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入假说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的研究

2020-12-23蒋天丽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阅读教学

【摘要】 阅读模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应对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模块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在高中英语阅读模块中注重输入可理解性语言材料,有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论文从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理论的四个特点,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输入假说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蒋天丽(1987-),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已逐渐跟不上学生发展的脚步。因此,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模块,其改革理应引起高中英语教师的重视。本文尝试在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输入假说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

二、输入假说理论

1.克拉申与语言习得假说。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Input Hypothesisr:Asues and Implicat ions)中总结归纳了五个关于语言习得假说:语言输入假说、语言监控假说、习得学得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和自然顺序假说。其中输入假说是其二语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被称为输入假说理论。

2.输入假说理论概述。输入假说理论中关于语言习得最重要的表述内容就是可理解性输入,即“i + 1”理论。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是 i,当学习者接触到大量的且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i + 1”时,习得就自然产生了。“i + 1”就是可理解且有一定难度的有效输入,克拉申将这样的输入称为可理解性输入。克拉申认为最有效的输入应该有以下四个特点:

(1)可理解性。克拉申认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成功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条件。可理解性语言材料中包括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即将达到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理解语言材料,学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习得才会发生。教师的自身水平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能否准确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材料。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筛选、加工可理解性语言材料,有助于学生进行新的语言知识体系建构。当然,这其中也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输入既有趣又有关联。克拉申认为,最好的“语言输入应该是有趣又有关的”。如果输入的语言材料能够引起学习者兴趣,引发学习者的关注,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结构相关联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这样的语言材料便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输入的语言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促使习得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要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等影响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有效地选择有趣又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3)非语法程序安排。克拉申认为,完全照搬语法程序进行的教学内容编排是不科学的。在一个和谐舒适自然的氛围下,输入真实有效的语言材料,才能促进语言习得的发生,促使学习者完成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不能根据主观臆断筛选语言材料,将导致习得无法发生。

(4)足够的输入量。克拉申认为,语言的习得还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实现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大量的输入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语言输入积累,不是简单语言规则的罗列,学习者应在自然的环境中,体验真实的语言材料,才能有助于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输入的语言材料应是系统的、完整的,而不是单一的、碎片化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规则的罗列,并强迫学生对这些规则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会引起学习者的厌恶感,不但不利于新知识的建构,还必将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传统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从单词、短语到句法,到自然段逐步讲解的“知识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偏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语言背景知识介绍、语言运用教学和阅读策略的指导。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词、短语、句子到段落、语法的逐步讲解的方法,简单地将各个知识堆叠在一起,不进行知识的建构,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缺乏策略应用,摸不清文章结构框架,抓不准阅读课文的核心思想,挖掘不了课文内涵,更拿不准个别单词的文中含义,使学生在阅读考试中无法提高答题正确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比较大,涉及的知识点繁多,是培养高中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模块。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灌输方式或者题海战术的“填鸭式”训练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这种“满堂灌”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生靠死记硬背强行记忆语言的形式,没能理解语言内涵,更无法将新知识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建构。单一、片面的知識积累还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使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无法提高。

四、基于输入假说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1.基于输入假说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助性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有效习得的语言输入应具有可理解性、趣味性与相关性、非语法程序的安排、足够的输入量四个特点。用克拉申的输入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以上四项指导原则,围绕现阶段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水平和能力,通过课堂实践观察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的兴趣动机,来具体安排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筛选加工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输入假说理论指导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依据输入假说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应遵循四项原则:(1)选取可被学生所理解的英语阅读材料;(2)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不刻意遵循语法程序;(3)筛选加工的阅读材料内容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相关性;(4)选取略高于学生现阶段阅读水平的材料,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首先,选取可理解性的阅读材料,便于学生理解。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应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才能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英语阅读材料。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选择学生可以接受并能理解的英语阅读材料进行课堂教学,只有选取可理解性阅读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速度。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不可理解或者不易理解的阅读材料而产生的畏难心理或者厌学情绪。

其次,根据非语法程序原则,教学不应刻意按照语法程序安排。根据我国教学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按照语法程序刻意安排,那是不科学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法水平,适当调整语法教学进程安排。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突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灵活合理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教材发挥最大的教学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的学习登上新台阶。因此,在高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分组谈论、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教师通过课堂活动观察、了解学生掌握语法的真正水平,并根据阅读材料中的语法内容适当教学,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再次,根据趣味性与关联性原则,筛选加工的阅读材料应具有趣味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对于学科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有趣的语言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同时,输入有趣的语言材料,也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在阅读课堂中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知识。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又与学生已有知识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内容。

最后,提供数量和内容均充足的阅读材料,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克拉申认为,“足够的输入量”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较高的“阅读数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语言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不断积累的“阅读数量”,是形成有效语言知识结构的必要条件。读过的文章篇目越多,越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越能帮助学生主动地将新知识与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联系在一起,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框架。在阅读前主动地收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不但满足了学生阅读“足够的输入量”的学习需要,也能帮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水平, 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筛选加工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获取足够的语言输入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结论

用克拉申的输入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提供给学生可理解性语言材料,营造自然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习得新知识,提升阅读能力。为了适应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的各个模块应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不断改革。这样能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Longman House, 1985.

[2]KrashenSD. The Power of Reading[M]. Portsmouth: Heinemann, 2004:6-7.

[3]程曉堂.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6-101.

[4]黄笑.基于输入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18.

[5]朱压.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D].湖南科技大学, 2019.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