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问题
2020-12-23李迎真
李迎真
摘 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的施行,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求,也是廉政建设的需要。本文简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能对行政和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控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文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管理活动。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注意全面性和重要性的框架原则,还要互相制约且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补充完善实施细则,并贯穿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主要包括梳理各类业务活动的流程性工作,抓住主要业务环节和风险点,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2.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强内控建设是落实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内控管理制度是本单位工作人员要遵守的规矩。内控建设作为加强内部监督的有效手段,是各级政府落实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
(2)加强内控建设是单位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行政单位通过梳理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各业务环节风险点、哪些业务环节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制定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可以理顺流程、明确责任,精简办事手续,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提高群众满意度。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本业务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从而降低行政风险,提高行政能力。
(3)加强内控建设可以合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款项和开展各项业务所需的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可以从资产的购置、管理和使用以及处置的各环节进行流程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以确保专款专用,防止资金截留挪用。加强内控管理体制建设是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控,保障各项资金合理有效运用、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完整的有效途径。
(4)加强内控建设可以为实现阳光财政提供有力支撑。内控建设就是要制定规矩,使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让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阳光下运作,实现阳光预算、阳光收付、阳光采购、阳光账户、阳光绩效等。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可以从制度层面上保障阳光财政顺利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主要依靠财政供养,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业务活动都与财政资金的使用有关联。财会〔2017〕1号文中也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覆盖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然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由于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内部控制当作一项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来抓;或者认为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只要财务方面不出问题,就不会有问题。
2.财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
首先,由于人员编制限制,财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岗位混搭,权责不明晰,业务处理程序没有一定之规。或者虽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人手不足,不合理的兼岗现象较为普遍。存在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员保管;财务职务与审计职务由一人兼职;财务账套和资产管理系统由一人操作等现象。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工作是履行政府赋予的各项职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更注重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事业规划,全神贯注致力于各项业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财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会计核算被边缘化,财务管理工作后继乏人。
3.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
财务以及其他业务环节的工作流程不明确,责任不清,制度不连贯,支离破碎,实用性不强,不能发挥指导性作用,只能勉勉强强应付检查,没有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可以遵循。内部监管机构只是个摆设,没有具体工作。
4.缺乏必要的内外监督机制
行政事業单位行使监督制约职能的机构,应该由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共同组成,内部稽核对本单位业务熟悉,外部审计机构更具权威性,二者相辅相成,定期检查,奖优罚劣,有助于制度的落实。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的监督,未深入到业务层面。外部监督仅仅依靠领导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作用微乎其微。
5.内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近几年,随着政府采购平台的上线,从流程上确保了采购人在资产购置过程中的公开公正。但是,各部门的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存在漏洞,以某部的社保基金监管系统为例,虽然历经近10年的发展完善,仍然存在错报、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数据没有实现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共享,比如重复领取养老金问题、少缴漏缴社保费问题、违规领取就业补贴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只有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内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违法乱纪行为无处遁形,才能真正扎紧制度的笼子。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1.增强领导层的内控意识
最好由政府部门牵头,由上而下开展内控专题培训,使单位一把手对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其了解加强内部控制对本单位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了解内控管理制度是依法办事的具体操作方法。让每位员工都参与,覆盖整个单位的各类经济活动,是制度要求,也有现实意义。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助于和谐工作气氛,培养风清气正的干部作风,降低行政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财务工作责任制
以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为牛鼻子,建立收入审查工作机制和支出审查工作机制。首先,财务人员要对本部门各项业务流程和文件依据有个大致了解;其次,财务人员要指导业务工作人员遵守财经纪律,建立相应的财政资金预算收支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导向,明确全体工作人员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责任。避免一岗多人、责任不清或者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建立科室内部轮岗制度,既可以交流工作经验,又可以互相监督,又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于业绩突出的财务人员在职称评聘和干部提拔任用方面给予适当考虑。
3.建立健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由主要领导牵头,召集各科室梳理工作流程、业务风险点,制定各项业务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明确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贯穿所有科室业务流程。日常财务开支实行双审联批的审批制度、比较重大的决策、人事变动和项目安排,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本级财政各项规定,减少现金支出,尽量使用公务卡结算,让每一笔财政资金有据可查。
4.建立内外联动监督机制
所谓内外联动是以内部稽核为主要工作方式,随时监督资金的流动方向和合法性,及时矫正错误,并在此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外部机构监督检查。比如,成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建立审计稽核办公室,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查,与单位外部的监督机构,或者聘请第三方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查错纠错的过程,也是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内外联动,有错必纠,推动各项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5.提高财务内控人员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内部监督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工作是否有成效。因此,在人才的选拔方面,必须要严格考核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确保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控效率。要鼓勵财务内控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及时掌握新政策新知识,提升业务素养。要在财务人员心中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对业绩突出人员在干部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关怀,激励年轻人钻研财务管理知识,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管控效率。
6.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建设,重视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聘用和培养,在政府层面建立信息技术中心,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根据各职能部门业务需要赋予工作人员相应权限,在本地区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聘请专业老师对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培训,指导业务部门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共享,打通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壁垒。鼓励财务内控人员学习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升内部监督机构的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数据的质量,是简洁有效的途径,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的行为,努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简灿妙.探析新形势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5).
2.王金文.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若干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5).
3.李迪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管理科学,2019(10).
4.曹素梅.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市场营销,2019(29).(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