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真,一场有计划的软着陆

2020-12-23朱秋雨

南风窗 2020年26期
关键词:理塘县理塘丁真

朱秋雨

“你不用去找世界,世界会冲你而来。”

过去的一个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20岁小伙丁真红透了网络。这个汉语不太好、在家放牧的藏族小伙,只因为他清澈的眼神和原生态的笑容,俘获了流量时代最多的注意。

丁真的粉丝强调他的稀缺:“孩子太可爱了”“我儿子好纯真”。连丁真在镜头前直播写汉字,一笔一画地照抄身旁的小抄,屏幕前也瞬间冒出无数条留言,“太努力了”“宝贝很棒了”。

签下了丁真的国企—理塘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理塘文旅)总经理杜冬对南风窗记者感叹:“小孩的运气真是好到爆,这个无法解释。”

丁真的火爆让他背后的县城理塘突然闯入大众视野。这座位于318国道上,没有机场的四川第二大县城,过去仅仅是川藏线爱好者的中途停歇站。不过,以丁真的走红为契机,当地政府也想与他一起接着上天赏赐的那碗饭。

12月1日我来到理塘时,丁真也刚从成都返回理塘,身边围着密不透风的工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有人指引粉丝,有人彩排预演,有人负责接洽媒体。一场关于丁真拆包裹的直播正在全力准备。

12月3日晚,距直播开始只剩5分钟时,理塘文旅副总经理高小平还在大声地告诉在场人员:“书和礼物要分开,不然很容易招黑的。”他担心拆了礼物会让粉丝心里不平衡。随后,他将身子靠在沙发上:“为了这事,我已经几天没睡觉了。”

直播前1分钟,高小平还在对着台本练:“我是丁真,我在理塘等你们。”

目睹这一幕时,我开始明白,丁真的故事为什么会发生在理塘县。如同杜冬所说,“还有更多的事情在促成”。

“怎么就是他呢?”

理塘的空气是慢的。牦牛与马悠悠地低头吃草,天上的云连着还未大面积积雪的山脉,一切仿佛在动,也仿佛静止。

县城街上的人也不着急,无论是身披藏袍、脚踩雪地靴的当地人,还是因高原空气稀薄而呼吸困难的游客,都走得缓慢。

在这样一座平均海拔4300米的“县城”,出了一位网络上的“顶级流量”。城外的人为他担心人生前途,念着他的马儿珍珠,在屏幕前等着他的新鲜“物料”—一切与他相关的采访、视频、Vlog、路人偶遇图……他真的成了明星。城内的人还看不明白。问到丁真时,有人点头,有人则不断摇头。

一个大致的规律是,住在县城边缘的人,不清楚丁真为何人。一位带着三个孩子的小卖部老板娘很热心地张罗着买卖,但听到丁真的名字时,她愣住了,问道:“清真?你说‘清真?”

待她再听清楚时,脸上已经堆满了腼腆的笑容。

“我不认识。你想找他啊?我找人帮你问问。”

县城中心的人更靠近时尚前沿。“理塘县的‘网红”,他们都这样称呼他。

丁真的火热,带来的是直线增长的游客,这是以往任何一年都没有过的现象。过去,冬季高原气温低,理塘人自己也知道,没有人要来。很多餐馆和酒店也早早用关门大吉来回应冷淡的行情。

而现在,路上的出租车变成了“香饽饽”,很多时候站在路边等上10分钟,也拦不到一辆亮着“空车”标志的蓝色的士。

更多时候,以游客模样走在街上,总有身着皮夹克、一头卷发的康巴漢子会问,“拼车去成都吗?”“去稻城亚丁吗?”

这样的揽客手段,在不少小县城都会存在,不足为奇。不过现在,康巴汉子们会提供多一个选项:“想去丁真的家乡吗?”

丁真的火热,带来的是直线增长的游客,这是以往任何一年都没有过的现象。

丁真家所在的格聂神山,离理塘县城还有180多公里。所以,有车的人会告诉你,去一趟来回包车,要700元。

“今天早上还送走了两批客人。”送我的师傅这样说。

话音刚落,师傅的身旁被推来一个人,“呐,他是丁真的表弟”,有人介绍眼前身着白色毛衣、黑色毛绒外套的男人。身边的康巴汉子问起来:“你知道丁真在哪里吗?”连“表弟”也摇了摇头,他说不清楚。

本地人也搞不清楚他的走红。丁真不符合藏族人的审美。“真正的康巴汉子,是个子高、身材很魁梧的。”

“怎么就是他呢?”师傅踩了一脚油门,冲过了黄灯。

“表弟”倒是用了很通俗的话解释道,因为他命好。“这就是我们藏族人说的‘命,谁也想不来的。”

一张名片

热闹与冷清,不解与狂热都是相对的。本地人还没想明白的,在县政府大力打造的仁康古街,一切似乎又有了答案。

扛着三脚架与摄影机的人,在这条不足千米长的街上来回穿梭。想用镜头记录丁真的动态,是不被允许的。倘若得知拍摄者是媒体人员,工作人员会以礼貌的态度告知:“丁真目前不接受采访”“不要拍他的视频”。

理塘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叶毅仁对南风窗表示,“丁真这个IP,不仅代表他个人,还代表着理塘的文化,所以我们首先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保护他。”就连文化旅游局单位内部人员,未经允许也不能拍摄任何关于丁真的视频。

不过,找到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签下丁真的理塘文旅位于仁康古街的第一间店铺,外边显眼的招牌写着“游客招待中心”。慕名而来的粉丝会到这里询问:“丁真今天会出现吗?”

大多数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模棱两可的。但粉丝很聪明,知道丁真在这栋三层高的藏式建筑上班,他们就在这儿守着。

从辽宁沈阳专程飞到成都,再自驾游来到理塘的曲强,带着妻子一起,就为了满足她一睹丁真的愿望。

来理塘的第二天,曲强与妻子就见到了丁真。早晨7点两人先到游客中心蹲点,再时刻留意社交网络的动态,上午10点,得知丁真在仓央嘉措博物馆做直播,二人到馆外等,11点便排队上楼与丁真合上了影。

曲强已经不记得妻子到底对着丁真说了几次“要好好照顾自己”,成功合影后的半小时,她的脸上还挂着少女般的春风满面,拉着曲强在博物馆旁的小路上反复拍短视频,仿佛得到了全世界。

“丁真”效应引起的涟漪,让仁康古街再度火热起来。这条不足千米长的巷子,因七世达赖喇嘛诞生地而得名,又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句平添几分浪漫,是理塘县政府重点打造的4A级景区。

理塘文旅签下丁真担任“旅游形象大使”后,当地宣传部及旅投公司均对外表示,丁真今后将在仁康古街附近上班活动,欢迎人们前来游玩。

前来追丁真的人,习惯每日清晨起床先到仁康古街上转。走过一次两次后,他们清楚,即使绕远路,沿路也要走顺时针,那是藏传佛教朝拜、转经、参观的方向。走进藏屋人家大门时,要自动弯腰低头—藏屋门框设计矮,低头是对主人的尊重。

杜冬也希望,丁真产生的流量效应,最终能转化成为公众对理塘县及其背后文化的关注。他把这称为“软着陆”。

“热度是一定会过去的。我们希望能实现网红的软着陆,不要瘪地摔到地上去,这样不太好。”他说。

理塘加速

對于丁真的走红,理塘县普通话协会成员洛绒表现得很自信:“理塘县有一堆像他一样长相的少年。如果不是这个‘丁真火,一定会有其他人火。”

洛绒的底气是,文化旅游业是理塘县近年几乎举全县之力发展的产业。洛绒自身职业是特警,业余时间,他会到藏族人家处教普通话,也会当梵音博物馆的讲解员。

杜冬证实,在理塘县,当地居民身兼多职,投入旅游业的人很多。“最多的一户人家,打了5份工。早上做完保洁等工作,晚上就去景区当讲解,递茶水,开民宿。”

杜冬也希望,丁真产生的流量效应,最终能转化成为公众对理塘县及其背后文化的关注。他把这称为“软着陆”。

曾在上海当白领,后去拉萨当了记者的杜冬,则是受邀于理塘县政府,于 2018年9月加入到理塘文旅,主抓文化。他想要在文化上做更深层次的挖掘,拉萨无法满足他。而后者则明确提出,将围绕“一山一镇一湿地”核心景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巧合的是,这其中的“一山”,即为丁真家所在的格聂神山,“一镇”又恰好为丁真如今上班的仁康古街所在小镇—勒通古镇。

2018年10月,杜冬去到后发现,政府投入8000万元打造的古镇,虽然获评4A级景区,但无论是在文化发掘、文化采用还是审美上,均存在提高的空间。而文旅服务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一个有着高效现代企业制度的文旅企业。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杜冬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公司有超过80%的员工从未坐过飞机去外地。为了让他们出门“看看世界”,组织员工去北上广等城市参与培训,是这两年来他们重点做的事。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当地的最大卖点。尽管公开考证显示他从未到过理塘,但他留下的一首“天空中洁白的仙鹤,请将你的双翅借我,我不往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足以让当地发掘够多的文化符号。

在千里之外守候在屏幕前的人也突然发现,理塘有诗人仓央嘉措。在受访时,丁真会用藏语唱仓央嘉措的情歌,在仓央嘉措博物馆书房直播拆礼物。仓央嘉措博物馆甚至会在社交媒体上出面澄清有关丁真事宜。

杜冬认为,因为丁真,理塘县一切都被加速了。

据杜冬透露,加速前进的理塘文旅还没来得及出明年的具体规划,只能先在热潮时站稳脚跟。

丁真的火,还带动了身边的人。最早被公众熟知的是丁真的老板杜冬。他在大学期间即为理塘县公众号做运营,后又为心爱的理塘姑娘写下书籍《康巴情书》。网友们习惯叫他冬冬,喜欢到他的微博底下留言,为打造丁真出主意。

12月3日丁真的首场快手直播,让理塘文旅副总高小平也火了。在满是包裹的书房,丁真拆着一本本粉丝们寄的书,高小平则在后方讲解书籍,引来笑声不断。有人开始在留言处呼吁,“高总出镜吧”,而后这样的留言喷涌而出。

“没有人会嫉妒他。”洛绒说,“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只会为他祈福。”

高小平是理塘县人,身上有着当地基层干部的果断劲儿。他天生腿脚残疾,从西南财经大学法学硕士毕业,2010年进入理塘县政府工作,还担任过县残联主任。于是,有人认为,丁真火热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干部为此的付出。

了解完丁真,人们才逐渐发现,理塘这个小地方藏龙卧虎,能吸纳过客,也能留下本地人。

绝大多数在外求学的孩子都会选择回到理塘。他们告知的原因都很相似:自己的家乡还未理解透彻,就去了别的地方,“这样不太好”。

理塘95%的人口为藏族人,集体意识强,尊重领袖,这样的民族特性天生能承载住丁真的火热。

叶毅仁形容,“这里的村长、领导在当地很有权威,只要是他们号召干的事,立刻有千家万户出来响应,没人会有怨言。领导力绝非外界能想象的”。

所以,有了丁真的流量,当地群起而发展旅游的势头必定愈盛。这是一种独特的理塘气质,并非刻意营造或者组织动员可以做到的。

洛绒也曾提供过一个细节。

丁真火了后,他总会接收到一些人的提问:“丁真这个不算帅的小伙子红了,你们会不会嫉妒啊?”

“没有人会嫉妒他。”洛绒说,“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只会为他祈福。”

猜你喜欢

理塘县理塘丁真
理塘札记
基于PRAC法则的理塘抖音短视频营销策略研究
从“丁真走红”谈脱贫攻坚新路径
拒绝恶意抢注“丁真”商标
编辑部的丁真
丁真:网红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知道自己怎么红的”丁真接受央视采访
川西甘孜-理塘结合带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
“世界高城” 有了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