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研究

2020-12-23丁艺真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那就是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适应终身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培养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基于核心素养去进行学科内容的学习。而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起点,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接下来,文章将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等因素,其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都相对欠缺,所以在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困难,特别是像平行四边形这类几何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去开展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活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教学的时候,还在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平行四边形定义和定理的形成过程教学,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题目练习,使得教学氛围枯燥且呆板,学生学习起来也异常的辛苦和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进行平行四边形教学时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思维、数学符号意识以及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模型思想、应用和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是极其重要的。下面笔者将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立足于学情,把握学生起点

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始的起点,无论是进行什么教学,想要切实有效,都必须挖掘和利用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这里所说的经验既有学生的认知经验,也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初中时期,学生因为其年龄特征,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欠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对学生具体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平行四边形学习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二、 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力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将课堂教学搞得非常的枯燥且严肃,教师先讲解定义或定理,然后再让学生做练习,这样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原本抽象的知识内容,依旧是抽象的,不利学生直观想象力的培养。而情境教学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连接,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让平行四边形学习变得高效。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1)”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确的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寻找他们所熟悉的图形,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紧接着为学生出示以下花园图,里面已经种了三棵树,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现在学校又多买了一棵树,想要让这棵树种进去后花园里的树可以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将这棵树种在哪里?最后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有效的生活情境,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们都踊跃地参与到了如何种树的探索当中,而且有了实际的情境之后,学生在脑海中构思时就有了参考的模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进行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在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新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所以,作为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时,应该适当的设计一些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始后,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再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所探索到的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升华,让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2)”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定理,首先,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其次,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问题“有一位年迈的老人,辛苦了一生终于得到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在他去世之前,他将这块平行四边形土地的两条对角线连接得出四块三角形土地,分给了他的四个儿子,但是当他的儿子们看到这块土地时都觉得自己的那块最小,现在需要大家帮忙分析一下,这样分配是否合理。”再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索学习。最后,教师再让每一个小组都派出一个代表来说一说探索的结果,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所设计的问题,不仅要具备探索性,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探索学习不会沦为空谈,让学生的数学推理以及数学建模能力得以提升。

四、 编制跟踪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内容,作为教师应该讲解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后,为学生编制跟踪练习,在编制跟踪练习时,教师应该重视练习题的系统性,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做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这样同一类型題即便题目变形,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编制练习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BD的延长线上,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去进行练习。然后在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教师要逐渐去提高题目难度,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去进行练习,从而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出做题技巧,这样学生在今后遇到有关平行四边判定的问题,无论题目如何变形,学生都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

五、 创新总结评价,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时,对最后的总结评价也应该给予重视,对所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定义等基础知识,平行四边形解题基本方法,以及数学思想进行总结,同时还要为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价值、研究角度以及经验,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让数学教学更加高效。例如,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性质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点问题,“通过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学到哪些知识点?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有哪些认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猜一猜在学完这部分内容之后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研究内容?会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然后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从而将这部分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研究路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需要教师先详细的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实践,把握好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起点;然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创新最后阶段的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一来,才能使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平行四边形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凌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学探究——以同题异构课“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为例[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9(6):45-47.

[2]衣晓蕾.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18.1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9(4):26-28.

[3]蒋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几何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8).

[4]杨长久,武秀华,孙丽媛.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磨课历程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8.

[5]景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提升学生学习力——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7(11):99.

[6]陈思怡.培养学生数學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9(10):30-32.

作者简介:

丁艺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