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职业主义时代中外合作高职综合金融课程体系调研

2020-12-23张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

张琳

[摘 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金融服务下沉,金融混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高职金融专业应该借鉴先进国家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发以素质为导向,以综合金融服务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文章结合用人市场需求,借鉴国际先进职业资质证书培养模式,针对中外合作高职综合金融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体系以及开设相关课程情况展开调研并分析,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新职业主义;复合型金融人才;职业素养;国际职业资质证书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职业主义时代苏州区域金融中心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7SJB1500);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国际金融”(169);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管理会计”(PPZY2015C245)

[作者简介]张 琳(1971—),女,四川峨眉山人,国际金融硕士,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讲师,主要从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金融创新与市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3[收稿日期] 2020-08-06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新职业主义(New Vocationalism)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国家,是新社会结构和经济秩序在教育领域的遥相呼应。一方面,随着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知识技能更迭加速,旧的分工体系越来越不适应职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职业人才与专业人才的界限逐渐模糊,职业活动更多地具有专业活动的性质,而工作任务则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包括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或者核心技能core skills)成为这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进入新世纪后,伴随我国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新产业、新型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的大幅提升,新职业主义所强调的宽厚的知识结构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显然更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市场对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1]与此相对应,随着国际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分工不断细化,金融后台业务外包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前后台业务分离加速,以及后台业务独立的趋势,外包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分离导致了前后台的异地化,促使了后台业务在新的区域聚集的现象,并由此催生了金融产业服务区。以苏州市为例,为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和“三农”资金需求,私募、创投基金、村镇银行、专业贷款公司和农村信贷互助社、融资担保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大量涌现。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通过对比中外金融服务业发展以及对金融机构以及示范院校调研,深入开展“中外合作、校企融合、终身学习、以文化之”的几类培养模式改革研讨,我们制定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中做到了“五个契合”,即:国外优秀经验与本土需求相契合;终身学习理念与学院教育相契合;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契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金融素养与金融知识相契合。为进一步掌握金融服务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教学标准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革完善方案,我们设计并分析了此次问卷。

二、调研主要内容

根据高职金融服务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建设的要求,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1)课程体系调研,确定金融服务课程体系合理性;(2)核心课程内容调研,确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3)按课程标准要求,与企业专家、合作院校共同开发课程,完成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重组;(4)与企业专家、合作院校按能力标准要求共同开发课程标准;(5)构建工学结合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编写Investment Fund Course(《基金投资》)Business statistic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财务管理》)Retirement Planning(《退休规划》)等核心课程标准;(6)金融服务专业就业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

1.此次调研对象包括金融服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金融专业学生三大类。行业企业调研对象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外资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合资金融机构以及综合金融服务对象,含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和最需要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的保险、银行、证券等服务行业。此次被调研人员除了金融服务专业相关人员,还涉及了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以及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商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收回59份调查问卷。职业院校及金融服务专业学生调研主要是对本校师生以及苏州地区兄弟院校进行的调研,包括了非金融服务专业和金融专业,其中针对金融专业的调研则包括在读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共收回106份调查问卷。

2.调研方法及过程。(1)座谈法:主要针对商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从宏观上把握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2)访谈法: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企事业中高层领导以及金融服务专业人员,具体了解金融服务工作岗位任务、工作流程;(3)问卷法: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提炼并设计调查问卷,请调研对象认真思考后作答,并收回问卷进行分析,得出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4)考察法:派出团队核心成员深入工作一线实地参观学习,了解职业资格要求,为核心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通过以上形式,初步了解到现代综合金融服务的应用和人员的培养方式,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设计,并经过和专家們的反复磋商最终定稿。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结果递交2019年年度专家指导委员会讨论。

四、调研结果

现将本次调研的数据信息综合统计如下:

1.总体情况。经过调查发现,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各招聘网站、公司网站、到学校双选会等途径招聘高职生;招聘大专生的岗位主要有大堂经理、理财专员、银保客户经理、核保、保险营销、证券客户经理、担保业务员、贷款专员、期货业务员。这些岗位的总体要求:以上岗位虽因岗位不同对专业职业技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金融业各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具有一些共性:一是熟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二是强调职业道德,能够承受工作压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具备团队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三是要求具备综合理财规划能力;四是要求具备金融营销能力和金融从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金融企业选择高职生的因素分析。企业认为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排在第一位最为看重的因素分别是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扎实、文字功底、办公能力、自学能力。

3.企业对往届生的满意程度分析。企业对于已经在这些金融机构就业的高职生表达了相应的满意状况,其中,吃苦耐劳、合作精神、工作态度、精神状态、办公能力排在满意指标的前五位,说明企业对已就业高职生在这几项基础素养上最为满意。

然而,企业对已就业的高职金融生也存在很多不满意的方面,其中最为不满意的五个方面分别是表达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对金融行业新产品和新知识的认知能力、从业资格、创新能力。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企业对高职生不仅有一定需求,对已就业学生在某些方面满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满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在沟通,重在知识,重在综合素养,重在实践能力。针对理财规划人才的基本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我们还设计了有关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的调研活动。调研对象涉及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兄弟院校、合作院校以及已毕业的学生。主要通过问卷形式完成此次调研[2]。

五、调研分析及课程体系建设

金融服务产业是苏州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涵更新迭代快、产教融合程度强、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要求高等特点,与新职业主义人才培养理念高度吻合。为适应产业发展,高校急需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应用能力的创新性金融服务类人才。石曦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中指出:区域金融中心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非银新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建设方面,具有跨越式的时机。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突出总部经济的全国性/国际性金融中心应当形成错位发展关系,强调互补共赢,因此,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所需的岗位主要为应用性金融人才为主。与此同时,考虑到金融创新和金融混业的发展趋势,工作任务和所掌握知识之间存在越来越大地不确定性,这种应用性金融人才的培养应当突破以适应单一岗位任务的目标框架,在强调掌握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培养通用金融工作技能和信息化分析能力,突出创新思维、综合职业素质修养以及人际沟通能力。[3]

李苏燕等通过对香港高职学生“三年三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观察和分析,为新职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和借鉴;Alison Taylor在《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anada》里,强调虽然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学生毕业就业上有强大的优势,但在外部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基础知识、综合技能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尤为重要,学生可以通过“connective learning approach”或者“work-related curriculum”,完成“以(体)验带学”“以(实)训促学”和“以(实)习强学”三个阶段的培养学习,最终落实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这些先进的经验对于我们创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借鉴。[4]

本专业在与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合作中,借鉴加拿大新职业主义教育先进经验,紧紧围绕苏州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构建出特色鲜明、操作性强,以普惠金融、金融创新为特色的,“新职业主义”国际化金融服务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生态圈、建立“亲产业、重素质、求创新”课程体系、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及完善过程化的质量保障机制,以适应当前金融产业混业化新业态,进一步理顺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关系,为社会输送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聚焦苏州区域金融中心优势产业链,依托中加合作办学母体和创新区现代综合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平台,通过中外合作、政教合作和校企合作等形式, 着力构建产学研生态圈,打通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和升学就业等环节。

2.以学科融合、分类培养为原则,以四个能力“行业应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从“专业基础、领域知识、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四个模块,构建“新职业主义”的现代综合金融课程体系。

3.夯实“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从服务产业应用中提炼实践案例,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引进实际生产场景,融入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等职业素质和项目管理、自主学习、文档写作、演讲汇报等综合能力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4.机制保障、平台引领,逐步建设特色鲜明的多元化教学条件,包括个人理财综合实训室、基金从业资格、CFP、CIFC国际金融职业资质培训平台、金融创新研究室和普惠金融文化(社区)工作室。

5.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融合学校、企业、校友、学生多方需求,强化教学各环节过程监管,实施阶段调查反馈与教学成效分析,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面对科技进步和越来越充满挑战的商业世界,综合理财专业人才的角色也在不断地改变。对于传统的金融产品销售,销售能力固然重要,而要支持精准营销、产品的售后服务以及服务客户生命周期,综合理财规划师首先必须拿数据来说话,必须对客户需求及产品充分了解,才能做出有意义的分析。现代意义的综合理财规划师需要了解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具有不同风险嗜好的客户的不同理财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研究,对高职金融人才在综合理财师职业胜任能力的深入了解上、对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式和各种培养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找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包括管理层需要提高對理财规划师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的建设、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方面,这些都是理财规划师发挥作用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新职业主义时代职业知识的存在范式[J].职教论坛,2013(21):4-11.

[2]于璐,付准.美国理财业独立风云[EB/OL].http://finance.sina. com.cn/money/lczx/20090811/17066601903.shtml?from=wap,2009- 08-11.

[3]石曦.區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2):75-79.

[4]李苏燕.高职学生“三年三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探析—有感于香港高校的全人教育理念[J].职业教育,2013(7):18-20.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financial services are sinking, the trend of financial mixed industry is further intensified, and the market demand for compound financial talents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The financial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learn from the financi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advanced countries, actively develop a curriculum system with quality as the guide and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ervice skills as the core.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talents in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relevant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Key words: New Vocationalism; compound financial tal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