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的审视与防范策略探究
2020-12-23杨雪
摘 要:众所周知,安全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没有了安全,什么事都无法正常进行,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农村地区很多中小学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以及平时的爱护和保护,只能寄希望于校园给予他们庇护。但是多年以来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导致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已经给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育带来严重的威胁。此外,农村教育和农村建设是我国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农村教育同时又是实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的,校园安全是基础和前提条件。最近几年,校园安全逐渐成了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各种校园安全事故更是牵动了每个社会成员以及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敏感神经,尤其是的在一些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成了当今校园发展和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文章就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的审视与规范做以下探究。
关键词:校园安全;农村中小学;审视与规范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安全也逐渐成了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整个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颁布了《美国校园安全守卫法令》,在第二年又紧接着发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法》以及《校园、社区禁毒法以及安全法》等,之后的日本、俄罗斯以及德国等国家也随之颁布《校园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当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也相继颁发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效地减少了校园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率。但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不断发生,根据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现实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學校安全管理机制不到位,很多管理制度只是停留在空洞的条文上,并没有起到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其次是经济情况对安全问题的制约,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经常发生也跟农村地区学校的气候条件和地广人稀的人文环境有关,有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气候恶劣造成安全问题,隐患重重。最后是学生以及教育者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感差。
二、 农村地区校园安全常见的几点类型
校园安全除了自然灾害中的地震、洪水以及火山之外,其他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安全事故和校外安全事故者两类。校内安全事故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危房、火灾、事物中度、意外伤害、拥挤踩踏、摔伤、打架等突发威胁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事件。而校外安全事故指的是交通事故或者校园周边安全隐患以及大型活动事故等。由于农村地区学校较为分散,并且一些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较远,再加上基础社会和条件的影响,走读和寄宿共存,还有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差等因素。因此,到时农村校园安全事故率远远高于城镇地区。因此,农村中小学要认识到这一点,预防校内安全事故的出现,比如事物中度、各类意外伤害以及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还要对校外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自觉抵制一些不良诱惑。从而降低农村中小学校内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 农村地区中小学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
同归对最近几年的全国各类中小学安全事故调查发现,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于农村。和城镇中小学相比,农村地区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城镇学校,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明显高于城镇地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少、社会安全度较低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再加上农村地区安全教育状态和社会安全度较城市相比相差较多,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是不发达的地区教师的安全储备意识欠缺,更别说开展安全教育了。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寄宿学校,这些学校地处偏远,大部分在乡下,教师和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在应对安全事故方面缺少相应的知识和培训,所以导致遇到一些安全事故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不仅如此,一些学校经常把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安排给其他学科,这也是影响学生安全意识形成的原因。同时,农村地区校园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还包括了防护技术的落后、家庭安全教育的欠缺以及学生身体状况不佳和精神状况不佳等因素,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安全保障和防护技术的落后自己家庭安全教育的欠缺。比如,城镇校园的监控系统和安防系统、校方系统等相对完善,但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园内这些防护技术力度就有很大的欠缺,大部分中农村中小学的校园配备率较低,甚至一些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还没有监控系统。再加上最近几年某些领域道德的确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贫困和封建迷信以及黄赌毒现象的泛滥,因此导致农村文化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农村学校周围出现了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一些不良商家传播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信息,严重危害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中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欠缺,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很容易被这些不良因素影响,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校园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四、 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的预防策略
(一)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学校管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且校园安全管理千头万绪。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校园安全,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的提升,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才会得到质的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不断落实,安全管理的力度不断地加强,学校的安全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此外,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制度,只有校园安全管理者提高了安全认识,按照安全制度开展工作,学校的安全工作才会转被动为主动,形成校园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的齐抓共管局面。
以运动伤害造成的安全问题为例,运动伤害是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由于课程的性质所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比如学生的擦伤、轻伤等。这是因为学校和学生活动安排方式不当,和农村地区学校没有天气对学生安全影响的安全意识造成的伤害性事故。农村地区中小学这类安全问题最为常见,因此,学校管理者就要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时,严格规范管理。体育教师尽职尽责,按照体育课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天气不好时尽量避免课外体育活动。
(二)提升家庭安全教育,转变学校安全管理方式
家庭的安全教育和学校的安全教育,都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安全水平提升的重要教育途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重视家庭的安全教育是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教育时,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家庭作为学生安全问题教育的主阵地。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更加的耐心,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导他们如何避免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校园安全教育的方式也要有所突破,要改变灌输式传统安全教育理论,更多地采用技能实践演练和普及教育等活动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安全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例如,交通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问题,交通安全事故是造成学生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学校安全工作最大的拦路虎,一直是学校安全管理者和家长所担忧的最大隐患。提升家庭安全意识,转变安全管理方式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这类安全问题普及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孩子出现安全问题,对孩子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火灾、洪水、地震都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問题所应该考虑的部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安全问题教育时要转变安全管理方式,多举办一些火灾逃生、防震演练等安全教育演练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
(三)健全校园安全法规
农村地区中小学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校园安全法规的缺失。在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园中安全法规根本不起作用,虽然关于中小学学生校园安全的法规有很多,但是在农村地区不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这些法律。因此必须要加大教育安全法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过于笼统,缺乏实际的操作性且对学校所应该尽到的安全责任以及各级政府应尽到的义务,都没有实行细则。因此,必须要尽快完善这些制度,明确学校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尽快完善教育政策法规,给学生的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再比如课余伤害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容易引起纠纷。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下课后,学生在操场走廊和楼梯房嬉戏玩耍,由于自己不小心或是他人推搡打闹引起了伤害事故,解决起来往往很难。而这类安全事故则是不可避免,又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对这类安全事故进行统一管理和提供解决策略,为学生的课余安全问题保驾护航。
(四)构建完善的校园安全检查和反馈机制
检查和反馈是和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相辅相成的工作。而农村地区一般都是教育部门对校园安全监督薄弱的地区,因此农村中小学要有意识地做好自身的安全检查和反馈制度,要形成定期检查、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的管理制度。并且在进行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具体要做到及时、无死角等,同时要对安全检查中的失误进行反省和深思,更要对这些失误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学校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反馈杜绝由于监督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查和完善将校园安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隐患排除上,从而有效地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校园安全问题是绝对不能马虎的,也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幸福。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对学校的校园安全工作尽出自己应尽的力量,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世怡.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3).
[2]张明国.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建议[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3]傅传忠,许小琴.福建省城乡接合部校园安全事故预防体系构建探究[J].海峡科学,2015.
作者简介:
杨雪,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草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