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
2020-12-23姚远
【摘要】顺应论在语用学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已经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顺应论的观点中,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动态化的选择。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选择语言策略和翻译策略,确保受众能够顺利理解文本内容。秦腔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是陕西特有的民间艺术,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结合戏剧翻译标准和顺应论的基本理论,对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填补我国在秦腔翻译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顺应论;秦腔戏剧;翻译
【作者简介】姚远(1990.0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育。
顺应论(Lingnistic Aclaption Fheory)最早由维什尔伦(Jef Versdhueren)于199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其实是一个不断动态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之间关联密切,密不可分。秦腔是起源于我国陕西的民间艺术形式,属于陕西特有的民间艺术,其起源于明代末年,于清朝兴盛,除了陕西之外,也在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广泛流传,和京剧、豫剧等艺术形式并行,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剧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秦腔兼收并蓄各家艺术特点,形成了音乐、舞蹈、戏曲和唱腔并重的较为完善的戏曲体系。进入20世纪以来,以秦腔为代表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出现了观众断层,而秦腔翻译是促使秦腔艺术走向海外、获取新受众的有效措施。然而我国对于秦腔的开发和保护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界关注度不高,所以本文将基于顺应论对秦腔翻译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戏剧翻译标准与顺应论
1.翻译标准。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戏剧的翻譯标准和普通文学作品是有所不同的,其翻译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1)重视舞台表演效果。对于戏剧翻译的第一标准——重视舞台表演效果,它是由著名导演、演员和翻译家英若诚先生所最早提出的,并且将其视为戏剧翻译的终极目标。绝大多数观众并不会成为一个读者,不会购买翻译剧本回家欣赏,所以在剧场、剧院欣赏演出仍然是戏剧欣赏的最直接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戏剧表演所具备的双向交流性、瞬间性需要翻译能够满足外语观众的欣赏需求,最为关键的就是获得原语言一样的感受。
(2)实现相应的视听体验。戏剧语言具有一定的诗意性特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语言的语音特征给予重视,例如节奏和韵律等等都对翻译提出了新的研究。老舍先生认为,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语言的风格不仅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要铿锵悦耳,让人产生欣赏的欲望,饱含着深刻含义的同时也要具备音乐性。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在自身受到启发的同时,也能获得享受艺术的快感。以英语为例,其语言节奏的实现要通过押韵、语调和重音的安排来实现,而汉语则是经由声调和停顿来实现。这一点上,英语与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3)尽量保留潜台词。潜台词就是说话者隐藏在话语中的真正意图,而剧本台词中就包含着动作语言。潜台词的表达手法较为多样,不仅有表情、手势,也有语调和语气等。虽然未必每一句台词中都包含对应的潜台词,但在戏剧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是一个重要的欣赏点,它可以给观众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回味空间,也可以让戏剧这门艺术的动作性得到体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潜台词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4)适应观众对戏剧文化的期待。戏剧的台词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并且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文化背景和历史元素,这一点在秦腔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在舞台表演中,一句台词稍纵即逝,而演员则不可能中断表演来进行注释和说明。很多翻译者在翻译中,都采用了文内融合这种形式,但该方式更容易让台词的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进行加注。秦腔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归化问题和异化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确保观众能够顺利接受台词中的内容。
2.顺应论。国际语用学会会长维什尔伦提出,从领域划分上来看,语用学并不能算作语言学的分支,而是一个功能性运用的概念。他在著作《理解语用学》(Understarding Pragmatics)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语言使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不断有意识或无意识选择的过程,不仅语言的内部因素会导致这些选择的发生,外部因素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人们在语言运用中能够作出选择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自身的变异性、商讨性以及顺应性。其中变异性就是语言自身具备的一系列可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就是指语言的选择并非完全机械地按照固定规则来进行;顺应性则表示语言使用者可以在语言运用时结合实际需求,在不同的语言项目中作出相应的选择,以适应交际需求。语言的顺应性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语境、结构、动态过程和意识的凸显性,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语言和结构,由此二者又形成了动态性。
二、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
基于顺应论理论,语言的顺应性和一切行为都有所关联。翻译这项语言活动是有动机、有目的的,所以从本质上看,翻译的过程也是顺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不断进行选择,在符合文意的基础上,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秦腔作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之一,其与社会文化背景和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下面结合顺应论的具体指导原则,基于上述两个角度,探讨其在秦腔翻译中的运用。
1.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等,这些元素都可以折射出某个特定认知环境下的语境。只要世界上存在着国家和民族,就无法避免地产生文化差异,这也会给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很多西方观众而言,秦腔艺术是非常陌生的,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语音的陌生和语符的陌生。在戏剧艺术中,语音的表现主要是经过韵律节奏、语言用词来实现的,而秦腔在演唱时需要打破传统唱腔,应用新颖的节奏韵律。所以译者在秦腔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的变化,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法来进行翻译。举例来说,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如果选择意译,无疑需要注释和补充大量的内容,但仍难以概括其中的具体含义,所以将其简单地音译为“sheng、dan、jing、chou”则更加简便;而勾脸八法“洗、抹、揉、勾、勒、意、粘、挂”,则应当采用意译的形式,用“wash、smear、rub、delineate、tighten、addacrowning、glue、hang”等词汇进行表述,从而让英语单词原本复杂的模式得以改观,让其更加朗朗上口。
在秦腔表演过程中,演员表演风格的建立离不开语符陌生化和象征符号。针对语符陌生化这个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争论。有人认为,“可表演性”是最为重要的,要在舞台上实现秦腔的表演;也有的学者认为,秦腔的翻译要更加贴合于原文本,所以如果有必要,可以将翻译作品与舞台表演分离开来。对此,笔者认为,秦腔的翻译是不能脱离舞台表演的,在满足于舞台表演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忠于作品本身。举例来说,《杨门女将》这一作品中,有句台词为“鼓锤敲烂无将官。往日里讨封赏满朝笏板,今日里点将帅噤若寒蝉”,我们这样翻译:No one responds to the drumroll for officers.On usual days,many hands were gathered for largess.Today,they all shrink back to elude the risks.
其中,对于部分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以写实方法进行翻译,从而很好地突出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同时更有利于保留秦腔的地方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之下的语言符号、语义再现程度都存在一定区别,因而如何把握不同象征符号的语义表达成为秦腔翻译的关键。
2.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翻譯是一项有目的的语言活动,一篇好的译文,应该让受众和读者更直接地接受并理解,这样才能实现译文的价值。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读者有一定的了解,充分理解其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在正常情况下,翻译之前,译者需要对自己的受众进行设想,确定认知背景、预期审美等。如果目标读者懂得多,也可以为译者省去精力去另作解释。所以为了更充分地实现作者意图的传达,译者需要采用灵活措施,变化翻译策略,让译文更好地贴合读者的审美需求。秦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点尤为关键。
为了更好地向观众和读者传达信息,实现读者的审美期待,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实际感受,更要设身处地地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是否可以领会其中的意境。举例来说,《西湖遗恨》中有这样的台词:
夜沉沉意恹恹更深漏响,孤单单哀凄凄寸断柔肠。
昨日相伴情无限,今日各一方。
可以将其翻译为:Night, dark, deep, and dead. I, alone, lonely, and sad.
A merry couple we were yesterday. But now we are taken apart.
这个场景之中,女主角李慧娘被强行带到贾府中,面对的是每日的逼婚,这样的不安之情融合着对亲人的思念,从而让她夜不能寐。在唱词中,首先通过场景的刻画和描写来将观众引入情境,体会李慧娘内心的凄凉之感,而译文则是用几个单词进行概括,尽量采用单音节词,实现押韵,同时描写了黑夜、深邃和死亡的场景,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让读者和观众体会到主角悲惨的境遇。而第二句则连用lonely和alone,凸显孤寂哀愁。后两句的描写中采用了倒装的形式,先写出了一对情侣之间的幸福快乐,之后转折,重复主语we,不仅可以和前文实现对照,而且更有助于拉长唱音。
三、总结
本文中,我们从社会文化环境、语言结构以及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入手,对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但是作为语言使用的重要理论依据,顺应论应当更多地突出使用语言过程中的动态选择,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更加灵活地对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选择。在剧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作进行通读,在此基础上才能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更好地向读者传达作者的意图,这也是保证秦腔剧本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秦腔翻译工作,更好地传递、推广秦腔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庆明,刘冰琳.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域下秦腔翻译的多重互动性研究——以《杨门女将》为例[J].外语教学,2016,v.37;No.178 (02):105-108.
[2]王云刚.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秦腔翻译的实践指导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1):240-242.
[3]关长平,文倩.陌生化视角下的秦腔翻译研究[J].戏剧之家,2017, 000(006):8-9.
[4]辛春晖.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标准[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焦帅.从动态顺应的视角看戏剧翻译——以《茶馆》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110-112.
[6]张风梅.戏剧翻译的顺应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