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OPSIS模型的天津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2020-12-23张蕊邱亮亮

绿色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天津市指标体系

张蕊 邱亮亮

摘要:为了丰富和发展现有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体系,谋求天津市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化质量内涵,在系统论的指导下,结合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由5个方面24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TOPSIS模型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进行城镇化质量综合打分,对天津市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北京市、河北省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天津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质量不足以支持天津更高水准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因此天津市应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关键词:TOPSIS模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4-0246-05

1 引言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等。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党中央高度重视天津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协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目前各省市都在积极进行城镇化质量方面的研究,以谋求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天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7885.39亿元,常住人口1562.1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2.93%。天津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集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天津市对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很少,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住房、医疗卫生,环境污染,生态破环等现实问题,这也促使天津市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有关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国家,但由于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差异以及国外学者学科背景的不同,导致对于城镇化质量研究的角度也各有千秋。 2001 年联合国人居中心从城市发展质量的角度出发构建包括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废物处理、健康和教育5个方面的指标体系[1]。Daly[2]和 Mac Laren[3]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知国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研究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可以将所研究方面阐述得细致明了,但无法把握全局、全面评述。故国外的研究方法不完全适合天津市实际情况,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2 国内有关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也逐渐将城镇化质量分3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1)内涵研究。叶裕民 [4]、白先春 [5]、方创琳[6]等都对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诠释。

(2)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叶裕民 [4]、郝华勇 [7]、阎东彬[8]侧重于综合考虑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陈明洋[9]、孙晓红[10]、李变花[11]等侧重于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杨新新[12]、李江苏[13]等侧重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3)评估方法研究。彭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研究[14]。续亚萍、俞会新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15]。郝华勇[16]、张漫[17]基于熵值法对研究区域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马黎勇基于聚类分析对陕西省各市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18]。

可知,我国城镇化质量研究存在3个问题,第一,对于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没有形成公认的定义。第二,对于城镇化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第三,缺乏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因此,我国的城镇化质量研究应面向世界,不断丰富理论体系,加强实证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增加研究角度。

3 天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天津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多、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吞吐量巨大的重要港口,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3.1 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至2014年,天津市全市生产总值达15726.93亿元,是2000年的9.2倍;人均GDP为105231元,是2000年的6.1倍;地均GDP为13197.22元,是2000年的9.2倍;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766.08亿元、7759.32亿元,是2000年的9.0倍、10.2倍。第二、三产业比重和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为98.7%和92.3%,相比2000年增加3%和9%。就经济发展而言,天津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生产总值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城镇化速度,提高了城镇化质量(表1)。

3.2 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至2014年,天津市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为55.41%,相比2000年增加40.45%;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67人,相比2000年减少0.83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为13.41标台,相比2000年增加2.51标台;百人图书馆藏书为105.35册,相比2000年增加26.84册。可见天津市的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得到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上学、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显现出来,或将成为影响城镇化质量提高的短板(表2)。

3.3 居民生活状况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生活的改善。至2014年,天津市居民人均收入为28938.02元,是2000年的4.4倍;恩格尔系数为32.89,相比2000年降低8.2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1.82 m2,相比2000年增加7.92 m2;百户私家车拥有量为31.28辆,相比2000年增加25.1辆。天津市居民的收入大幅度上涨,恩格尔系数有效降低,在食住行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改善,由此可知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表3)。

3.4 生态环境状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生产理念、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至2014年,天津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28%,相比2000年增加16.8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47.90%,相比2000年下降30.60%;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1.04%,相比2000年提高40.63%;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为96.70%,相比2000年提高33.70%;万元GDP能耗为0.52吨标准煤,相比2000年减少1.12吨标准煤。可见天津市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和污染物的治理,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倡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但就目前而言,天津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将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表4)。

3.5 城乡一体化状况

自2000年以來,天津市人口迅速增加。至2014年,天津市常住人口到达1516.81万人,城镇人口1248.0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2.28%。相比2000年,城镇化率提高24.52%;城镇建设用地为10.54%,相比2000年提高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506元和17104元,城乡收入差为14402元,2000年城乡收入差为3770.55元;城乡恩格尔系数之比1∶1.03,低于2000年的1∶1.06。可见天津市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农村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改善,但城乡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表5)。

4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结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指标选取上必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多样性,全面反映城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使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故本研究立足于天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综合考量国内外研究动态,基于系统论思想,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完成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具体指标的选择,将城镇化指标分解成经济发展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生活质量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城乡一体化子系5个方面,共24项具体指标。通过TOPSIS模型计算得到二级指标层具体指标权值(表6)。

4.2 评价方法

假设有n年m个指标,形成n×m的矩阵,则Xij表示第i年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3……n,j=1、2、3……m)。

(9)计算各城市与最优方案的接近度。

通过接近度对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0≤Ci<0.3初等;0.3≤Ci<0.6中等;0.6≤Ci<0.8优等;0.8≤Ci<1高等。

本研究所用数据取自2015《中国城市年鉴》,2001、2006、2011、2015《天津统计年鉴》、2015《北京统计年鉴》、2015《上海统计年鉴》、2015《广州统计年鉴》,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到一级、二级指标层具体指标权值,见表7~12。

4.3 评价结果

综合全部指标,在京津冀范围内,天津市处于高等水平,但与北京市存在一定差距,比河北省高出很多。各个子系统评价的综合得分与综合评价基本保持一致。具体评价值见图1,图2。

(1)城镇化质量不足以支持天津更高水准的发展。在京津冀范围内,天津市城镇化质量为81.48%,整体处于高等水平,高于河北省,但与北京市仍存在差距,着眼全国范围,与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差距很大。同时天津市内各区之间城镇化差异也很明显,严重制约着天津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发展。

(2)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相比其他子系统,天津市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值为70.10%,值最低,同时远低于北京市同一子系统。可见天津市在开发利用资源、加快经济发展、统筹城乡规划等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严重的雾霾、城市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制约着居民生活的质量,制约着天津城镇高质量发展。

(3)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子系统综合值为80.24%,仅高于生态环境子系统,比北京市低很多。2015年,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5∶1,城乡恩格尔系数之比为1.03∶1,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5 完善天津市城镇化质量的对策措施

5.1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中,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四个“立足”。天津应明确定位,立足自身优势产业,稳步推进京津冀城市交通一体化,以京津冀都市圈为载体,承接非首都职能,深化滨海新区发展,谋求与雄安新区合作交流,引导资源省级之间、区际之间高效配置。

5.2 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坚持生态优先,启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平区、河西区等市内六区的公园、绿地、绿化带建设,提高城市绿量,减少噪声污染,加强蓟州区梨木台,八仙山以及其他郊区自然生态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加强环境监管,中心六区着力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周边郊区重点解决生态破坏问题。倡导低碳生活,推广绿色科技,倡导体验新生活、新理念,鼓励使用新能源、新材料。

5.3 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大学生选调工作,引进知识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保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培养微商、微店,打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营造特色品牌,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提升。加强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支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家、休闲小镇,促进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逐步形成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链条,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天津市指标体系
天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如果画笔会说话?
The Right Mindset is the Key to Success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天津市东丽中学“六·五”环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