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裁分析的大学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实证研究

2020-12-23杨素琴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记叙文

【摘要】不同体裁语篇具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体裁结构。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体裁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语篇建构过程和语义内涵。本文笔者以记叙文“My Mother's Gift”为例,研究如何将体裁分析应用于大学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拟先从记叙文六要素分析,再分别从词汇,语法以及语篇层面分析记叙文行文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及独立鉴赏语篇的能力。

【关键词】体裁分析;记叙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杨素琴(1988-),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上海立达学院,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解为主,从分析字词语法到句子翻译,需要承认的是传统教学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夯实还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局限于单向的纯粹的语言教学。教育部2017年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理论框架,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某类体裁文章的建构过程及语言特点。

二、体裁分析

体裁及体裁分析的概念最早于1981年由约翰·斯威尔引入语言学研究。他认为: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可看作是一种体裁。同一体裁的语篇具有大致相同的图式结构,而这种图式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John Swales, 1990)。体裁分析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秦秀白,2000)。国内,体裁分析被介绍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中(王宏俐等,2006;曾祥娟, 2001),以及应用文(姚文俊, 2003)或学术写作教学(易兴霞,2006;汪秀梅,2013)等。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某一特定体裁语篇教学却不多。基于此,本文笔者将以英文记叙文为研究对象,先就记叙文六要素分析语篇,再分别从词汇,语法以及语篇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体裁分析在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三、体裁分析在大学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本文笔者以“my mother's gift”(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一文为例,尝试将体裁分析应用到大学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该文讲述的是原本在事业上有很大抱负的母亲为了照顾女儿辞职在家。在一次校园戏剧中,作者由于紧张,角色从公主换为了旁白。母亲借助蒲公英开导和鼓励失落的女儿,并在女儿正式表演前托老师送给她蒲公英作为鼓励。作者一直珍藏母亲给她的蒲公英。通过多年后在一次聊天儿反映出母亲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1.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通过写人写景叙事表达思想感情。作者通常会交代事情的主要参与人,事情内容,起因,地点,时间,以及结果。作为读者,明确了这六要素,就会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清晰地把握。针对这篇文章,笔者会提前设计有关六要素的问题,在学生阅读前提出这些问题,学生通读文章找答案。最后带着学生重看文章核对答案。

问题1:事情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母亲、老师和“我”)

问题2: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 (在“我”小学三年级时;地点分别位于“我”家后院和表演后台。)

问题3:发生了什么事情?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由于遭更换校园戏剧角色,“我”很沮丧,母亲和我在午饭时间散步,母亲借助蒲公英劝导我,并在正式表演前送蒲公英来鼓励“我”。“我”开始喜欢这个旁白角色。)

2.词汇层面。记叙文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有表现力,这样才能把人、事描写得具体形象。笔者给出相应词汇所在句子,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描述性语言。如,在描写母亲时副词的使用。“…and for weeks my mother had painstakingly rehearsed my lines with me. ” “She listened and smiled reassuringly. ”这里副词painstakingly,reassuringly体现出母亲积极耐心地配合“我”的排练,以及听完女儿哭诉后,给予的理解和安慰。此外,有关蒲公英的描写。如“...it flopped lazily from its stem.” “a sorry-looking weed” “flaky brown dandelion”下划线文字是对蒲公英具体形态的描写,虽外观枯萎,但对作者却意义重大。反衬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语法层面。(1)动词时态。记和叙都离不开动词,记叙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动词的过去式,这是英语记叙文区别于汉语记叙文的一个关键之处。笔者会让学生回答该篇文章中用到了哪些时态以及思考使用这些时态的原因。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发生在过去时的事情,除两处和对话部分外,全部使用的动词过去式。对话属于直接引用,这里就不多做解释。而第3段和第14段用到了动词的一般现在时。“I only knew that when the noon bell rang,...I am forever grateful. ”“I often look back on our lunchtimes together... ”第3段作者用一般现在时,表明多年后,作者仍记得幼时母亲站在楼梯尽头等她的场景。第14段作者用了look back on来将读者拉回到现在若干年以后,为几天前请母亲吃饭做了铺垫。

(2)句型特点。文章直接引语比较多,句型简短,行文活泼。笔者会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个地方使用了直接引语,并讨论直接引语地使用有什么优点。本篇文章在两个场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第一个场景在作者家的庭院里。通过母女之间的对话,真实地反映出母亲是如何借助蒲公英一步步劝导女儿。“All flowers are beautiful – even dandelions.” “Yes, every flower gives pleasure in its own way, doesnt it?” “‘And that is true of people too, she added. ‘ Not everyone can be a princess, but there is no shame in that. ”第二個场景是多年后,作者在一顿午餐时再次和母亲谈到事业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候,通过对话,还原了母亲的真实想法。直接引语的使用会带给读者一种真实的参与感,能够更加客观地描述人物真实想法,突出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无私奉献。

4. 语篇层面。(1)词汇的同现。一篇记叙文必然围绕某个特定话题展开,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词汇同时出现的频率较高。蒲公英作为作者的情感载体,是文章的主要描述对象,笔者会要求学生找到与蒲公英以及植物有关的词汇。为了突出院子里的蒲公英,出现了大量词汇:dandelions, grass, landscape, clumps, weeds, blossom, roots, garden, edge, stem等等, 生动地勾勒出了庭院里生机盎然,也使蒲公英这一植物形象更加立体。

(2)词汇的复现。词的复现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意义统一完整 (胡壮麟,1994)。笔者将引导学生找出蒲公英(dandelion)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用意。文章从第6段开始提到dandelion,第7段出现了weed, blossom,是对dandelion的复现。第8段dandelion出现了两次。第9段出现了dandelion的上义词flower。第12段再次出现了dandelion。第13段,出现了flower以及weed。第18段,母亲谈到事业与带孩子的区别,提到seed, flower。通过对dandelion的复现,更好地与题目呼应,突出了主题。

(3)时间逻辑联系语。叙述一个事件要有一定思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就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时间短语来交代清故事的经过。“At the time”“for weeks”,“Finally”“Over the next few weeks”,“Backstage  the night of the performance...A few minutes before the play,... ”“After the play ” 等。

四、结语

本篇尝试将体裁分析应用于大学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阅读分析的框架,帮助了解英语记叙文在语篇构建的体裁特点。但体裁教学法对教材以及師生的要求较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裁类语篇的特点和建构机制,教师需提前做大量的筛选工作,选择代表某种体裁的多篇典型文章。学生也需要在独立大量阅读分析并掌握体裁特点后,尝试该种体裁的写作练习。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2]Swales John.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42-46.

[5]王宏俐,郭继荣.体裁分析与商务促销类语篇[J].外语教学,2006 (4):32-37.

[6]汪秀梅.基于体裁分析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设计——以英语记叙文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4):136-139.

[7]姚文俊.体裁分析在英文求职信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3 (4):47-50.

[8]易兴霞.体裁分析与农业英语论文摘要[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3):28-31.

[9]曾祥娟.体裁分析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5):51-55.

猜你喜欢

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SOLO分类理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中的运用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困境和出路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的思考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初中作文中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三点尝试
从记叙文到记叙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