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辩
2020-12-23陈凯
常日,我们在上语文阅读课的时候,一种经典的模式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了解背景——分析文本”,此谓之“知人论世”的方法——先了解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了解作者写作此文本时的处境、感情,然后再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顺畅、省时省力,让学生先知道了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这篇文章是在怎么样的情境下写作的,自然也就能比较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文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谓之“由表及里”的一种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的方法。
然而,用多了这种“套路”之后,每每,语文课延续着一种程式化的教学流程,学生可能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对文本的基本内容有了一种先期的预测,有了几分大致的心理准备,所以,无形中,他們对要研读的文本缺少了几分好奇心,没有了探幽掘趣的心理期待,走进文本之后对文本的理解也总是浮于表层而难以深入。比如,上周邦彦的《苏幕遮》时,教师若事先对学生强调这是一首身在京城为官的作者思念家乡的词作,学生就只能从词中体会到周邦彦仕途正顺畅的得志和淡淡的思乡之情,而无法体悟词中写荷的佳妙之处,如王国维所言“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或如后人所评“上阙后三句更为佳句,堪为荷中描写的终结者”。
因此,我常常在想,孟子“知人论世”的主张之后,还有“以意逆志”四字,即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一个文本,一旦公之于世,它事实上也就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作品了,而是所有读到它的读者的作品;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对它有自己的一种解读。一篇经典传世的文本,它的价值应该是撇除掉写作者的光环,忽视写作当下的情境,它的文字、它的意境、它的思想意绪仍然是值得人反复咀嚼、反复体悟、反复回味的。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字里行间,不论写景,不论状物,不论绘人,不论抒情,它就是满纸深愁,满纸悲泣。其实,何用跟学生去强调这是李清照晚年经历重重人生磨难之后的词作,那渗透进每一个字里的哀痛心伤难道还不够分明?在细品词作之后,再引导学生去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她之所愁,怎么就不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法呢?这种方法是“由里及表”,先走进文本,品读文本,赏析文本,把握思想感情,而后再联系作者的思想生平去作深入的理解。
从方法论上而言,方法本身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只要殊途同归,最终能达成理解文本的目的,那就都是可行的。比较“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两种教学方法,前者简便有效,水到渠成,但有速读、生吞之嫌,后者细致咀嚼,剖情析理,但有耗时、费力之弊,更需一个人有基本水准的阅读悟性。所以,孰优孰劣,孰者更可行,还需针对不同的文本,作出理性的分析,而后作出合宜的选择。
那么,如何选择呢?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从教材的特质进行分析
如果教材本身字面比较容易理解,学生能够通过自读大体掌握写作内容,而且教材又没有牵涉到太多的关于写作背景的直接内容,我觉得可以考虑“由里及表”的方法。
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字面所写就是归有光对于自己三位女性亲人的深切缅怀,学生在字里行间自能体会到那种深切的物是人非的悲痛之情。那么,此文单单就是表达这样的缅怀和悲痛吗,它还有什么深层的情感内核吗?思亲之文在历代都有很多,为什么单单此篇成为千古名篇呢?倘若学生能在读文之后产生这样的质疑,有了心理好奇,或者教师引导他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而后再介绍归有光前后两次写作此文的背景情况,学生也就能更准确地体会到作者伤人更伤己、感叹半世飘零、仕途无成的思想意绪。这个教学过程,一定比先给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更好。
但如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文中所写内容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下处境是直接相关的,文中也有直接提及写作背景的文字,那当然是先让学生了解背景情况、“知人论世”为好。
二、从教学的重点进行分析
课堂教学有三维目标,如果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与内容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可以考虑“由表及里”的方法;如果教学的重点在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则可以考虑“由里及表”的方法。因为,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了解知识与内容、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先“知人论世”后走进文本,明显更有效一点,也更高效一点。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文本中所见文字以写景的描写和议论为主,教学重点当然是在梭罗写了什么、想了什么、思考了什么上,这时,就必然得先让学生了解梭罗的生平、思想和《瓦尔登湖》的写作背景。
而如周先慎的《简笔与繁笔》,教学重点可以设定在学习规范议论文的写作上,这就是一个“过程与方法目标”,所以先解读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就是主要流程,之后,可以再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最后两段的内容了解周先慎的写作意图。
三、从教学的对象进行分析
相对而言,当然先“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能力的要求比较低一些,在了解了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之后,学生是带着解读的钥匙去进入文本的,进程会简便一些,也会快速一些。而“以意逆志”的方法对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是有要求的,首先学生得在阅读文本之后形成自己的“意”,去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进而通过对照作者的情况了解作者的“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趣味的探索文本奥秘的过程,但对探险的人而言是得有基本准备的。所以,对于学生程度较弱一些的班级而言,可能大多数时候还是得用“由表及里”的方法。
四、从教学的组织进行分析
一般而言,我们的教学组织可以粗分成“教师主导型”和“学生自主型”两种。“教师主导型”通常用的是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前勾后连,步步为营,这种时候为了让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导向文本的重心,可以先“知人论世”,让学生对文本的写作基点有一个了解。比如苏轼的《前赤壁赋》,苏轼于月夜泛舟赤壁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都是与他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的,教师在对文本一步步展开分析、进行提问的过程之前需要先对“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作出简介。
而“学生自主型”的课堂则主要以学生质疑、学生回答或小组讨论式的课型为主,培养的是学生自主思考、辩证分析的阅读能力。这种时候,先不提供背景资料,而让学生根据现时的需要自己去搜索资料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就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写内容很清楚,表达的情感却比较隐晦,可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相互讨论去作出正确的理解。
“天道酬勤,思者常新。”对于教学的永无止境的体悟和思考,才会让我们教者在一个动态行进的过程中渐渐去接近教学的奥径,领悟教学的真谛!
陈凯,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