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0-12-23尤宝兰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尤宝兰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结合初中生学习的特点做好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发展自身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并从概念的界定及其在数学与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面进行了描述。

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数学教学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能力做好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不断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推理、计算、分析、整合等多方面能力,不断培养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 培养计算能力,夯实数学基础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在数学指导过程中应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角度进行培养,夯实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做好計算能力的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在不同计算题型中都可以有所收获,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计算需求。

以《整式的加减》为例,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在第三章开始接触代数式、整式的内容,接触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在整式的加减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规律,并将所学内容与整式加减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将以往学习的加减法、代数式等内容进行构建,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如2axby和5a2b3是同类项,那么求3y3-4x3y-4y2+2x3y的值,学生在刚刚接触到这一内容时很难找到前后两个式子的计算逻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按照同类项计算的方式进行计算的推理,首先将第一个式子进行分析,找出同类项并结合同类项的定义分析x和y的值,然后在对后一个式子进行简化,将x和y带入3y3-4x3y-4y2+2x3y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学会分析计算的逻辑,提升学生数学结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帮助学生快速完成数学计算的过程,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在计算过程中找到计算的逻辑性和简便算法,学会用思维逻辑去解题,用思维对题型内容进行计算剖析,提升计算的速度。

二、 培养思维能力,提升解题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技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数学思维,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切实做好学生数学解题质量的提升,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平行线的判定》为例,平行线的判定需要学生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基于平行线的判定一般是重应用轻推理,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平行线判定定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判定进行推理,导致学生平行线判定方面问题频出,在解题过程中无法将平行线与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这一类的已知条件忽略,解题质量和速度明显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定理的推理,从思维逻辑上强化推理的内容,通过判定定理的证明和推导的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提升学生数学解题的质量。总的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解题和思考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三、 发展空间能力,实现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空间能力做好数形结合应用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数形结合既是数学解题的方法也是数学解题的一种逻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数字对应关系与图形进行有效的构建,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做好数形结合的应用,通过具体数学内容的方式做好数形结合的渗透,培养学生空间感,体现数形结合的价值。

以《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函数与图像进行联系,通过描点+画线的方式快速完成函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形的关系。以y=3x+2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按照函数图像的性质进行设计,首先,从一次函数入手,从一次函数中找出对应的点,如(2,8)、(0,2)、(-2,-4)等几个点,然后在直角坐标系进行标记,其次,将点位用直线进行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一次函数图像的内容。最后,在作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点位越多图像的直线越“直”,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一次函数,通过寻找3个点、5个点、8个点等多个点位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精细化,同时让学生思考只有两个点是否可以画出以此函数的图像,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师在数形结合的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图形构建能力,结合初中生数学学科素养对空间能力的要求进行构建,为学生后续学习圆、方程和其他数形结合的内容奠定学习的基础。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