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回归诗性
2020-12-23姬忠霞
姬忠霞
【摘 要】 诗歌彰显着文化的光辉,语文教师要让小学生在心间埋下诗意的种子,感受诗意的生活,使其素养和品质获得提升,就要为学生营造诗意的课堂,那么,怎样使课堂回归诗性呢?本文从朗读、自主、想象、交流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课堂研究。
【关键词】 诗歌;小学语文;想象;思想品质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挖掘出诗性,让诗歌能够给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带来更大的发展。当前的小学诗歌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分析诗歌意蕴的策略展开教学活动,过分地挖掘诗歌中的思想品质,而忽视了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教师从朗读、想象以及思想情感感悟等策略上入手,让詩歌可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间。
一、自主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
朗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在诗歌教学中,自主朗读诗歌非常关键,这对于学生的自悟和审美能力发展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小学生诗歌教学中,朗读是开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它是学生初次接触诗歌、感受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敲门砖。教师可以做出朗读指导,却不可以让学生模仿朗读,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对于诗歌的个性体验,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其营造良好的气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诗歌创作的情感。
例如,在《秋晚的江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而在这首诗歌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配乐,学生在乐曲中就会深深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同学们,在这首诗歌朗读中,大家要注意节奏,要注意选择舒缓的语调来朗读,这样才能读出诗歌的情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韵味。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地干预,要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语言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感受诗歌的意境。
品味语言,是诗歌学习的第一步,这是可以在朗读中逐渐实现的,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节奏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的指导,这就不会使其陷入盲目的朗读中,使诗意在朗读中呈现出来。
二、鼓励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
每首诗歌都是一幅甚至是多幅美好的画面,在诗歌学习中,我们不能离开想象,更不能在诗歌学习中呆板地学习其中的遣词造句。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诗歌中的内容想象画面,畅游诗意的天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逐渐发散,而且诗歌的意蕴也就在无形中呈现了出来。每一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内容,让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构建属于自己的诗歌堡垒。
例如,在《花牛歌》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去想象,“读完这首诗歌题目,大家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学生大胆想象,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思维内容,“我们来自读诗歌,尽情想象,在你的面前呈现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花牛、剪秋罗会说些什么呢?花牛的姿态是怎样的呢?花牛在草地里还遇到了哪些事情呢?”学生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尽情地想象和思考,在他们内心构建起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画面,他们说着笑着,诗歌的魔力就此形成,学生的思维和审美也在无形中形成。
想象在诗歌学习中非常关键,它可以牵动每个人的心扉,可以让人在一首诗歌中看到更加广阔和美好的世界。小学生对于诗歌非常敏感,尤其是他们会随着诗歌的思想而跳跃思维,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在无形中形成。
三、启发交流,唤醒内在的情感
思想交流,这是对诗歌整体性的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诗歌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更纯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在小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出诗歌的内在情致,使其丰盈学生的内心,孕育学生良好的品质。当前的诗歌教学缺乏一种自主的情感表达,有的教师让学生记录下思想情感,这样缺乏学生内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诗歌情感感悟。
例如,在《白桦》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在朗读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围绕作者选择的几个意象,积极想象画面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究活动,在启发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干净。”“干净,这个词用得好,我也想成为一个这样干净的人。”“读这首诗,我仿佛走在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一种生机和美好。”学生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于这首诗歌的感悟,思想品质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交流诗歌思想的机会,为其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感受到不一样的思想,领悟诗歌别样的风采,从而唤醒学生那份纯真的情怀,使其爱上生活。
总之,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情景下朗读诗歌,体味诗歌之味道,品味诗歌之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陈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3):19-20.
[2]魏竹莲.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