句苍白的表达,国家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也应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奋斗,感恩自己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举行爱国主义活动,寓爱国精神于实践中

教师在爱国主义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举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寓爱国主义精神于实践中,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养成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成为忠诚的爱国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生学习维护祖国统一这一课中,为使学生充分认识国家统一,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师从一国两制出发,给学生组织相映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以手抄报、征文的形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一国两制政策的看法。学生在爱国主义活动中将学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征文中学生将自己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一国两治取得的成功以及对当下台湾问题的看法进行总结,从学生个人角度思考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学生设计简洁美观的手抄报可以作为宣传反对国家分裂精神的载体,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设计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起到传递精神的作用,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反对国家分裂是爱国主义中的重要内容,实現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在当今世界的格局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作为有高尚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的人,应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的反对损害国家利益和尊严的事情。在不同时期下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组织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能够将学生打造为爱国主义精神到养成者和宣扬者,使学生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视为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五、结语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树立热爱祖国、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情感信念,使学生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学生牢记历史,畅想未来,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到日常实践活动中,平凡中彰显伟大,细微处发扬精神,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詹石宝.为学好国情内容支几招[J].考试周刊,2017,(90).

[2]冒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邵阳华.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7,(9).

[4]陈甜.新时期高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5]易淑伟.初中思想品德课国情教育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张君武.“中国梦”视野下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浅析[J].全国商情,2018,(39).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道德与法治策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Passage Four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